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旭:围绕发展大局 强化保障服务

时间:2022-04-27 07:37:52

杭旭:围绕发展大局 强化保障服务

海东市中院下辖乐都区、平安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六个基层法院。自2005年9月任职海东地区中院院长以来,杭旭为海东法治事业已奉献了八个春秋。

这八年来,海东两级法院不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三个至上”指导思想,始终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主题,紧紧围绕发展大局,不断强化保障服务,全力狠抓执法办案第一要务,不断提高司法水平,认真开展各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加强法院队伍建设,积极推行各项便民措施,为海东市的社会和谐与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司法保障。

秉公司法

全面加强各项审判工作

1984年,杭旭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中级法院。1985年底到西宁市中院工作,从担任助理审判员、审判员、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到1995年9月任西宁市中院副院长,再到2004年7月调任西宁市检察院任副检察长,杭旭在西宁政法战线奋斗19个春秋。2005年9月,杭旭调任原海东地区中院院长;海东撤地设市后,被当选为海东市中院院长。

八年来,杭旭始终把执法办案作为法院工作的第一要务来抓。刑事审判方面,海东两级法院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理念,坚定不移地贯彻“严打”方针,始终对犯罪分子保持高压态势,并且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突出打击重点。

刚赴任海东不久,杭旭就组织审理了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建国以来我国最大一起非法买卖、运输枪支犯罪案件——“3·03”特大跨国枪案。该案涉及枪支914支、枪支零部件1556件,被公安部列为部级督办案件。经依法公开审理,海东中院对马泽英、马麒、李智等15名犯罪分子依法分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极大地震慑了非法制贩枪支的违法犯罪分子,有效遏制了海东此类犯罪高发的态势。

民商事审判方面,海东两级法院着力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充分运用司法手段定纷止争,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原则,将调解工作贯穿于立案、审判、执行、申诉、等各个环节,并加强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纠纷解决机制。

行政审判方面,海东两级法院按照“保护合法权益,促进依法行政,化解行政争议”的要求,依法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积极探索行政案件处理新机制,实行了行政审判白皮书制度,努力增进人民群众与行政机关的理解和信任。

2007至2012年的六年间,海东两级法院共审理刑事案件2127件,判处犯罪分子1659人;共受理民商事案件19060件,结案率99.73%,其中调解解决9477件,调解率近50%;共受理行政案件259件,结案率99.23%。数字见证了海东两级法院在服务经济发展、保障民生幸福、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和贡献。

创新方法

有效推进为民司法服务

“十一五”以来,海东两级法院不仅围绕发展大局、强化保障服务,让法治的春风吹遍河湟大地,而且在创新中把一项项重点工作做出了亮点。

海东每年约有40万农民工外出务工。早在2003年8月,海东法院就开始着手狠抓清欠农民工工资的工作,并把“农民工工资集中兑现大会”做成了常态,在全省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2013年2月5日,海东中院在化隆县格尔麻村,当场向74名农民工兑现被拖欠的工资款99.39万元。2013年5月15日,乐都区中心广场,乐都法院为44名农民工兑现被拖欠的工资款21.15万元。借鉴这一模式,2012年9月25日,化隆县法院召开了执行案款兑现大会,当场向6个案件的12位申请执行人兑现执行款23.12万元……

海东是青海传统农业大区,农业人口占全市人口77.2%,人口总量占青海全省的1/4。农业人口多,法律意识不强,农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而涉及婚姻家庭、赡养抚养、征地拆迁等涉农纠纷频发。针对这一实际,平安县法院于2005年4月在海东率先推行了“司法联系点”工作机制。2006年8月,杭旭总结平安县法院工作经验形成“便民诉讼联络点”工作制度,在海东两级法院法庭工作会议上推广。

这一制度是指以人民法院或人民法庭为中心,在所辖的社区、乡、镇、村社驻地设置“便民诉讼联系点”,在民事纠纷多发地的社区、乡镇、村社聘任“便民诉讼联络员”,从而形成法院(法庭)、联系点、联络员三位一体辐射整个辖区的便民诉讼“网络”。截至目前,全市法院设立了“便民诉讼联系点”1126个,聘任“便民诉讼联络员”1429名。

这一举措,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诉讼,也有力强化了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主动性和时效性。以平安县法院为例,2006至2012年的八年间,累计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3784件,其中调解和主动撤诉结案2695件,占比71.2%。这2695件案件中,41.6%的案件由便民诉讼联络员直接参与调解。另有全县便民诉讼联络员向法院传递矛盾苗头及有可能的信息280余次,上门立案80件次。

“我们连续六年只有两起离婚案件到了法院,基本做到了矛盾不出村。”谈起工作成效,三合镇条岺村党支部书记、便民诉讼联络员唐兴宁骄傲地说。

针对海东法院执行工作案件数量大、执行标的小、涉及农民工工资和特殊主体的案件较多等实际,海东两级法院因地制宜,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执行方式,在确保案件质量的前提下,促使执行工作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

为做好执行前的思想教育、释法析理工作,提高执行案件和解率,民和法院总结出了“掌握思想动态先到家、说服教育磨到家、财产查证跑到家”的“三个到家”执行办法;乐都法院进行了“与申请人见一次面,同被执行人谈一次话、开一次对话会”的“三个一”活动……2007至2012年,海东全市共受理执行案件7029件,执结7011件,执结率99.74%,执行结案工作在全省法院位居前列。

国务院批复海东撤地设市,开启了海东发展的新纪元。“面对这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们满怀信心,也深感责任重大。”杭旭说,“海东建成地级市,在更高起点上开启了海东法院工作的新征程。海东全市法院干警将继续保持优良的工作作风,始终不渝地抓住审判工作这条主线,积极稳妥地推进法院改革,在不断创新中增强司法能力,提升司法水平,做好一切有益于民生、服务于民生的工作,在新的征途中创造更好的成绩。”

上一篇:巴布亚新几内亚:置身缤纷人群中 下一篇:对钻孔灌注桩钢筋笼上浮原因的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