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生产的全程机械化技术

时间:2022-04-27 06:29:06

马铃薯生产的全程机械化技术

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有种植马铃薯的传统,常年种植面积1.4万公顷左右,每公顷产马铃薯15000~22500公斤左右,主要用途是以食用、种薯为主,以及简单加工后作为食品。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人们温饱问题的解决,马铃薯种植已经从人们简单食用转变为多种用途的重要原料。目前在北林区的马铃薯栽培中,整地施肥、植保灭草、中耕等农田基本作业已经实现了机械化,加上近年推广应用的新型播种、收获机械,基本上已经实现了马铃薯生产的全程机械化。

1. 整地机械化技术

要求必须秋整地。采用全方位深松机和灭茬、深松、起垄联合整地机或旋耕、深松、起垄联合整地机,主要农机具型号有1SQ-350型全方位深松机、 1GSZ-140/210型综合整地机。一般没有深耕基础的地块应利用全方位深松机进行超深松整地,软茬地可先全方位深松作业,然后再旋耕起垄作业;硬茬地应先根茬还田,再全方位深松,最后旋耕起垄作业。有深耕基础的地块,软茬地可直接旋、松、起作业;硬茬地可直接灭、松、起作业。全方位深松深度≥45厘米,必须打破犁底层,耕层土壤细碎,通透性好;根茬还田作业,根茬破碎后长度≤10厘米, 直径≤1厘米;旋耕深度≥8厘米;起垄做到垄距65厘米,往复垄误差3厘米以内,垄高一致,压实后垄高≥16厘米。

2. 机械施肥技术

施肥前应对地块土壤进行氮、磷、钾等元素检测,根据测得结果确定施肥量,做到测土配方施肥。主要包括一是在整地前将每亩所需的优质农家肥撒施于地表,起垄时包在垄体内;二是在播种的同时将底肥分层深施于种下8~10厘米;三是苗期追肥结合中耕进行,趟头遍地时,先将化肥条施于垄体的一侧,然后中耕培土。

3. 播种机械化技术

利用新型马铃薯种植机可以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一次完成作业,达到播种深浅一致,株距一致,覆土镇压严密,化肥深施;由于播种时间短,保墒保水分,马铃薯出苗快、出苗齐,植株分布合理。北林区马铃薯机械播种的播期一般在4月15日至30日。需要提前10~15天将种薯出窑打破修眠,切成适于机械播种的菱形种块,重量在25~30克左右。并且在正式播前要按要求对播种机的排肥量和播种株距进行反复调试,同时进行垄距调整。播种质量要求播种深度6~8厘米,株距误差3厘米以内,漏播率小于3%,重播率小于5%。

4. 植保机械化技术

机械药剂灭草作业,选用3WC-250型喷药机进行作业,用药量按药剂说明施用,用水量大于每公顷450公斤;作业速度每小时5~6 千米;喷药时期在播种后10天左右进行;三级风以上天气不能作业。

机械药剂防病作业,选用圆形切向喷头喷雾作业,用药量和用水量按药剂说明使用,作业速度每小时5~6 千米,做到不漏喷、不重喷。

5. 中耕机械化技术

利用中耕犁进行机械中耕培土及机械除草,马铃薯中耕培土很重要,对地下块茎的发育和形成有重要影响,要做到高培土、不压苗、不端垄。一般情况下只进行两遍中耕培土,第一遍是在追肥期,第二遍在马铃薯封垄前进行,培土高度(即垄高)应大于18厘米,并以拱形垄为好。

6. 打秧机械化技术

为了利于马铃薯收获机械的收获作业,要先利用活动刀片式马铃薯打秧机进行马铃薯收前垄上打秧,将地里马铃薯秸杆和杂草清理干净,避免机收时堵塞收获机。

7. 收获机械化技术

利用马铃薯收获机进行机械收获分两种形式,一种是利用收获机收获后经过去土分离,马铃薯再掉落地面,再经人工捡拾,是一种半机械化收获;另一种是利用新型马铃薯收获机收获后经过去土分离,由输送装置直接输送到跟随的运输车上,实现完全机械收获。收获期一般在9月10日至15日,要选用50马力以上拖拉机配套的两行马铃薯挖掘机作业,挖掘深度为20厘米,作业速度控制在每小时5 千米以内。动力输入轴的转速直接影响挖掘机作业效果,转速高明薯率低,转速低可能出现伤薯现象,动力输入轴转速由发动机油门来控制,因此,选择行进档位时同时考虑发动机转速,即油门。要求作业质量为明薯率≥95%,伤薯率小于1%。

上一篇:一例雏鸭氨气中毒的诊治 下一篇:开始农业创业要规避农业创业风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