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词块,丰词汇量,建英语学优平台

时间:2022-04-25 05:34:49

依托词块,丰词汇量,建英语学优平台

【摘 要】词汇教学是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老师们在进行相关教学的时候,或多或少会存在着一些误区。为此,笔者依托词块理论,带领学生一起去认识词块理论,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整个的进行使用。同时从让学生能够辨别词块、扩散词块、运用词块等三个方面进行简要阐述,指出多想、多写、多说是英语学习的最好方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词块;词汇

一、前言

词汇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基础之一,尤其是在学习外国语言的时候,掌握尽可能多的词汇被当做语言学习的核心手段与内容。语法为语言搭建了框架,词汇则是语言的血肉。

在当前的初中英语学习体系中,词汇学习是当仁不让的重要内容,背单词记单词也心照不宣的成为了提高学生英语成绩的最有效把手。但是横亘在教师和学生眼前的一座大山却是“花费大量时间学习记忆单词,但是效果不够显著”,由此带来了“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的恶果。

简而言之,一方面知道词汇是英语学习的重中之重,另一方面却又没有特别好的方法去学习词汇,这是当前当前词汇学习的最为贴切的表述。

二、问题与思考

1.意义与现状

在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中,词汇学习对于学生后续更深层次的英语学习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新课程标准里面明确规定了初中阶段应该掌握的词汇、短语、习语,甚至是精确到词汇数量。学生对于词汇的掌握、理解与运用与英语成绩以及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密切相关,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再高,如果搞不定学生的词汇,其余方方面面的所谓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面也将无处着力,可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当前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着诸多的误区。首先是词汇“满堂灌”现象依旧严重,受限于自身过往经验和思维习惯、行为习惯的影响,一些英语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的时候,依然“只注重自身教学任务的完成,忽略学生英语学习的个性特点与实际水平”,也就是说教师的课堂教学以完成教学任务为首要目标,大多采用背诵、默写等手段,忽略学生在词汇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问题与状态,迫使学生在词汇学习过程中感受与承受到过多的学习与心理压力,长期以往,部分学生会产生心理忧虑与厌学情绪。其次是“忽略词汇教学”,部分教师不屑于对词汇进行教学,认为词汇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在讲解时极为粗糙,甚至完全放手让学生照背单词表自学,“词汇都记不住,还学什么英语”是部分年轻教师的教学心理写照。由此会受到诸如“基础不牢”、“好高骛远”等负面的评价和收获低劣的教学效果。再次是教学方法“新而不精”,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教师们能够接触到多种多样的先进的教学知识与理念,许多教师在没有习得精髓的前提下,就较为盲目的开始运用,从而造成“徒有其表,虚有其里”的现象,追求形式上的多样与新颖与忽略内容上的理解与把握,低效的学习方法甚至不如传统的“满堂灌”,浪费了师生双方许多的宝贵学习时间。

2.学习与借鉴

当发现自己的教学和身边同事的教学基本上都“身陷囹圄”后,笔者迫切的“渴求突破”。此时“Lexical Approach”出现在笔者的视野之内,该理论是著名语言学家 Michael Lewis于1993年首次提出的,他认为词汇是语言的基础,语言是由有意义的“词块”构成的,由此应该将词汇进行“词块化”的改造,并尽可能的进行广泛的搭配。

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认真仔细的研读了相关的理论和运用示例,在有了一定的心得体会之后,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进行了运用。

三、设想与尝试

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更多的是要从小处着眼,选取不同教学方法中对于学生学习最有效的部分,或者是选取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最贴近的部分,一个是从学生的角度来选取,一个是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选取。

(一)依据原著理论,进行词汇分类――认识与参与

教师依据作者在1997年提出的的理论,带领学生一起学习词汇的分类。

1.单词(words),如desk,knife

2.短语(poly word),如by the way,according to

3.搭配(collocations,or word partnerships),如:agree to do sth.teach sb. to do sth.

4.习惯用语/交际用语(institutionalized utterances),如:What?蒺s up? Give me a ring

5.固定句式(sentence frames and heads),如:stop to do…not / never to do

这一类也包括“语篇框架语”(text frames),如:In this paper we explore…等。

师生一起经历这个入门的过程,对一个新的事物从陌生到熟悉,这样的历程会让学生以一个探究者的身份出现在所学习的知识面前,不仅效果显著,而且意义深远。

(二)依托学生实际,理论结合实践――自信与增效

1.增强词块辨别能力

能够在学习内容中辨别出词块,是一项非常实用的能力。不同形式词块组合里的同一个词汇通常表达的是不同的意思,这就涉及到词块里面的固定部分与不固定部分,从固定部分入手,对于常见的固定搭配进行强化记忆。遇到类似内容的时候首先要明确这是词块,然后根据上下文推断出不固定部分的含义,能力强了之后,可以尝试对不固定部分的内容进行替换。例如“the old man”可以变换成“the man is old”和“the man who is old”。

亦可以结合一段文字,让学生尝试对文章进行翻译,在系统表述的意境下,让学生对词块进行估测,通过后续的讲解更正,使学生增强自身的估测方法,藉此加强学生的词块辨识能力和词汇记忆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词块的辨别其实是非常困难且需要很专业的知识背景作为支撑条件的,像and of the、part of the等常被学生误认为是“词块”的这些都不是词块。“辨别”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去主动发现、主动思考。

2.增强词块扩散意识

但凡在学习中发现了熟悉和不熟悉的词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词块进行自主扩散――寻找同义词块和反义词块。长期坚持的话,能够极大的扩充词汇量,提高英语水平。

例如看到熟悉的“sit down”之后就联想扩散到“stand up”,看到“come on”就能想到“please”和“follow me”以及“go with me”,同时又能联想扩散到“hurry up” 、“be quick”、“quickly”等词组,即使是一时不能想到其余的词组,也可以借助于词典和网络进行扩展,学习效果是非常的显著。

3.增强词块运用频率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学以致用,才能更好的促进学习,而学习的最终目的也是实践运用。

熟练掌握词块必须通过大量的练习,这是一个最为基本的教学规律。比较适宜的方法是利用词块造句并说出来,这样的方式可以将思维与表达相融合,使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理解、思考、表述,避免落入“哑巴英语”的桎梏。

以“if…will”为例,教师首先提供一个句子“If you become a good student,your teacher will be happy”.然后引导学生发现句中的词块并剥离出来,接着会要求学生依据这样的词块,结合学校的环境和自己的实际进行造句并大声说出来让其他学生听到。一个打球的学生就说“If I become a good player,my coach will be happy.” 另一个平时表现不够好的学生说“If I become a good boy,my mother will be happy.”

只要让学生多想、多写、多说,学生的英语水平必然会有长足的进步。

四、结语

完整理论里的“语块”是融合了语法、语义和语境的统一体,相当于建筑业里的预制件和钢结构,初中阶段的使用也只是一种简化的运用,要想进一步的提升初中英语词汇的教学质量,还要对词块理论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此来使我们的教学更加的优质高效。

【参考文献】

[1]马广惠.词块的界定、分类与识别[J].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01)

[2]冒晓燕.词块教学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成才之路,2015(26)

[3]林栋栋.新课改模式下英语高效课堂和谐建构研究[J].成才之路,2016(01)

上一篇:佐藤可士和如何让今治毛巾起死回生? 下一篇:浅探手持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