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园林景观绿化栽植

时间:2022-04-25 11:02:14

谈论园林景观绿化栽植

摘要:近些年,全国各城市都加大了园林绿化力度,园林部门把争创“国家级园林城市”作为重要任务,道路绿化作为城市的“形象工程”则为重中之重。本文重点分析了园林绿化种植工程的几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及特点,意在让我们在新的园林景观绿化建设中,起一定参考借鉴作用。

关键词:园林景观、景观绿化、绿化、绿化栽植

前言

园林绿化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休息、文化娱乐、满足人们回归自然愿望的场所,是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的重要措施,其泛指园林城市绿地和风景名胜区中涵盖园林建筑工程在内的环境建设工程。园林绿化种植工程则是指将各类园林植物材料,按照工程设计的要求,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栽植到预定的区域,形成特定的景观产品的施工过程。由于园林植物具有生命力,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其不可避免的受气候、水文等因素影响。园林绿化种植工程一般具有开放性,须考虑适地适树这一因素。园林产品会随着其主要材料的生命周期而发生不同的季节变化,主要表现在园林植物种植繁多,色彩形态各异。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同一植物即使在同一地点也会表现不同的景色,而同一植物的枝、叶、花、果、刺也会表现不同的景色效果。同时,随着园林植物的生长,其冠幅、胸径及枝、花、叶等形态也会发生变化。产生与产品初期不同的景观效果。只要管理、养护措施得当,园林产品是一个变化的、没有生命周期的产品。

1 绿化形式的确定

绿化形式是整个绿化设计的关键。如何来确定绿化形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综合考虑:

1.1 两侧用地的性质;

1.2 建筑特色与风格;

1.3 绿带内管线的位置与埋深;

1.4 要设计绿地的宽度。

综合考虑了以上四点后,在设计时要注意加强高低层次分析与季相色彩分析的步骤,设计方案基本成型。如在哈尔滨市群力新区齿轮路道路绿化的设计,根据分区规划道路两侧大部分为商业用地、中间分车带宽12m,因此设计确定了韵律感强的高大乔木组群与低矮的剪型植物间断出现的形式,满足两侧商业建筑展露的要求;而市政管线多集中在绿地的两侧,因此本方案考虑在绿地的中心种植高大乔木、两侧种植浅根的低矮的篱或者灌木的形式。形式确定后我们来分析层次和季相,哈尔滨市冬季漫长是其显著特点。我们应该考虑植物的层次变化及季相色彩变化来丰富冬季景观,因此选择了乔木组群的树种为樟子松与暴马丁香交替出现的形式,两侧采用低矮的冬季红干的偃伏莱木形成层次和色彩的变化。

2 绿化植物的选择

要合理选用基调树种及其他绿化植物。在做绿化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其地方植物特色,合理选用基调树种。此外,由于建设过程的影响,各城市绿地的土质都可能比较差,人为损害比较严重。因此在保证改良土壤、实施客土栽植的前提下,应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耐瘠薄、生长健壮、抗病虫害、管理粗放的乡土树种和抗污染的树种,如:杨、柳、榆、糖槭、丁香、玫瑰、锦带、连翘、云杉等,才能较好地发挥植物的生态功能。要充分发挥地被植物的作用,地被在植物群落中具有多种功能,既能减少扬尘和降温,又能提高绿地率,有着无法取代的景观效果。落叶乔灌木和常绿地被配合使用,可以形成特有的冬季景观,枝干扶疏而不萧条。开花地被,如二月蓝、白三叶等,可以在道路边形成大片花境,十分壮观。要合理搭配植物的色彩和层次,城市绿地是我们的重要活动空间,植物配置在以阔叶植物为主调的基础土,应考虑观叶、观花植物的点缀来活跃气氛,丰富色彩,力求避免沉闷单一。可采用一些低矮、观色植物如金叶榆(黄色)、云杉(绿色)、彩叶草(红叶)等构置成不同图案的模纹图案,以增加叶色的变化。其次可通过采用观花植物如春季的榆叶梅、丁香,夏季的黄刺玫、玫瑰、佛头花,观果植物秋季的山丁子、金银忍冬、接骨木、李子,冬季的白桦、京桃、山桃稠李、偃伏莱木等观干皮植物季相变化来达到动态的色彩变化之目的。

