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

时间:2022-04-25 02:58:21

探讨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快了我国城镇建设规划的步骤,为我国建筑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对工程施工质量、施工企业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建筑工程;重要性;施工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技术也突飞猛进的发展起来,建筑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因此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已成为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意义

1、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市场竞争日益强烈的建筑行业,建筑企业要想获得大的经济效益就需要加强企业的管理。在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在施工中使用新的技术和新的工艺,因为新的技术和工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的消耗,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强技术管理就是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不改善施工技术,更新施工设备,通过更加有效的技术手段,减少工程建设中的各种资源的消耗,降低工程施工投入,保证建筑企业获得较大的利润,从而不断增强自己的实力,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2、施工技术管理满足建筑工程施工的特殊性

在产品市场上,建筑产品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为在每一项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的类型不同,规模大小不一,加上业主对建筑使用功能等方面也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在不同的建筑项目中使用的各种技术、各种工种以及各种工序都有一定的差异性,导致工程施工现场的复杂性。所以在工程施工中要加强技术管理,这样能够保障工程施工的有序性,而且有效的技术管理可以使各环节施工按照工程设计目标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施工中每一道工序的施工质量,从而保证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避免工程施工中出现各种质量隐患,给工程竣工验收带来一定的麻烦。

3、技术管理可以对施工中新工艺和新材料的使用进行管理

在当代建筑工程施工中,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施工工艺和技术的使用和更新也越来越频繁,要求在施工中不断提高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新的技术要求在工程管理中使用新的管理方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工程结构复杂的建筑工程施工中保质保量地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4、施工技术管理可以促进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可以提高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对工程施工中各部分进行控制,保证工程的质量,还可以整合施工管理流程,有效促进建筑企业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对建筑企业的各方面可以不断加强,从而促进了建筑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为企业进一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1、施工技术管理方面的问题

施工技术管理主体不明确,责任不清晰。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很少建立专门的技术组织机构以分析施工各个分项、各个环节的技术不足,考核施工的完成质量,制定下一步的技术、资源调配、人员管理等方案。所以造成了施工过程中施工设计、技术需求、材料供应、质量监控等各个环节出现严重脱节现象,往往会导致资源浪费、人员制度松散、质量不达标等后果。

2、施工方面的质量问题

随着近些年房地产市场的火爆,住房质量相继出现,给人们生活、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导致住房质量的主要原因是监督机制的缺陷、法律体系的不完善,同时一些项目负责人只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而缺乏实际操作经验,问题常常出现在竣工之后使用过程中。监理人员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协调,导致监理过程不严格。

3、施工人员管理问题

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国的工程建设管理人员准入制度不完善,很多管理人员可以靠着关系或者是凭借某一个高层的喜好而进入工程地方管理,由于准入机制的不合理,不严格,很多不懂管理,不知经济,不明财务甚至不懂技术的人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入工程项目的管理层,管理团队整体素质偏低,管理机构臃肿。

三、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措施

1、认真贯彻各项技术管理制度 

贯彻好各项技术管理制度是搞好技术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科学地组织企业各项技术工作的保证。技术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有:施工图的熟悉、阅读和会审制度;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场地总平面图;施工图技术交底制度;工程技术变更联系单管理制度;施工质量管理制度;材料及半成品试验、检验制度;隐蔽工程的检查和验收制度;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制度;工程结构检查、验收与竣工验收制度;工程技术档案与竣工图管理制度。

2、加强监管力度

是要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管理制度,将建筑工程中的各项技术与各个施工环节中的责任落实到部门、人,对其在施工过程中的操作是否规范进行全程地监督;在监督管理的过程中,要重点监督工程所需原材料的购买、投资资金的支出、人员调配以及建筑工程进度,使得建筑工程如期完成,工程质量得以保障。只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做后台,通过技术管理工作做好施工前各项准备,加强施工过程中的重点环节控制,降低消耗,增加经济效益,提高工作效率才能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子。注重以人为本,严格监督,提高施工技术管理者水平,调动操作人员积极性,在按照规范操作的基础上创新细节必将成为技术管理层面新的行业标准之一。

3、做好图纸会审及设计变更技术核定

图纸会审是为了避免图纸本身的错误导致施工的严重后果。要有领导、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技术核定是针对工程变更内容,召集有关部门在技术上、经济上、质量上和使用功能上充分研究、协商,各方意见统一后以文字记录下来,技术负责人签字后作为施工依据。建设单位应组织开展图纸会审,并令施工方与相关部门积极参与,澄清各项设计环节的疑点问题,确保设计规划的合理经济,全面遵循实际。会审应首先做好设计环节的综合交底,而后施工方以及建设方应明确图纸之中存在的技术偏差。设计方则应做好交底以及解答。会审阶段应全面细致,理清会审记录,并由建设以及设计方、监理以及施工方全面确认签字,将其形成施工结算的相关资料,做好档案汇总整理。

 4、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落实和完善各种施工规范,技术标准,文件和程序的要求。建立并且完善技术管理系统的组织和技术责任,其目的是要实现技术的责任,以确保所有技术岗位有一个技术负责人,以防止和消除责任不清或建造无人负责的现象,同时要可以充分的发挥技术人员积极和创造性。认真贯彻落实的技术测试、文件管理系统。图纸审查要组织的,有领导的,有条理的。没有会审施工图纸,不得用于建设。要根据建筑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企业发展的管理政策与施工技术的管理制度;在施工准备阶段按照关于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文件要求,对施工单位进行技术管理。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分析,即工程自身的建筑结构情况、所处周边环境情况及其在施工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情况等。通过对工程特点进行全面分析,从而进行全面管控。 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技术措施和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要求。在施工阶段按照关于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若干意见相关文件的要求,严格进行技术管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科学实施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效控制工程施工过程的各项工艺技术参数,达到质量预控目的,以此降低企业质量通病治理的成本,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觅.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J].工程技术,2010(12)

[2]林伟强.探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J].四川建材,2011(08)

[3]袁成斌,淑艳.施工阶段的过程管理方法及实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4)

上一篇:三峡升船机平衡重块吊装施工技术 下一篇:浅析“90 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