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中应引起关注的问题分析

时间:2022-04-26 01:41:27

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中应引起关注的问题分析

摘要:本文首先对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观点,包括:经营方向选择的风险是农村信用社的最大风险,信贷风险仍是农村信用社的主要风险,产权制度改革不彻底、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完善是制约农村信用社发挥经营活力、保持长期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等。随后,提出相应的建议,包括:坚持为“三农”服务为基础的市场定位,提升服务创新能力;实行精细化和差异化并重的原则,建立适合自身的客户群;创新信贷风险管理,完善法人治理及激励、约束机制等问题,以便为农村信用社更有效的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 改革发展 关注问题

就目前而言,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进入一个改革攻坚阶段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能引起管理层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很多,比如,银行化改革后的经营方向或市场定位;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防范风险;如何不断提升经营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改革中法人治理结构如何完善等问题,均涉及了农村信用社今后更长一个时期的稳健经营、稳步发展。现就银行化改革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提出几点认识。

一、问题的提出

(一)经营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三农”金融服务创新水平亟待提高。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和多层次的特征。同时,农村信用社银行化改革步伐不断加快,战略投资者的引入,产权制度改革的逐步推进,必然引起决策机制、经营理念的更新。农村信用社在银行化改革的历史机遇期,如何适应市场变化选择正确的市场定位、发展模式,引导各级管理人员、业务人员在激烈的竞争中正确把握方向,把主要资源和精力投放到主要目标的活动中去,减少在市场定位、客户选择、信贷投向等方面的失误是决策层的主要责任也是首先要关注的问题。

(二)信贷风险仍然是农村金融业的主要风险。金融行业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战略风险等,风险管控是现代银行业最为核心的竞争力之一。今年以来,金融行业受宏观经济调控影响,金融行业涉及的水泥、煤炭、房地产等行业的贷款风险程度日渐显现。加之,农村信用社尚处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从精细化管理转变过程中,尚未建立并落实更加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在具体绩效考核及责任追究上不同程度的存在与实际业务不相适应的现象,造成“责”、“权”、“利”不对等的问题。未建立贷款风险识别、预警和评价制度,以至不良贷款短时间在个别网点、个别信贷人员身上集中暴露。另外,部分地区信用环境恶化,对逃废债行为的打击力度较弱,宣传信用不够深入,客户信用评级流于形式,有的个体户或农户钻法律上的空子,借的贷款到期后不是拖欠就是躲债,故意不还,集体违约时有发生。

(三)激励和约束机制不能有效激发经营活力。通过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能够推动员工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促进综合竞争实力的不断增强。反正,会挫伤员工积极性,甚至出现特殊人才跳槽,连锁引起相关目标客户流失、市场竞争力降低的问题。比如,人员选拔具有示范导向作用,如果过于偏重年龄、学历,或者将年龄、学历卡的过严,忽视了拟选拔人员的工作经历、工作业绩的考察,一定程度上挫伤部分学历相对偏低、年龄偏大但是勤恳工作、业绩突出人员工作积极性。再如,良好的薪酬管理体系能够体现对内具有公平性、对外具有竞争力,能够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性作用。如果过于偏重以级定薪,忽视以绩付酬,个人收入差距过大,必然会因收入差距大引起员工心理不平衡,出现消极怠工等现象的发生。

(四)不完善的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全局性、长远性、战略性的问题。从管理情况看,尚处于改革中的农村信用社,虽然建立了重大事项决策机制、贷款管理、财务管理、稽核监督等内部控制体系,但是由于股权过度分散,投资人管理缺位,理(董)事会并没有真正行使决策权,难以有效体现投资者管理,发挥产权对管理者的约束作用,难以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制衡,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从决策权、监督权和执行权并没有得到有效分离,存在风险控制能力不强、运营效率不高等问题。

如何扬长避短,保持农村信用社持续健康发展。短处:农村信用社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金融创新和整体竞争实力不足的现象日渐显现;黄金客户选择余地少;单一抗风险能力低;激励、约束机制尚不完善;股权分散,从众多的社员中产生的社员代表缺乏必要的金融知识和参加决策和监督的能力,难以担负接受委托、行使的使命,尚未形成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长处: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进入到最快、最好时期。农村信用社市场信用和社会形象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新高,农村信用社50多年的发展历程积累了与农户、农村经济组织和涉农企业的感情基础,积淀了丰富的支农经验和理论基础。在坚持以零售为主要业务方式,立足社区、服务三农“,支持中小企业、个体私营经济中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几点建议

(一)坚持以立足“三农”为基础的市场定位,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创新能力。从历史可借鉴的经验看,经营方向的选择将带来经营效益、发展空间的巨大差异,经营方向风险大于任何风险带来的损失。一是把握经营方向,贯彻落实“三大工程”。2012年6月,银监会在福建泉州召开全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科学发展现场会,全面启动实施“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阳光信贷”和“富民惠农金融创新”三大工程。通过实施“三大工程”紧紧抓住客户需求,抓住金融产品创新和人才,让农民获的贷款更容易,办理业务更便捷,服务费用更优惠,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提升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科学发展的金融服务水平,构建与“三农”紧密互动、互惠共荣的新型客户关系,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市场定位和经营方向的问题。农村信用社已身处全方位的行业竞争之中,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支持和服务“三农”经济中,要不断提高科技含量,有重点、有选择的满足县域各类经济主体发展的实际需求,立足“三农”,坚持多元化发展,这是一个方向问题、根基问题,是信用社经营的基础,也是农村信用社业务经营稳中取胜的关键。

(二)坚持精细化和差异化并重的原则,建立自己的客户群。一是细分客户市场,逐步完善市场进退机制。根据农户、个体工商户、企业信用评级标准和办法,在对客户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基础上,将客户划分为优质客户、调整客户、限制客户和淘汰客户四类,区分不同客户群,在贷款审批流程、授信额度、利率定价等方面实行区别信贷政策。二是实行信贷产品差异化。按照授信金额、担保方式、客户信用度的不同,在客户资料采集、放贷流程上差别化对待,尤其是对小额贷款在客户资料采集、审查、审批流程上要简化手续,实行限期办结制度。同时,加快推广使用存款、结算、透支等多功能银行卡,拓宽小额信用放款的覆盖面。推行存贷利率挂钩业务,结合客户存贷积数,核定客户贡献度,给予一定区间的贷款利率优惠,提高与同行业的竞争力。

上一篇:财务验收审计风险及策略的探讨 下一篇:WGEA下环境审计对环境保护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