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星河中的“牛郎织女”

时间:2022-04-27 07:26:17

虽然人们都对牛郎织女的故事耳熟能详,却很少过中国自己的“情人节”――七夕节。早在《诗经・小雅》中就曾出现织女和牵牛,但那只不过是星象的名称,两者之间还没有上演后来的悲情故事。到了《古诗十九首》,故事初现雏形,星星开始拥有了情感生活:“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在南北朝时代,整个情节进一步丰富起来:在天河的东边有一个叫织女的姑娘,她是天帝的女儿;织女整天在织布机边劳动,因为忙于编织云锦天衣,以至于容貌不整;天帝怜惜她独自一人,便把她许配给河西的牵牛郎。没想到织女从此废弃劳动,天帝一怒之下,让她返回河东,让两个人一年碰一次面。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织女没有因为公主身份免于劳动。织女和牛郎的两地分居,也不是由于王母的“第三者插足”,而是小两口耽于玩乐,以至于荒废事业――这更像一个长辈训诫晚辈的寓言。随着时间的迁延,人们似乎不太忍心金枝玉叶遭受如此谴责,逐渐原谅了女儿的懒惰,开始责怪母亲的苛刻。织女和王母成为女性的两种面相,织女代表了女性的“善”,而王母则代表了女性的“恶”。等到晚唐,杜牧在《秋夕》中抒情地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事实上,不管故事怎么演变,我们都知道它只是一种虚构。有趣的是,江苏太仓有一位民间文艺工作者,根据当地流传“牛郎织女精降身太仓黄姑”的传说,考证出牛郎织女的故乡在太仓。这种考证很难让人信服,倒是天文学家的解说更值得倾听。如果在八九月份的乡村,我们仰望星空,就可以在银河的西北侧看到织女星,与织女星隔河相望的是牛郎星,它的两侧各有一颗星星,那是一对小儿女,不远处还有四颗组成平行四边形的星星,那是织女的梭子。

这些星星散发出的光线似乎非常柔和,但织女星的表面温度接近1万摄氏度,发出的光线比太阳强60倍;而牛郎星的的表面温度约8000度,发出的光线比太阳强10倍。尽管我们能够同时看到织女星和牛郎星,可是我们看到的却是来自不同时间的星光:织女星离地球27光年,牛郎星离地球16光年。这就意味着,我们“同时”看到的,是27年前的织女星光和16年前的牛郎星光。而织女星和牛郎星之间也相隔16.4光年,如果它们一起以光的速度向对方奔去,也要八年多的时间才能在中间碰头。

王母给牛郎织女特批的一年一次的聚会,只能在神话世界里实现,在现实世界里望尘莫及。即使在神话世界里,这也并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有人专门计算过,让牛郎使出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的本领,一天翻一万个跟头,也得花上787年的时间。看来牛郎要变成牛魔王了,这小两口要见一面还真是不容易呀!

上一篇:板帘子已经远去的陇中民问艺术奇葩 下一篇:清明时节的山歌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