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青岛一次中到大雷雨天气分析

时间:2022-04-28 02:06:08

5月30日青岛一次中到大雷雨天气分析

摘 要:2010年5月30日青岛地区出现的一次中到大雷雨天气过程, 本文通过对此次降水过程的环流背景以及模式对比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高层北方冷涡,底层有暖湿气流形势下非常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产生,强对流天气发生在高层的干冷空气向下侵入对流层中低层附近。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表明,冰雹发生时可观测到70 dBz的反射率因子极值,并且强回波区的回波顶高都在10 km以上,最高达到12km。

关键词:青岛 雷雨天气 分析

中图分类号:P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c)-0234-04

1 天气实况

受高空冷涡影响,我市30日白天出现一次中到大雷阵雨天气,局部暴雨并伴有雷电,南风短时北风市区5到6级,海上7到8级,雷雨时阵风9级。其中崂山山区中午短时出现冰雹,这次降水过程,雨量分布不均匀,主要降雨时段在30日白天,夜间转多云。强对流天气是影响山东半岛严重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它们具有空间尺度小、生命史短、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对于强对流天气的分析和预报,历来是日常预报业务的难点,需进一步地认识其发生发展的物理机制[1]。

1.1 雨量统计

5月30日0时至20时青岛地区降雨量:全市平均:24.3毫米,其中:市南26毫米,市北23毫米,四方24毫米,崂山39毫米,胶南33毫米,胶州24毫米,即墨20毫米,莱西14毫米,平度20毫米,最大崂山区石老人76.1毫米。此次降水全市自动站共出现小雨11个站,中雨48个站,大雨46个站,暴雨3个站。

1.2 高空、地面实况图

分析5月29日20时的高空形势(图略),中高纬度地区环流形势是两槽一脊。从500 hPa、700 hPa分析山东省处于槽后西北气流控制之下,干冷空气;低层850 hPa时西南风或偏西风气流,暖湿气团。且整层都有低涡系统存在。在700 hPa和850 hPa上有明显的温度脊,向东发展。

从30日08时高空图(图1)可以看到,北方冷涡逐渐向东偏南移动,且移动速度较慢,这样的系统配置是高层西北气流,低层是西南气流,高层有冷平流,中低层有暖脊,而且从整层的配置来看,是一个前倾槽的趋势。所有的强对流事件,都与深对流有关[2],暖湿上升气流与干冷下沉两支气流共存,是深对流的重要特征。两支气流不断地从对流系统中得到能量,触发对流性天气。前期中低层温度较高,08时500 hPa与850 hPa温度差达到了28 ℃,也易出现不稳定。

从地面形势(图2)上可以看出:在黄河下游地区有个气旋中心存在,然后向南偏东方向移动,沿着黄河(西南方向)能明显的看出有冷锋存在,另外在鲁中至鲁东南方向也有暖锋存在。整个系统的移动是呈南偏东的走向。这些锋面附近有强烈辐合,容易产生强对流天气,并造成雷雨、大风、冰雹等剧烈天气。

1.3 物理量场

温度场上,29日20时至30日08时850 hPa不断升温,500 hPa降温,图3中黑色阴影部分所围区域为850 hPaT24≥3 ℃的区域,黑线所围区域为500 hPaT24≤-2 ℃区域,在鲁南至半岛有所重合T500-T850≤-30 ℃。

在29日20时章丘探空站的T-lnp图(图3a)上可以看出,大气层结潜在不稳定,700~250 hPa之间储存了大量不稳定能量,0℃层高度在3.5 km,-20℃层高度在6 km,500 hPa以下风向随高度顺时针旋转,风的垂直切变较大。850 hPa水汽含量近乎饱和,为强对流天气发生提供了低层的水汽条件,6 km左右存在一个厚度约1km的水分累计区,为冰雹的增长提供了有利条件。计算该站沙氏指数达到-5.7℃,

青岛站08时T-lnp图(图3b)可以分析K指数增至20,但是沙氏指数达到了-3.5℃,中午逐渐增大,具有发生强雷暴的潜势。

一次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往往与能量锋区的演变相关联[3]。5月29日20时和5月30日08时,半岛地区均处于925hPa能量舌前端,强对流天气发生前,半岛地区的对流层低层有一弱的能量密集带,后侧为能量锋区带,不断东移,锋区蕴含着丰富的不稳定能量。且此次过程半岛区域沙氏指数均为负值(最大-2),半岛南侧(青岛沿海区域)沙氏指数最大可达14,半岛南部区域大气层结不稳定,有利于对流性天气发生。

从30日08时700 hPa垂直速度分析看到,山东大部地区均为强的上升速度区,最大上升速度达到了12 m/s。鲁北和鲁中还存在强的上升速度中心,利于深厚对流系统的发展。且逐渐东移。

1.4 雷达分析

降水是从从30日08时逐渐开始,平度、莱西北侧开始产生降水,且不断向南移动,在降水回波前沿不断有新的回波单体生成、合并,强度一般都大于50 dBz,最大70 dBz,强回波区的回波顶高都在10 km以上,最高达到12 km。中午12时,南移到青岛市区同一纬度地区发展最为旺盛,在经过崂山山区出现局地的冰雹天气及短时的雷雨大风。移到胶南南部地区,回波强度减弱。

2 模式预报

从图8可看到欧洲中心模式预报30日20时500 hPa的高度场,低涡和横槽的位置与实况基本一致,30日20时,低涡基本移出青岛;30日08时地面海平面气压场,地面气旋与实况基本吻合,具有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日本传真图成功预报低涡和横槽的位置,地面降水中心落区相对准确,只是量级偏小,横槽过境时间较实况略偏晚。

3 预报服务

5月30日这次强对流天气主要是北方冷涡较强,高空冷涡配合低层暖湿气流,存在中低空高能舌,高低层辐合中心几乎重合,略有前倾,这时高空槽发展到最盛阶段,天气也发展得最强盛,强对流天气主要出现在冷涡的东南部位。由于对流性天气一般具有范围小,发展快的特点,所以在今后预报工作中,除了应用天气图方法外,配合中尺度天气分析及雷达、卫星探测等方法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次预报服务效果较好,在29日向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发天气信息一期,30日天气快报2期。短时临近发送5期。预警信号发送2期。青岛市气象台对本次降水时段,降水量级预报较准确。对于本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所引发的雷电和冰雹也都给予了提前预报,得到市领导及广大市民的广泛赞誉。

参考文献

[1] 曹钢锋,张善君,朱官忠,等.山东天气分析与预报[M].山东:气象出版社,1988:180-206.

[2] 刘玉玲.对流参数在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测中的作用[J].气象科技,2003,31(3):147-151.

[3] 李津,王华.北京城区一次大到暴雨的预报难点分析[J].气象,2006,32(2):92-971.

上一篇:校企合作机制下校企文化深度融合对策的探索 下一篇:以高尚师德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