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隐睾166例疗效观察

时间:2022-04-28 03:36:29

摘要目的:探讨微创技术在小儿隐睾手术中应用。方法:根据小儿隐睾的特点设计一种微创手术方式即经皮下环体表投影处作一横切口长约1.cm将鞘状突管高位结扎继之将固定于阴囊皮肤与肉膜之间。结果:本组166例出院时均位于阴囊内随诊发现均位于阴囊底部无回缩及萎缩。结论:采用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隐睾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术后切口瘢痕不明显疗效满意外形美观可替代传统的腹股沟斜切口治疗小儿隐睾。

关键词隐睾症腹股沟微创

隐睾是小儿泌尿生殖系统的先天性疾病其发病率:早产儿新生儿1岁以内.66至成年时。右侧发病率多于左侧。对腹股沟区可触及的隐睾传统的方法主要是采用腹股沟斜行切口进行手术治疗。手术过程对局部损伤大术后切口瘢痕长影响美观。近5年来采用腹横纹小横切口治疗腹股沟可触及的隐睾患儿166例麻醉清醒后即可进食及出院术后不用药不换药不拆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儿166例其中右侧97例左侧5例双侧15例年龄1岁个月~7岁1个月平均年龄岁7个月其中岁以下9例。隐睾所在部位:位于腹股沟皮下环以下1例腹股沟管内6例其中合并腹股沟疝1例。

手术方法:本组病例均为择期手术术前半小时静脉给予1次治疗剂量的抗生素。采用氯胺酮针静脉麻醉成功后臀部稍垫高手术区常规消毒铺巾。设计腹股沟皮纹横切口即皮下环体表投影处稍上方作长约1cm的横切口依次钝性分离各层显露腹股沟管前壁寻找精索组织与找到后首先离断引带充分松解精索游离鞘状突管并在内环口处给予高位结扎(此时若合并腹股沟疝已同时处理)。精索松解满意后用中号弯钳从腹股沟管远端向阴囊底部伸入使其形成一隧道切开阴囊皮肤约1cm并向周围分离皮下组织使其形成一潜腔以能容纳为止然后将肉膜囊切开穿出中弯钳另取一把组织钳在中弯钳引导下沿隧道穿出腹横纹切口用组织钳轻轻夹持经隧道通过腹股沟管引入阴囊内即阴囊皮肤与肉膜之间引入时注意防止精索扭转保持精索无张力缝闭肉膜囊时以不压迫精索为宜继之将脏层鞘膜与肉膜囊固定1~针防止回缩皮内缝合阴囊皮肤腹横纹切口只缝合皮下组织用有齿镊将切口皮缘钳夹对合整齐M胶布固定术毕切口区用5kg沙袋压迫分钟。

结果

本组单侧手术时间1~分钟平均15分钟出血1~ml麻醉清醒后即进食和自由活动并可出院全部病例随访个月~1年术后均位于阴囊底部复位良好阴囊饱满无1例回缩无萎缩。

讨论

小儿隐睾在儿童泌尿系先天性疾病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又称下降不全其原因尚不十分清楚。有学者认为与引带的牵拉、腹内压作用、附睾发育以及内分泌的影响有关。隐睾的发病率在生长发育中逐渐降低表明出生后隐睾仍可继续下降但1岁后继续下降的机会明显减少。隐睾患儿的在岁时就有明显的病理改变如不早期治疗生育能力可受影响且隐睾发生恶变是正常人的5~8倍。因此提倡早期手术、早期治疗以尽量恢复功能一般岁以前手术治疗功能可恢复955岁以前恢复58岁以后手术功能即难以恢复。适时选择固定术是治疗隐睾的可靠方法下降到阴囊后除了可以增加生精能力外还可以解除儿童及家长的心理压力和早期发现恶变的。1~岁是实施固定手术的理想时机这时组织改变不大精索发育相对较好便于手术操作可减少精索损伤。

固定下降术关键在于充分游离精索修复合并的腹股沟疝使固定于适合其生长发育的环境。早在上世纪7~8年代手术分期进行手术痛苦大现已不再采用。9年代李洪海等提出将降入阴囊后将与肉膜固定并将精索周围固定。朱国熙提出了肉膜外固定术我院也是采用这种方法具有效果好疗效可靠患者痛苦小的特点除对有较好的固定缝合外对精索是一种长期稳定的牵拉不易回缩。

婴幼儿腹股沟管很短尚未发育成斜形外环几乎直接重叠在内环上年龄越小长度越短角度也越垂直易于术中对精索的游离年龄越小腹股沟管到阴囊的距离越短。采用皮下环投影处皮纹小横切口行手术治疗术中可见绝大多数隐睾侧的鞘状突管头部已到外环口处且附着在鞘状突上切开鞘状突即可发现易于探查及精索对腹股沟管的解剖结构损伤较小有利于腹股沟管前壁的重建术后切口瘢痕不明显阴囊内位置良好亦无发现萎缩。

手术过程中还应做到:①切口尽量避开腹壁浅静脉以减少手术中出血;②游离鞘状突管时一定要做到在内环处高位结扎同时注意保护精索血管及输精管;③精索一定要充分松解游离保证在固定时精索无张力;④缝合肉膜囊时一定适度防止压迫精索影响血液循环;⑤固定时只需将脏层包膜与阴囊皮肤固定以防缝合过深造成损伤;⑥皮肤皮内缝合腹横纹切口只缝合皮下组织组织钳钳夹使皮缘对合后M贴固定。

总之下降固定术是隐睾的治疗方法应在岁以前行手术治疗。传统的下降固定标准术式主要步骤包括腹股沟斜切口修补疝囊并游离及精索再将置入阴囊并固定。损伤大恢复慢住院时间长。采用经腹股沟皮纹横切口治疗小儿隐睾切口设计合理术中操作便利解剖结构损伤轻而小恢复快麻醉清醒后即可进食和出院术后不吃药不打针疗效确切切口愈合好术后无明显瘢痕随访固定良好无回缩及萎缩。患儿及家长乐意接受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余亚雄.小儿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黄澄如.实用小儿泌尿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6:7.

李正,王慧贞,吉士俊.实用小儿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19.

施诚仁,金先庆,李仲智.小儿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9:7.

上一篇:消旋卡多曲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 下一篇:人工流产术后致宫腔粘连分析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