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我国建筑电气节能的有效途径

时间:2022-04-26 09:28:21

小议我国建筑电气节能的有效途径

摘要:建筑电气节能工程是建筑工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研究建筑电气节能的有效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简略地描述了我国建筑电气节能工程中常见的几点问题,进而提出了实现我国建筑电气节能的一些有效途径,旨在促进我国建筑电气节能工程的不断发展。[1]

关键词:建筑电气节能工程;有效途径;发展

中图分类号: TU20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行各业的发展、运作已经离不开对能源的依赖。建筑能耗过高不仅仅制约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也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能源紧缺是世界性难题,我国能源人均占有量更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政府的有关管理部门、开发商还有设计单位应该从全局的角度考虑,重视建筑电气节能问题,推广普及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的压力。

我国建筑电气节能工程中常见的问题

我国建筑电气节能工程中常见的问题有以下几点:一、供电线路的铺设过于“迂回曲折”,变压器与负荷中心之间的距离过大,另外在计算负荷大小时,没有实际的用电数据作为参考依据,常常出现变压器容量选择过大的情况;二、系统设计、设备选型以及运行方式不科学使得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远远低于正常水平,即风机、冷机、水泵等设备通常无法达到运行的高效点;三、设备的开关控制设计不合理。将设备的开关控制设计为手动控制,不能定时或者根据实际需要自行开关,容易发生运行时间过长的情况,造成电能的不必要浪费;四、建筑照明灯具选用不合理,照明方式不科学、照明控制不恰当,浪费了大量的电能。[2]

实现我国建筑电气节能的有效途径

2.1减少损耗,实现电源节能

电网建成投入使用后,在传输电能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程度的损耗,具体的原因有:一、电能所经过的线路具有不同的电压等级;二、电能需要被升压或降压;三、发热。这些损耗合计大约占整个系统有功功率的1/5。线路损耗和线损率分别是电网输送和分配电能效率的重要指标参数,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线损率控制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据统计数据分析,线损率每减少1个百分点,相应地可节约91亿KWh电能。通常情况下,节约电能可以从减少线路损耗以及变压器损耗两大环节入手。

2.1.1减少线路损耗

减少线路损耗的有效途径:一、使用电阻率较小的材料制作导线,且合理增大导线的截面积,以实现减小线路电阻的目的;二、铺设电线时要尽可能地以“线路最短”为原则,即尽量选择走直线,避免迂回供电,以实现供电线路的优化;三、简化变电层次以及电压等级,并对原有线路进行升压(以不破坏线路绝缘效果为前提),以实现对电网的升压改造;四、变压器的位置要尽可能地靠近负荷中心,以实现线路损耗的减少;五、正确选择设备的容量以及安装并联补偿电容器,通过降低无功线路损耗,以实现功率因数的提高。[3]

2.1.2减少变压器损耗

减少变压器损耗的有效途径:一、正确选择变压器,一方面降低铜损及铁损,另一方面要满足既不发生过载现象,又不会出现负载率较低的情况;二、选用合适的生产工艺和材料将存在高能耗问题的变压器朝着低能耗的方向改造;三、使用削峰填谷的方法实现负荷的调整,并将用户的用电时间合理分段,避免空载损耗,从而提高变压器的负荷率;四、变压器的运行方式应该以损耗最小为原则,如使某变电站配有多台变压器,应将它们以并联的方式运行,这样有利于负荷的科学分配,从而保证变压器的安全性与持续性。

2.2正确应用电动机,实现动力节能

电动机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耗电量十分巨大,约占总发电量的3/5。所以,有必要加强动力方面的节能探究。实现动力节能需要以改进电动机为中心,具体节能措施有:一、场所不同,选用的电动机也应有所区别,整体上要以最经济、最合理为出发点;二、通过改进控制等途径不断提高现有电动机的运行效率,同时参考电动机铜损、铁损的各自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降低硬件损耗,这样不仅可以实现电能的节约,还能够延长电动机的使用年限;三、为水泵、风机、空调等设备选择变频器时,要特别重视变频器的驱动性能以及控制特性,以满流电动机可调速的功能,这样不仅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电能的耗用量,还能大幅度提升设备的控制水平。

2.3科学选用照明设备,实现照明节能

照明系统是现代建筑必要的组成部分。随着节能理念的推广,绿色照明已经成为最近几年的热门话题。绿色照明是指充分利用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同时改进照明方式并做好照明维护管理,以实现照明系统总效率的不断提高。在倡导绿色照明时,不仅要关注照明的数量和质量是否满足实际需求,营造的环境是否舒适健康,还需要研究节约照明用电的相关措施。具体照明节能措施有:一、科学利用天然光源,在室内照明部分充分结合自然采光;二、尽可能不选用白炽灯,而选用高压钠灯以及金属卤化物灯等高效光源;三、根据使用场所的各自特点,选用光通量维持率稳定、控光科学合理的高效节能灯具;四、根据不同区域的不同照明标准,做好照明方式的合理化安排;五、 采用自动控光、远程集中控光以及分区控光等方式优化照明控制,满足照度变化的有关要求;六、做好照明灯具的保养工作。[4]

2.4安装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电源节能、动力节能以及照明节能是建筑电气节能的有效途径,除此之外,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不断成熟为建筑电气节能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有关研究源自于20世纪70年代的能源危机,经过40多年的不断发展,再加上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技术的不断推进,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该系统能够对建筑内的各种设备进行综合、全面地控制, 在保证建筑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实现了节能的最大化。[5]

2.4.1完善供配电监控系统

供配电监控系统由通信网络、计算机以及控制设备等部分组成,依靠现场总线技术来实现。通信网络可实现各种设备的互联,并检测系统中的电压、电流、有功功率等运行参数。工作人员通过计算机界面完成相关的操作和管理,保证整个供配电系统的安全性以及节能性。[6]

2.4.2完善照明监控系统

一般而言,建筑规模越大,照明耗能也就越大,值得注意的是不可以片面追求节能而影响了照明效果。照明监控系统的应用可以较好地处理这个难题。照明监控系统可以把不同时间与不同地点的照度转变成数字形式,通过预设参数的方式将其存储在EPROM中,并对比设定值和实际值的差异,达到控制照明的目的,从而实现节能的效果。照明监控系统不仅能够节约电能,延长照明灯具的使用寿命,还能让建筑展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

3.结语

在能源紧缺的大环境下,积极探索建筑电气节能的有效途径,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刘龙江. 建筑电气节能技术要点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23) .

[2] 顾小伟. 我国建筑电气节能存在的技术问题及节能途径研究[J]. 科技视界, 2012,(12) .

[3] 夏治峰. 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技术措施[J]. 民营科技, 2012,(08) .

[4] 万小洪. 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措施[J]. 科技信息, 2010,(04) .

[5] 陈甜甜, 李书宾. 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安全性和节能性分析[J]. 今日科苑, 2010,(06) .

[6] 雷鸣. 论现代住宅电气节能设计的要点[J]. 今日科苑, 2010,(08) .

上一篇:探究罗茨风机的变频改造节能技术 下一篇:浅谈电力建设工程中土建项目成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