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刁钻”小听众

时间:2022-04-25 03:04:30

你正绘声绘色地讲到,猎人一刀剖开了大灰狼的肚子,外婆从里面跳了出来……孩子突然大喊 :不对不对,外婆在大灰狼的肚子里都被消化了,怎么能跳出来啊……如何应对这些可爱的质疑?

当我们给 2 ~ 3 岁的宝宝讲故事时,宝宝会聚精会神地倾听,他的表情会随着我们的故事起伏、变化,时而激动、时而担忧、时而害怕、时而欣喜……我们既为孩子的兴高采烈而欣慰,也为自己的绘声绘色而得意。

可是,当孩子 4 ~ 5 岁时,你很可能会发现,孩子的眼神里除了专注和崇拜外,似乎多了一些思索甚至疑问。

他的质疑

《小红帽》的故事

先来看看这件发生在图书馆里的故事:少儿图书馆里,妈妈在给 3 岁的女儿讲《小红帽》的故事,孩子听得津津有味。

当妈妈讲到“猎人终于及时赶到,救出了小红帽,用匕首剖开了大灰狼的肚子,救出了里面的外婆,外婆终于和小红帽团聚了”, 女儿总算松了一口气。

可这时,旁边一个 5 岁的小男孩突然插嘴说:“这个故事是骗人的,外婆被大灰狼吃掉那么久了,早就消化了,根本就出不来了。”

3 岁的女儿显然还不理解什么是消化,但是,她听懂了大哥哥说的“骗人”,于是,用质疑的眼光看着妈妈。妈妈只好说:“嗯,大灰狼是一口把外婆吞进去的,没有咬碎,所以不好消化。”看着孩子似懂非懂的样子,又赶紧补充说:“你以后吃东西,一定要细细咬碎,不然就消化不了了啊!”说完赶紧拉着女儿走开了……

这样的事情并不罕见。四五岁的孩子,随着阅读量的逐步增加,随着知识的日益丰富,会越来越主动地将读到或者听到的“新鲜事”和自己原有的经验相结合,相互印证,相互补充。

特别提示

让成年人放弃真理和权威的身份,认真倾听孩子极可能是异想天开的想法,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容易。但这一步却是鼓励孩子进行自主阅读的起点。只有当孩子发现自己拥有对一本书或者一个故事的理解权时,他才能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

《三只蝴蝶》的故事

当孩子能够对故事说“不”时,说明他已经具有相当强的阅读能力了。因为,只有当他理解了故事情节的因果关系或者其中一些关键的要素时,才可能作出质疑。

例如,传统故事《三只蝴蝶》:

三只蝴蝶遇到暴雨,红蝴蝶只受到红花姐姐的接纳,黄蝴蝶只受到黄花姐姐的接纳,白蝴蝶只受到白花姐姐的接纳。而三只蝴蝶却希望在一起,“要来一起来,要走一起走”。所以,它们都没有找到避雨的地方。直到太阳公公被它们的友谊感动,吹走了乌云。

当我们给3岁的孩子讲述这个故事时,3岁的宝宝很喜欢。这个故事稳定、重复的结构增强了孩子的信心和兴趣,他们津津乐道于和蝴蝶一起高唱:“我们三个好朋友,相亲相爱不分开,要来一起来,要走一起走。”而当我们给4岁和5岁的孩子分别讲这个故事时,他们给出的评论却是:“他们为什么不能各在一朵花下避雨,等雨停了,再一起玩呢?”

5岁的孩子甚至解释说:“我们小朋友遇到下雨,也是各自回自己的家,等雨停了再出来一起玩啊。”在这里,孩子们主动运用了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解释这个故事,因此发现了故事的不合理。

你的策略

四五岁的孩子开始主动用生活经验来帮助自己理解故事,并且对故事的合理性进行判断了。这也是“刁钻”的小家伙对爸爸妈妈提出的挑战。遇到这样的小读者或小听众,我们该怎么做呢?

第一步倾听

首先,分析一下孩子质疑的是什么。一般而言,孩子的质疑有4种:

第一, 与生活经验不符,如《三只蝴蝶》的例子。

第二, 与科学经验不符,如《小红帽》的例子。

第三, 与某一版本不符,例如家长讲的和老师讲的故事略有出入。

第四, 与自己的理解或预期不符,例如孩子期待故事的结局是好人赢得了胜利,而故事的结局却是悲惨的。

当孩子对故事提出自己的看法时,你不妨先放弃手中的故事书或者自己头脑中那个已经固定的结局,好好听听孩子的想法甚至可以将孩子的想法记录下来。

第二步顺藤摸瓜

当故事情节与孩子的生活经验不符时

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见解甚至改写故事,让故事有一个更加合理的结局。年龄较大的孩子,可以请他对比两个故事,试试理解作者这样编故事的用意何在。

例如《三只蝴蝶》,可以让孩子说说他有什么办法让三只蝴蝶既能不分开,又能避雨;或者说说三只蝴蝶怎么做,才能帮助自己的朋友避雨。

当故事的情节与科学经验不符时

你可以鼓励孩子查阅文献,找出科学依据,然后用科学的理论解释这个故事。

例如《小红帽》的例子,你可以带孩子一起查阅关于人体的百科全书,了解消化道的组成以及人体消化的机能,阅读相关的科普作品。也可以将科普作品和童话作品进行比较,帮助孩子理解两种文体的差别。

当孩子发现两个故事的版本有差异时

可以让孩子说说他听到的别的版本,甚至你们可以一起寻找更多的版本。例如,我曾为《白雪公主》的故事找到 4 个版本,分别是迪士尼的动画电影版本(1936年版,最全,最长,七个小矮人的情节丰富)、《格林童话》版本(纯文字全译本)、迪士尼经典公主故事集――《粉色的童话白雪公主》(图画故事书)以及电脑绘图注音版。让孩子逐一评判每个故事的差异和优缺点,让孩子找出他最喜欢的部分。

最后,你还可以鼓励孩子将所有喜欢的部分组合成一个“整合版”。比如《白雪公主完美版》,让孩子自己用剪贴、涂色等形式,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白雪公主》故事书。孩子会发现,因为故事的长短不同,情节的多少和复杂程度就会有所不同。

他们也会经历取舍的“痛苦”选择,由此知道故事版本的差异既来自篇幅的限制,也来自主创人员对于故事的不同理解。

当孩子对结局已经有了自己的预期,而故事又与他的预期不符时

可以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完成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这难道不是鼓励孩子参与创作的良好机会吗?

遇到一个“刁钻”的小读者或者小听众时,我们应该感到无比欣慰。“刁钻”的小读者和小听众是真正热爱阅读和故事的孩子,他在尝试用自己的经验和情感对故事作出判断,并且勇于说出自己的疑问和思考。让我们珍惜孩子的勇气,保护好他的热情,和他一起向所有书本和故事提出挑战:学会欣赏,学会质疑,更要学会创造。

敬请关注“共读时光”系列话题!关于亲子阅读,有什么好的经验?有什么新的困扰?欢迎登录 www.省略“阅读沙龙”和www.省略 “图画书加油站”和我们分享!

上一篇:情绪管理第一课 下一篇:孩子的“为什么”,怎么听\怎么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