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合作学习的误区 打造高中历史高效课堂

时间:2022-04-25 11:38:12

走出合作学习的误区 打造高中历史高效课堂

摘 要:本文对目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出现的合作学习的误区进行分析,对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进行阐述,并提出改进措施,使教学走出误区,为广大高中历史教师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更上一层楼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中历史;合作学习;误区;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7-027-1

高中历史课程是一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课程,主要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说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来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有时难以实现,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老师缺乏科学的认识,导致教学方式存在误区。笔者主要从合作学习的角度来谈谈如何走出误区,从而打造高中历史高效课堂。

一、高中历史课堂中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合作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能有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但是在如今的高中历史教学中,由于理解和实践上的误区,抑制了“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发挥。为了创建有利的合作与交流环境,建立有条不紊的合作交流程序,高中历史教师应改变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学科教材的优势,选取适当的合作交流机会,有效地运用激励评价体制,顺利开展合作学习。

二、高中历史课堂中合作学习的误区

1.为了合作而合作。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民主、平等地互帮互助中促进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自信心。然而,现在有些老师在课堂上只是将合作学习当形式,走走过场。由于这种片面的认识,热闹的课堂合作很多,而合作学习的真正目的却没有达到,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如我曾听过《第二次工业革命》一课,老师抛出问题:“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有哪些?”学生虽然分组讨论,可内容已在初中学过,且书上又有结论,学生讨论的意义不大,思维不够开阔,达不到合作学习的效果。

2.合作学习并不合作。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教师高高在上,放任自流,对合作小组的指导和监督不够,而出现合作学习不合作的情况。比如组内成员不友好,个别学生侃侃而谈,多数学生一言不发;有时,学生的个体成功往往被泛化为整个小组的成功,这就导致大部分学生直接从某个学生中获得信息而得不到锻炼的机会,致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3.教学策略准备不足。教师教学策略的准备和驾驭课堂能力的不足使得有些老师在实践中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小组合作学习同样会流于形式。如有一位老师在讲授《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时,按常理设计了合作探究题:20世纪90年代中央政府为什么做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定?学生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和经验,很难深入讨论下去,最后还是老师讲述。在这时,老师可以改变教学策略,结合家乡南通的地域特色来设计与学生生活密切、熟悉的合作探究题。

三、打造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对策

1.有目的性的合作学习。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团体合作观,使学生认识到自身进步对团体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合学情的教学目标。比如,在《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方面变迁的表现。为了更有效地学习,我让学生分成四组,向家人采访,也可以利用网络查阅资料,合作完成调查报告。在此基础上,课堂讨论: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的原因有哪些?在西方文化冲击的今天,我们该如何面对?这样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处理合作探究目标,可以培养学生搜寻信息、处理信息、写作与口头表述能力。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小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也得到极大增强。

2.角色扮演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的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这不仅可以让学生体验置身历史的感觉,帮助学生理解史实、巩固历史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们创新思维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文字写作能力和舞台表现能力,使学生在合作中增强自信心,获得成功的喜悦。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是可以通过历史剧的形式来表现的,例如在学习《新航路的开辟》中新航路开辟的经过时,教师就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合作学习。方法是:课前布置任务,让历史科代表以抽签的方式选出四组同学来扮演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哥伦布、达伽马、迪亚士、麦哲伦这四支船队,每组内设一组长,对角色的分工、资料的查阅落实到人,并设计情节和对白。课堂开始授课前,让这四组同学进行表演,让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并且让表演者谈谈对这几个人物的认识和表演后的感受,在不知不觉中对这部分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为后期老师授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3.教师要注重教学策略。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学校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策略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充分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从而对课上所要解决的问题做一个估测,研究学情,了解学生概念发展的原有状况,知道自己的角色定位,明确哪些问题是可以通过小组学习学生能自行解决的,预知在小组合作时有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如在学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时,教师了解到学生对南通名人实业家――张謇都有所认识,而且有很多学生曾经参观过张謇故居。所以我设计了合作探究题:如何从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的兴衰史来认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使学生有兴趣思考、讨论。同时要不断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耐心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不中途打断他人的发言。在合作学习中,老师更要努力挖掘每个“角色”的潜力,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长城.浅议新课改下如何打造高中历史高效课堂[J].课外阅读(中旬),2010(12).

[2]周梅.浅议高中历史教学高效课堂建设的策略[J].新课程,2011(07).

[3]崔廷良.努力打造高中历史有效、高效课堂[J].新课程,2011(07).

[4]卢春建.把握课标要求走出合作误区――以历史学科为例[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2).

[5]钱洪朝.高中历史课程有效性教学的策略[J].中国教师,2009.

上一篇: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下一篇: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