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人文”因素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时间:2022-04-27 02:56:17

浅议“人文”因素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升入高中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比较成熟,高中三年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非常大,班主任作为高中生成长路上的重要引导者,管理过程的每一个细节都有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如果教师能多点“人文”,师生之间的沟通就会比较融洽,那么,班级管理中如何融入“人文”因素?

一、人文关怀,让高中生顺利走过“磨合期”

高一是初中和高中的分水岭,刚升入高中的学生都会面临这段适应期,因为他们将接触新的同学、新的学习环境和新的课程,所以这段 “磨合期”特别重要。多年的高一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我,面对心理和生理相对成熟的高中生,一定要多给他们人文关怀,经常和他们坦诚地沟通,通过交流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爱。如每次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我都会在班级上开展“磨合期”活动,举办小型的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认知和感情的融合,在学生之间有一定班级凝聚力的基础上适时开展“我的高一,梦想开始的地方”新生适应主题班会。通过班会活动让学生敞开心扉畅谈理想,谈为了理想所要付出的努力,包括如何适合高中的学习生活。学生之间的积极交流,对于其他学生遇到的问题就能找到借鉴的方法,而对于个别无法适应的新生,我就会有针对性地开展辅助活动,从而促进全体学生顺利走过“磨合期”。

能升入高中的学生都是初中阶段基础比较扎实的学生,其中有些来自比较薄弱的初中校,他们在初中阶段可能是班里的学习“高手”,但升入高中后,竞争对手多了,这些学生也需要有一定的适应期。同时,高中课程普遍比较难,有些初中学习成绩不错的学生在高中并不一定能适应,所以也会出现学习上的“困难适应期”。这些现象在高一特别明显,班主任如何凝聚班级的力量引导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生活,从而助力他们取得好成绩?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并在班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我和学生进行讨论,在班里设置学习小组,由学习比较优秀的学生担任组长,通过小组之间的互相帮助,达到全班的共同进步。在成立学习小组时,构建“人文关怀”的班级文化特别重要,只有让学生有一个共同的愿景,认同班级文化,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达到共同进步。

二、人文管理,让制度与“人情味”共存

要让班级管理走向正规,制度是保证。但是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具有一定认知基础和生活阅历的高中生,强制的管理手段只能在短时间迫使学生遵守,时间久了,往往会适得其反,因为如果学生不认同管理制度,他们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反抗”。要创建 “人文”的制度文化,需要班主任用人性的眼光看待学生,毕竟“人无完人”,学生犯错也是正常的情况,班规的制定不求大且全,而应该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如请假制度,学生有事请假是正常的情况,如何用人文的弹性制度去约束他们?虽然也有会学生钻空子旷课,但是班级的人文文化会影响到他的心态,他可能在旷课几次之后就感觉到心里不安,因为高中生具有自己的思想,他们懂得思考,所以后面就不会产生旷课的现象。同时,有些学生犯了班规之后,班主任并不应该第一时间进行思想教育,而应该换一种方式进行“惩罚”,如让学生表演节目。有时,人文的管理反而能让更多学生接受,从而促使他们从内心接受班级文化,自觉遵守班级制度。

三、人文教育,让 “赏识教育”之花绽放

在班级管理中,“赏识教育”是班级管理的重要法宝,它能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自己的尊重、关注、欣赏,从而唤起学生内心深处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不少班主任关注的是学生的成绩,在他们眼中优秀生才能得赏识,而学困生几乎找不到闪光点,正是教师的这种偏见,导致一些问题生失去了改变自己的信心,从而在歧途上越走越远。其实,如果班主任能多点“人文”,尝试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学生,有可能自己不经意的一句话就能改变学生的一生。

例如,我班有一个学生李某,平时不思进取,虽然每天都准时坐在教室里,但经常趴在桌上睡觉,对自己没有信心,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混日子”。后来,我经过多方了解,知道了他在初中曾经参加县演讲比赛并获得一等奖的佳绩。为重塑他的信心,我创造机会让他在班级里演讲,想不到他一鸣惊人,我说了一句:“我们班真是卧虎藏龙。特别是李某,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其他同学在课后也对他大加赞赏,后来,学校举办演讲比赛,大家都推荐他去参加,经过这件事之后,他变了,变得自信了,最后竟然考上了重点大学。

总之,要让“人文”因素为班级管理注入活力,需要教师以人为本,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只有多点人文关怀、人文教育、人文管理,才能让处于人生转折点的高中生健康成长。

上一篇:做好课堂评价的几个原则 下一篇:妊娠期妇女的护理学习情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