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型平面设计中的生态策略探究

时间:2022-04-26 08:00:30

户型平面设计中的生态策略探究

摘要:本文从生态设计的角度思考,对户型平面设计中的朝向、布局、体形及平面设计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具有较强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户型;平面设计;生态策略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高层住宅的生态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从设计到建成使用,生态策略的思想应该贯彻始终。在小区的规划阶段,就应该根据本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地形采取适当的措施并确定较完善的设计理念。户型的设计作为整个住宅设计的核心,需要进行更详细全面的分析,从外观,功能直到建筑材料的选择都要立足于生态策略的高度上来考虑。

1朝向的选择

我国处于北半球,坐北朝南历来被认为是房屋的最佳朝向,主要原因是地球所遵循的公转规律:朝南向的房间在冬季能够接收到最大程度的日照,在夏季由于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南向外墙与窗户受到的阳光直射机会较少。住宅设计之所以多采用南北朝向,便是因为这样有利于房间的夏季遮阳、冬季保温。对于现代住宅设计,为了能够精确地选择不同气候和不同地理环境下的最佳朝向,需要对住宅各个朝向的墙面与室内获得的日照时间、面积来进行综合细致的分析,同时要考虑到太阳辐射量,建筑朝向与风向之间的关系等等因素,通过对资料的查阅和分析,才能得出当地住宅建筑的适宜朝向。

2平面布局设计

高层住宅户型的平面布局,对于高层住宅室内空间的合理利用、提高室内舒适度、降低建筑能耗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在北方,由于夏冬两季的温差较大,平面布局就更要注重夏季通风降温,冬季取暖保温。通过综合考虑和权衡,在高层住宅平面布局的设计上,提出了以下意见:

(1)热环境的合理分区

介于住户在房间内的活动需求不同,以及对房间的使用要求不同,人们对住宅室内热环境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表1)。不同的季节对室内热环境的要求各异,在设计时需按房间对热环境的具体需要合理分区,把对热环境质量要求较低的房间,比如走廊、卫生间、厨房储藏室等就可设置到冬季温度相对低的分区内,而且可以适当地减少窗口面积,减少其散热;对卧室、起居室等对热环境质量要求高的房间,可以布置在朝向好的分区内,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接受太阳辐射,使居室具有良好的采光和适宜的温度。

表1 不同房间室内要求的适宜温度

(2)有利通风的平面布局

在一定的温度下,适度对人体舒适感的影响也很重要。表2是室内干湿程度的区分标准。可以看到,随着温度的提高,室内干湿程度的湿度值在降低。在湿度相同的情况下,温度越高,人越会感觉到潮湿。通过资料的查阅,可以知道湿度对人体舒适感的影响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温度在10℃以下时,湿度最室内的热环境影响会逐渐明显,当湿度在25℃以上时,湿度的作用也开始明显起来,只有在温度适中,即在18℃~22℃时作用才不那么明显。7、8月份正值夏季,气温较高,空气湿度也较大,高温的环境限制了人体汗液的蒸发。所以,在夏季,应该加强室内的通风换气,提高流过室内的风速,促进人体的排汗散热,才算是真正改善了室内的热环境,使人体感到舒适。

表2室内干湿程度区分

住宅平面的设计,应该注重室内风路是否通畅,南北房间的门口窗洞应尽量对正,使穿越式风直接顺畅穿过。一般来说,一梯两户的户型比较容易实现自然通风,而一梯多户的住宅中部分户型的所有房间的朝向是相同或相近的方向,这样便不能达到理想的穿越式通风,夏季室内的热环境质量较差。

3体形系数的要求

建筑物体形系数(S)是指建筑物所接触室外大气的外表面积(F),与其所包围的体积(V)的比值,即S=F/V。建筑体形系数与建筑物的节能有着直接关系;体形系数越大,说明同样建筑体积的外表面积越大,散热面积越大,能耗也就越多,对节能越不利。通常居住建筑的体形系数控制在0.3到0.4之间。(外表面积F,不包括不采暖楼梯间隔墙、地面以及户门的面积)建筑的体量大小和规整度决定了建筑的体形系数。高层建筑的体形系数一般在0.1到0.15之间,远远小于通常0.3的系数界限。因此,高层住宅应保证较小的体形系数,尽可能避免过多的凹凸变化,才能保证高层住宅的低能耗。

高层住宅的体形系数和外立面(包括维护结构的设计,阳台与遮阳设施的设计)会对建筑的能耗指标产生很大影响,下一节会提到外立面设计中所应用到的生态设计与技术。体型系数越大建筑能耗指越高,所以在尽可能满足建筑美观和功能的基础上要尽可能减少体型系数。而体型系数的选择又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如建筑的朝向、当地气候特点、日照辐射、维护结构的材料特性等,将建筑构件的得失热情况与建筑体型相权衡,便能得到最优的选择。

4合理的平面设计

如今,限于我国的经济、人口密度等条件,我们的城市建筑标准还比较低,户型的盲目扩大不仅会对背负着沉重人口负担的城市造成强大的压力,还会造成资源浪费,有悖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政策。如何合理的设计套型使用面积、布置不同行为空间,布局合理的单元住宅、平衡各居室面积,对是否能充分使用户型内面积有着积极的意义。

现阶段,我国普遍的家庭结构是以三口之家为主,这与过去整个家族式聚居的模式有着很大的区别,家庭规模逐渐向小型化靠拢。大规模的家族式聚居模式正在逐渐消失,现在住宅中的大居室和多居室的用途与过去相比也有所不同。现在住宅的户型设计结构上更合理,使用率也更高。对于普通家庭,超大面积的住宅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空间和资源上的浪费。问题核心就在于套型密度、人口、容积率三者不相协调。我们应该开发出一种既舒适实用又经济合理的户型,它应该具备住宅的基本功能,能满足住户正常的居住需求。因此设计符合中国国情的,能够满足节能节地目的的中小户型便成为我们的最佳选择。

日本在住宅的设计理念方面,一向是以小巧、经济、适用而闻名,在套型的调整和分隔上做的非常精细,对我国高层住宅的户型设计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见表3):

表格3日本城市住宅引导性居住标准

结语

本文从生态策略的角度分析了高层住宅户型平面的设计手法,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层住宅的户型设计。基于生态策略的设计思想贯穿全文,能够实现其生态节能、降低成本的最终目的,成为生态可持续的高层住宅。

参考文献:

[1] 侯智华. 生态设计在现代建筑中的重要作用[J]. 江西建材,2012(4)

[2] 王书中. 中新天津生态城某学校绿色建筑设计案例研究[J]. 建筑节能,2012(8)

[3] 李积权. 城市建筑生态位原理探析及其生态位策略研究--日本东京中城规划设计案例分析[J]. 城市发展研究,2012(8)

上一篇:浅议我国高速公路的养护及管理 下一篇:探讨灌砂法检测路基压实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