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下雨了》教学片段及点评

时间:2022-04-28 03:05:29

《要下雨了》教学片段及点评

【教学片段一】

师: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伸出小手指,跟老师写一写这个故事的名字。(生跟着书空)注意“要”字“西”下面的“女”字一横要长一些。

师:孩子们,“要下雨了”和“下雨了”意思一样吗?

生:“要下雨了”是将要下雨,但还没下;而“下雨了”是已经下了。

师:你真聪明,我们一起来读课题。(生读)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童话故事呢?请小朋友拿起课本,轻声地读一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生自由读)

师:课文写了哪些小动物知道要下雨了?

生:蚂蚁、小鱼、燕子、小白兔。(师在黑板上帖图画)

师:谁来给大家读一读第1自然段?(指名读)

师:(出示字卡:闷)这个字你读得非常准,再读一遍。

师:天气很闷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呢?

生:感觉不舒服。

师:把这颗自由的“心”关进“门”里,能舒服吗?

师:这么闷,跟老师一起做个舒展的动作,伸伸腰。(出示字卡:伸了伸腰,指名读)

【点评】汉字是表义文字,形义联系紧密。利用学生善于联想的特点,通过形象记忆、体验感受等方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巧妙地帮助学生理解字义,记住字形。

【教学片段二】

师:小白兔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呢?

生: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

师:(出示字卡:山坡、割草)同学们看,割草要用什么工具来割?

生:要用刀割。

师:准确地说是镰刀。镰刀很厉害,这是割草的割。把这些生字送到课文中去,谁想再来读一读?(指名读)

【点评】这一环节由扶到放,符合认知规律,意在反复强化认读,巩固识字,逐渐建立字形与字音之间的联系。同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克服困难的信心,学生认读兴趣浓厚。

师:你读得特别好。这个长句子,他读时注意了停顿。

师:(出示: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1自然段。(指导读好停顿)

师:(出示:小燕子从它头上通过,小白兔大声喊……)同学们,“喊”要用什么?(嘴)“喊”是口字旁,大家来喊一喊。(生喊)刚才同学们喊得有一点点意思了。谁来做这只小白兔?谁来读一读小燕子说的话?(指名读,齐读)

【点评】生活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教“喊”这个生字时,老师联系学生的已知和体验,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喊”一词,理解到位了,朗读起来就有味了。

师:小燕子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呢?

生:要下雨了。

师:你找到这句话来读一读。(生读)

师:“潮湿”这个词她读得很好。为什么“潮湿”两个字都是三点水旁呢?

生:因为潮湿都和水有关。

师:有了水分才会潮湿。记住它了吗?是呀,空气很潮湿,燕子要低飞捉虫子。(出示字卡:虫子)

师:多能干的小燕子啊!(请两生读小燕子说的话)

师:同学们,小燕子正忙着捉虫子,你们忙着做什么呢?

生:我们忙着学习。

师:老师在忙着做什么呢?

生:老师正忙着上课。

师:台下的老师正忙着做什么?

生:台下的老师在听我们上课。

【点评】教师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拓展思路,从各方面进行说话训练,从文中的燕子说到现场的同学、老师。学生的思维活跃,情绪高涨。

师:掌声送给他!我们把第2~3自然段读一读。(生读)

师:要下雨了,燕子要低飞。(板书:低飞)小白兔相信燕子说的话吗?(出示:“是要下雨了吗?”指名读)

师: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吗?

生:没有。

师:有点信又有点不信,就叫做半信半疑。小白兔半信半疑,它又遇到了谁呢?齐读第4自然段。

师:这是一条聪明的小鱼,跟老师一起来读读小白兔和小鱼的对话。(师生分角色读5~6自然段,同桌对读,男女生对读)

【点评】阅读教学不宜支离破碎的讲解,应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学生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自然能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曹老师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分角色朗读,从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出发,表达自我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片段三】

师:同学们,这一课还出现了一些词语,这些词语刚才都读过了,老师考考大家,有信心读好吗?(师出示字卡,生齐读)

师:这节课我们还学了三个生字,再来读一读。你们看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之处?

生:这三个字都是双人旁。

师:先来看看电脑老师是怎么写“往”这个字的。(屏显,生书空)

师:“得”字怎么写呢?(师板书,生书空)

师:再来看看这个“很”吧!(屏显笔顺)我们来写一个。(生描红)

师:写得很认真,大家的写字习惯真好!(师巡视指导)

【点评】写字教学重在扎实地指导。教师通过比较,明确左右结构字体的书写规律,继而突出重点地进行细致地观察和临摹,能力迁移,举一反三,学生的书写水平和写字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和提升。

【总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曹老师以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出现,设计出了适于儿童心理的教学情境,结合低年级教学的特点,在识字、朗读、写字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一、 识字教学丰富多样。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汉字又是这一切发展的源泉和根基。横、竖、撇、捺、横折弯勾……简单的笔画经过排列组合,就能雕琢出一件如诗如画的艺术品,就能编织出一个动人的故事。曹老师显然是深谙其道的,或做动作体会,或联系生活理解,或通过形象记忆帮助识记。如此识字,不仅帮助学生有效识记了生字,正确理解了字义,而且让这些“不说话的朋友”成为儿童生活的一个玩伴,一份体验……真是其乐无穷!

二、 朗读教学恰到好处。朗读训练旨在入情入境,抑扬顿挫。曹老师善于以情境引导学生绘声绘色地朗读,仿佛自己就是文中的小白兔、小燕子……在分角色朗读这一环节中,曹老师参与到学生们的表演朗读中,既向学生渗透了合作学习、协作精神的教育,又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走进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获得成功的收获和体验。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尝试读好的过程中,润物无声地体会到了课文的思想内容,尤其是对文中的情感因素有着各自不同的体验,这正是新“课标”中所提出的“尊重学生阅读时的独特体验”。

三、 写字教学扎实有效。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也是习惯培养很好的抓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对于汉字的笔画规则、间架结构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形成了初步的书写能力。有了已知能力的铺垫,教师的写字教学就能有所侧重,突出重难点。曹老师以学定教,“以学生为本”,有针对性地进行书写指导,通过引导观察比较,激发书写兴趣,培养书写习惯,静思摹写是学生写字训练需要的氛围和情境。

(本课教学实录由仇海涛根据录像整理;教学片段由乔炜节选)

(曹林,甘肃省兰州市东郊学校青年教师;乔炜,本刊特约编辑、特级教师)

上一篇:锻造出一支适应时展要求的语文教师队伍 下一篇:目标引领 整体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