3 园林绿化种植工程特点与要求

园林绿化种植工程的基本介质是土壤,基本材料是园林植物,基本手段是栽植方式和方法。下面就影响园林绿化种植工程的主要因素着手,来剖析和了解园林绿化种植工程的特点,为制订详实可行的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方案和措施提供理论指导。

3.1园林绿化种植工程对基本介质土壤的要求作为园林植物生长的主要介质,土壤的物理性状、化学性状是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土壤是植物生命活动的场所,植物根系生活于土壤中。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元素、水分和氧气,只有当土壤满足植物对水、肥、气、热的要求,植物才能良好生长。由于园林植物品种丰富,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习性,所以对土壤物理性状和化学性状的主要要求与适应性也不同。只有认真分析每个具体的植物品种,有针对性的实施整体或局部种植土壤改造,才能提高苗木成活率,提升景观效果,达到设计要求。此外,园林绿化种植工程的施工环境较差,土壤存在大量的建筑垃圾、水泥、石灰等市政建设或房建施工废弃物,回填土内存有深挖基础所产生的死板土,这些都不利于植物的正常生长,因而在种植过程中,根据不同植物、不同施工条件,对土壤进行处理,须严格检查,及时清除,以免造成重大损失。

3.2园林绿化种植工程对园林植物材料园林植物的要求园林植物作为园林绿化种植工程的基本材料,其质量与品质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景观效果。园林植物作为有生命的材料,具有其自身特殊的需求。园林植物具有不可复制性,每一棵植物都有其不同的形态,设计中规定的规格仅是描述性的。对于同时培养出来的同一种植物,它们在栽植密度、位置、水分、光照、土壤等不同的环境,其生长后也会表现出叶色、干形、冠形、分枝点等不同的姿态。因此,选择园林绿化种植工程植物材料时,必须根据其所处的位置、在景观中的作用以及栽植形式等而选用不同的标准。此外,园林植物是有生命的,选择合适的栽植时间与时机是种植工程必须注意的。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时间点会有不同的成活率或生长势。园林植物除具有共有的生理习性外,各类各种植物都有其本身的特性,绿化施工人员必须了解其共性与特性,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保证园林植物栽植成活,达到景观设计要求,确保景观效果。园林植物的树龄是影响其成活率的重要因素。一般幼苗植株,起掘方便,根部损伤率低,且营养生长旺盛,再生能力强,移栽和修剪的损伤容易恢复生长。壮龄树树体高大,移栽后很快就能发挥绿化效果,其营养生长已逐渐衰退,由于规格过大,移栽操作困难,修剪整理力度大,施工技术复杂,引起工程造价增大、苗木栽植后恢复周期长等不利情况。因此,一般情况下,不建议选用过多的壮龄的苗木。

3.3 园林绿化种植工程对苗木种植的要求苗木种植是园林绿化种植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影响整个工程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苗木种植效果的好坏、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景观效果,因此必须加以重视。树木是一种有生命的造景材料,不同的园林植物品种对土壤、肥料、栽植季节以及栽植方法等都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必须有一套完整的施工方法、养护手段和管理系统,才能确保苗木、草坪移栽的正常生长和高成活率,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针对具体项目,结合工程所在地的气候、水文特质,按照《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要求,制订相应的施工管理措施,完成相应工程的施工,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园林植物栽植是一项科学、系统的工作,必须在掌握园林植物栽植成活原理的基础上,在符合植物生长、生活习性的情况下,抓住适宜的栽植季节,严格执行植树工程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按施工计划,循序渐进地完成。

4 结语

园林绿化种植工程的基本介质是土壤,基本材料是园林植物,基本手段是栽植方式和方法。在园林景观规划视角下对园林绿化进行设计是自然景观的提炼和再现,是人工艺术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再创造,它所体现的姿态美、意境美,蕴含着文化与绿化景观的融合与升华。我们只有在充分掌握园林绿化种植工程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每一个种植工程特点,制订详细的施工管理方案,严格执行每一项管理措施,才能提高园林绿化苗木成活率,提升景观效果,达到设计要求,将最好的景观效果奉献给社会。

参考文献:

[1]胡长龙.园林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3]刘滨谊.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学科专业的重大转变与对策[J].中国园林 2001

上一篇:挂蓝施工浅谈 下一篇:浅谈地铁深基坑施工中的地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