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班主任角色转换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4-25 10:40:41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班主任角色转换问题及对策

摘 要: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小学班主任是我国教育体制下最前沿的教育工作者,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班主任如何转换角色,适应新课程理念成为当下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按照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小学班主任的角色转换存在着知识结构不完备、创新机制不健全、思想观念更新困难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小学班主任和学校应该采取以下对策:查漏补缺,提升综合能力;开阔视野,提高创新能力;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小学班主任;学校;角色转换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班主任。”新课程理念的施行必须注重发挥班主任的作用,解决好班主任角色转化的问题。正如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言:“教师的思想品德对青少年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名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因而探讨小学班主任的角色转换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班主任角色转换存在的问题

1.知识结构不完备

在旧的教育体制下,小学班主任拥有很高的权威,采取的是一元式的管理。但是按照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小学班主任不仅要成为学生生活的管理者,还要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者、获取知识的传授者、思想道德的指导者。这些要求小学班主任具备诸多方面的知识。当下的小学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新方法教育方面的知识还显不足。面对个性化的教育,小学班主任在管理方法上也有待改善。

2.创新机制不健全

就学校的教育机制来说,也缺少鼓励班主任实行创新式教育的机制,没有形成一套运行有效的班主任创新式管理的激励和奖惩措施,这些都不利于帮助班主任在新课标理念下实现角色转

换,学校当组织人力和财力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

3.思想观念更新困难

思想观念是实现新课程改革最根本的问题,思想观的更新与否直接影响着新课程改革的进展速度和成果。随着科技进步,人们可使用的新工具不断出现,小学生处于好奇心极其旺盛的阶

段,对身边不断变化着的高科技工具有着天然的亲切感。但是小学班主任由于个人能力的局限性,不能及时了解身边不断出现的高科技产品,不能用高科技的工具来时时更新自己的观念,这样就很难满足小学生的各种求知欲,不能满足小学生时时更新的观念,因而造成具体的认知指导上的缺失。

二、解决小学班主任角色转换问题的对策

1.查漏补缺,提升综合能力

小学班主任要根据自己在班级管理和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时地检查自己的能力不足之处,并采取相应的训练和学习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新课程理念要求小学班主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先进的管理方法、扎实的学科知识,这些要求都非常迫切。小学班主任要实现这些要求,就必须查漏补缺,找准不足之处,采用有效的方法,进行训练。一般而言,当面对性格各异、理解层次不同的小学生,小学班主任就需要有极大的耐心去一一了解,凭着敏锐的洞察力去了解每个学生身上的出现的问题,同时面对一个班级的纷杂状况,小学班主任也需要有更加全面的综合能力来应付。

2.开阔视野,提高创新能力

小学班主任要广泛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新课程理念要求,把创新的思维融入学生的管理和教育之中。另一方面,还要与时俱进,及时了解身边出现的新思潮、新科技,用正确的价值判断做出选择,为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方向性的指导。同时,小学班主任也要学会用新的教育管理工具,实现新式管理。

3.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

小学班主任的理论素养不高,需要学校经常开展理论培训和讲座,让小学教师积极参加其中,自发提升理论素养。同时,小学班主任还要增强学习意识,积极主动地学习理论知识、理论方法,将理论应用到教学和管理中来,提高教学管理的科学性。

小学班主任是小学教育的组织者,在小学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新的角色转换中,小学班主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小学生的个性发展;坚持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广泛参与各种理论培训,增强理论素养,为实现更好的小学教育效果而保持高度的学习自觉。新的角色转换意义重大,需要小学班主任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俄]乌申斯基.乌申斯基教育文选[M].张佩珍,冯天向,郑文樾,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32.

[2]朱传银.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的基本素养研究[D].苏州大学,2010.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学联系生活策略的相关思考 下一篇:如何提高后进生的习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