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时间:2022-04-26 11:58:20

论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摘 要:如何使沉闷的课堂变得活跃,我们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变成生动而精彩的表演。教师教态应该亲切自然,使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增强形成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真正使学生成为乐学、愿学的学习主人,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关键词:灵活多样;主动参与;和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4-284-01

平时上课时往往是老师热情饱满,可学生在听课时总感觉提不起精神来,这就造成了学生的听课效率低,所收获的知识也不是很多,长期以来,还有可能造成学生厌恶语文,那将是最可怕的结果。如何才能使语文课堂气氛活跃呢?本人有几点浅见。

一、让课堂多些情感的沟通

课堂上教师的感情主要流露在语言、神态、手势等方面。教师语言亲切,神态自然,情绪饱满。自然会消除学生恐惧、紧张的心理,增强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反之,教师语言滞涩,神态紧张,情绪低落,必然会造成学生的不安、沉闷和懒散,使课堂成为一潭微波不兴的死水。所以,有经验的教师都很注意满怀激情,进入角色,用自己的心去碰撞学生的心,用自己的情去沟通学生的情。此外,他们还会利用课前时间和学生交谈,了解和指导学生的学习,进行简短的“攻心战”,以加深感情融洽。

二、在课堂上增加情境教学

所谓情境,就是身临其境地接触课文中所描写的场景,身临其境地说出课文中的语言。据此,很多学校采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能有更直观地感受。经常在导入新课的时候,我们会采用情境导入的方式,利用这一方式,学生的好奇心就会被激发出来。同样,在讲解课文的时候,我们也采用情境的方法,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儿童。教育缺乏儿童能够接受、愿意接受的方式,鲜明生动的形象不见了,剩下的就是空洞地理论化的概念。说教和训斥即便对于成人的教育也未必是好的方法,但却常常施加在儿童身上,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怎么能喜欢?课堂气氛又怎么能变的活跃?所以,我们要在课堂上要创设孩子们喜欢的情境,感兴趣的情境,让课堂变得活跃起来了,把课上得好懂、有趣,学生真正喜欢。

三、在课堂上注意朗读方式的变化

语文课堂教学很大一方面是学生通过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的。所以朗读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朗读课文,反复品味,可使学生进入一种情与景、意与境相融合的艺术境界,从而唤起学生思想感情上强烈的共鸣。朗读的方式很多,有教师范读、学生个别读、学生齐读、分角色朗读。教师要视不同的学生基础、不同的文体灵活掌握朗读的方式。诗歌、散文抒彩浓厚,越读学生情绪越高涨;戏剧、寓言、童话、小说等,通过反复朗读,学生也会被激动而进入角色。

四、适当地开展竞赛,是活跃课堂气氛有效手段

竞赛历来被认为是激发人们斗志,调动人们积极向上,克服困难,争取完成任务,获得优良成绩的有效手段。竞赛的方式和内容可多种多样。个人竞赛,如朗读比赛,一名学生读完第一小节后,教师说:“读得声情并茂,真好,谁能比过她?”另一生读后,教师评价说:“读得如行云流水”,这样,学生再读时,一个比一个读得好。

但个人竞赛也有弊病,那就是会引起学生中的嫉妒心理,容易造成少数学生的自卑感。为了增强同学们的集体观念,有时我也采取团体竞赛的办法。例如,我在一班上课时讲:“请同学们用五分钟把课文背下来,你们能吗?”估计有一半同学能背,我又说,二班同学用了4 分50 秒,看你们如何。同学们的积极性一下提高了,背完后我夸奖他们比二班提前了20秒。到二班我也用同样的办法,同学们的情绪明显高涨。课堂分小组讨论时,就比哪个小组讨论得热烈、有深度,还可提问抢答评分,按小组评名次。但团体竞赛也不可经常进行,因为它能使个人没有地位,还使有些同学增加依赖性、惰性。最好的办法是个人竞赛和团体竞赛交叉进行,由团体推选代表参加朗读竞赛、背诵竞赛、讲演比赛等各种各样的竞赛,根据教材,掌握时机,合理运用。

总之,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起着重要的功能。心理学表明: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状态、情感状态、意志状态、定势状态及思维状态都与学生的学习动机状态密切相关。如果教师的教学方式单调,教学方法枯燥,那么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无法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学生的注意力就不能集中于课堂学习、经常分心;学生就会不动脑筋、思维僵化。因此,要想创设积极的课堂气氛,教师就必须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采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同时用自己饱满情感性和幽默性的语言去唤醒孩子放纵的心。只有课堂教学气氛活跃起来,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这样的学生才是快乐而积极的。

上一篇:如何学好初中计算机 下一篇:复合传动减速器的降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