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40块蒸汽驱开发中后期高温防窜措施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2-04-26 11:22:25

齐40块蒸汽驱开发中后期高温防窜措施研究与实践

摘 要:齐40块工业化全面转驱以来,随着汽驱开发生产的不断深入,注采井间高温汽窜现象逐渐加剧,油藏层间和平面矛盾日益凸显,油井含水上升,产量下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蒸汽过早突破,以保证汽驱开发效果。

关键词:齐40蒸汽驱 转驱 高温防窜

引言:齐40块工业化转驱以来,区块产量大幅上升。然而随着汽驱生产不断深入,油藏层间矛盾日益凸显,注汽调控难度进一步加大,区块产量上升势头缓慢并逐渐呈现递减趋势。

针对蒸汽驱开发中后期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在科学分析汽驱生产动态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了提高齐40块蒸汽驱中后期高温防窜措施研究与实践工作。

1、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齐40整个区块正是由于汽驱受效,产量大幅度上升的同时,受油层非均质性严重,蒸汽超覆影响,蒸汽很容易沿连通性好、受效快的高渗透层发生突破,从而造成井组内生产井井口高温,不仅影响产量,也给现场管理带来极大危险性。

目前区块共有150个井组,注汽井147口,生产井741口,开井603口,平均每月新增突破井8口,共发生过汽窜达210井次。

从调查中得出:井组内一旦一口井发生汽窜,如果不及时采取控制及调整措施,便会导致井组内其他井发生汽窜,仅采取关井防窜措施虽能暂时缓解汽窜程度,但开井后生产时间短,汽窜次数增多。

2、导致汽窜现象加剧的主要原因:

(1)选井选层不当。

封窜选井选层的正确与否是保证封窜效果的关键因素。全面转驱后,由于地层压力、地层温度、吸汽剖面、汽腔扩展等变化,选井选层的准确性是保证施工效果的基础,而我们没有对封窜选井选层标准进行及时的修正,导致所选部分井层无效或低效。因此选井选层不当是汽窜现象加剧的主要原因。

(2)施工工艺不合理。在施工工艺上,对于长井段,多油层的汽窜井,往往不是一个层位发生汽窜,以往仍使用大剂量化学封窜效果不理想,因为这样层间渗透率差异大,封窜不完全。对于这种井我们应事先判断汽窜井段、层位等,再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机械大通径封窜。因此施工工艺不合理是造成汽窜现象加剧的主要原因。

(3)油井工作制度不合理

在油井工作制度方面,对于发生汽窜或有发生汽窜趋势的油井,没有采取及时的工作制度调整,继续以长冲程,快冲次工作,加大了汽窜速度。因此,工作制度不合理是造成汽窜现象加剧的主要原因。

3、汽窜治理对策

针对该块汽窜现象加剧的主要原因,经多次分析研究,制定了相应对策。

对策实施一:加强封窜选井选层研究

为提高选井选层质量,加强了对前期封窜井的分析,利用已有资料,总结了封窜选井选层经验。经过大量数据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对于汽窜油井应根据油层厚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措施;

(2)夹层厚度小于3m的井封窜效果不好。

(3)对于油层厚度大于20m的油井化学封窜效果不理想

同时,在方案论证上,实施了项目负责人、项目组、所领导、厂领导四级论证制度,有效保证了所选封窜井层的质量。

对策实施二:不同井采用不同施工工艺

针对前期封窜效果对比,经过细心总结,以及引进新封窜工艺,确定了相应的施工工艺:

(1)针对油层厚度小于20m,夹层厚度大于3m的汽窜井采用化学高温封窜技术。

(2)针对油层厚度大于20m的汽窜严重的油井,采用机械大通径封窜技术。

(3)针对油层厚度大于30m,夹层厚度大于3m的注汽井采用分层注汽工艺。

对策实施三:摸索调整工作制度

针对井口温度上升有汽窜趋势的油井,在井组内已发生汽窜的油井,制定了如下调整制度:

(1)对于有汽窜趋势的油井冲次下调,控制在4次/分钟,根据出液情况控套生产。

(2)对于已发生汽窜的油井无论采取防窜措施前还是后,冲次控制在3次/分钟,憋套生产。

(3)注汽井应调整注汽参数,必要时改变注采井网,调整蒸汽流向。

4、结论

为进一步保证防窜效果,我们从前期预防到后期开展配套措施都进行了细化优化,最大程度的减缓汽窜对区块产量的影响,调整分注工艺,以确保均匀注汽,提高注汽质量,减缓汽窜程度。选井选层及采取何种工艺措施的正确性对保证防窜效果至关重要,而选井选层标准需根据不同的开发时期进行动态调整。通过结合动态资料对注汽井及时采取分注措施,依据选层选井标准确定最优防窜工艺措施,有效减缓了区块汽窜现象,确实提高了区块开发效果。

上一篇:莫愁前路 11期 下一篇:海洋石油安全监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