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春雨江南

时间:2022-04-25 10:50:42

杏花春雨江南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李白当年曾热情讴歌并留下上百首诗篇的池州就要到了,陪同的同志说起池州来,如数家珍。安徽池州地处吴头楚尾,北望合肥,东邻金陵,南接黄山,西眺匡庐。吴侬软语、三楚情思、中原雄风在这里融汇流转,孕育了一代代文人骚客、俊才名流。晋唐以来,陶渊明、李白、杜牧、坡等文学巨匠在这里游历吟唱;黄宾虹、张大千、刘海粟、李可染等画坛巨擘在这里挥毫泼墨。这些历代名家擎起如椽巨笔,金声玉振,灿若玑珠,给池州增添了夺目的光彩。池州景因诗文名,迹以人物重。 这里民风淳朴,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传承。值此盛景,我们有幸来到这“千载诗人地,江南鱼米乡” 采访远教工作。

远程教育润物无声

我们向热情好客的市委组织部同志说明来意后,他们给我们介绍了远教工作情况。我们了解到,在各级党组织的关怀下,池州依托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采用卫星接收课件、村校共用的形式在东至、青阳两县建起了154个“空中课堂”。在全市范围内建起了市县乡三级先锋网网络体系,市、县及所有乡镇、街道都办起了先锋网站,村级网页覆盖已达到70%,形成了覆盖城乡的信息化互动互联的“网络课堂”。去年,在电信公司的大力配合下,建成了960个“电视上网”工程终端接收站点,采用电视机加机顶盒的方式建立“点播课堂”,手握遥控器就可以在电视上观看点播的课件及其他节目。再配上传统的报刊杂志、光盘播放,党员群众跑村部的积极性高了,村级阵地功能得到了很大的加强。下一步,远程教育将在丰富节目形式内容、更加贴近当地群众观看口味上下工夫 ,吸引更多的人参加到远程教育中来。

网上办公穿越时空

在市电教中心负责同志的陪同下,我们先来到贵池区池阳街道。千年名诗“杏花村”就位于杏花村居委会。牧童遥指处,杏花古井尚存,井水清清。居委会的同志一边给我们泡茶一边打开电脑,首页显示的就是贵池先锋网。马上进入电子政务看到了最新的文件通知。聊起先锋网,贵池区电教中心的同志介绍说,贵池先锋网是和农网中心合作办的,主要依托农网的技术和资源,大家共同努力,把网站建设起来了,后来再向乡镇街道延伸,向村和社区延伸。一开始大家对办网站心里没底,怕建好了大家不用。但后来通过广泛的宣传、培训,增加网站的信息量和实用功能,给基层开通宣传窗口等措施, 大家观念有了转变,越学就越有兴趣。群众反映,网络真是太奇妙了, 用起来也方便。群众有事找上门来,对一些政策规定的答复比以前快速准确得多了。

电视上网喜闻乐见

我们顺道登上齐山,鸟瞰池州城,参观了包公祠、翠微亭。当年岳飞在亭中小憩时,曾留下“好山好水观不足,马蹄声催月明归”。如今则是徜徉在春风里,沿着芜大高速驱车向西,沿途穿过铜九铁路,我们来到了东至县大渡口镇。

在镇会议室,电视上正在播放中央党校教授十七大报告理论学习辅导报告,镇党委正在认真地聆听。在座谈中,镇党委书记章旭说:“远程教育这几年,手段有创新,改变了以前看书读报、看光盘的传统模式,增加了先锋网和电视上网这两个新的平台,内容比以前丰富了 ,增强了学习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像我们今天就是直接聆听中央党校教授讲解,学的是最新的研究成果,收获很大。”大渡口镇党委 ,建立了以老干部为成员的督导组长期抓学习教育活动的长效机制。督导组成员在发言中说道,以前村级召开学习会,学习内容枯燥,方式也不活泼,大家积极性不高。现在就不一样了,内容丰富,方式也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在学习完主要内容后,大家还不愿离去,点播一些自己用得上的实用技术观看。现在就是不组织,大家也都三三两两地到村委会观看一些节目。

谈到工业园区建设,开发区负责人宋丰明向我们介绍说,大渡口是主要的粮棉产区,区位临江,有深水码头,通高速,通火车,加工、物流优势明显,镇里在走出去推介招商的同时,也将招商信息在大渡口先锋网上,利用网络进行宣传,取得了很好的招商效果,园区内就有两家是在看到网上信息后,洽谈落户的。

制度保证群众得实惠

新河镇位于青阳县。在镇上,我们就听说黄檀村有个叫余帮荔的小伙子,参加远教技术培训,了解到养鸽子是一条致富的好路子。他一边通过远教认真学习养鸽技术,一边在镇、村组织的帮助下,迅速筹集资金引进种鸽,走上了致富路。爬上一个山坡,就看见了余帮荔和他的大约500平米的鸽棚。余帮荔向我们介绍说:“养鸽子一般三个月为一个生产周期,他现在养有3000对种鸽,一个周期下来,能挣万把块钱。”他感慨道:“真要感谢镇里村上的大力支持,还多亏有远教平台,县里还组织大家参加培训,没这几条,现在可能又出去打工了。”

到了村部,电教室的门口悬挂着由青阳县委组织部统一制作的“黄檀村先锋在线信息点”的标牌,墙上整齐地排列着远教管理制度、操作管理员职责、设备管理制度。方支书指着另外的几个村干部告诉我们,现在不仅管理员会用,村干部们也都会用,电视上网多搞几次就会了,就是电脑技术还差点,还要进一步提高。 说到使用情况时,他给我们翻开使用记录本,开玩笑地说,原来上级组织不放心,怕我们不组织党员、群众学习培训。他们经常下来督查。现在就是不查,如果我们不开机,老百姓都不答应了,人家有问题都爱到这里来找找明白。

建好平通大世界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晚唐诗人杜荀鹤的名句写的仿佛就是当前的景致,当我们身处他的故里石台时,被这一路的旖旎风光所陶醉。

石台县是山区,农民们居住分散,信息闭塞。当远教从杂志光盘发展到增加了互联网和电视上网这两个新的平台后,信息化打破了空间的限制,穷乡僻壤也不再是边缘地带。电信公司的同志告诉我们,市里去年为解决偏远地区网络通达,投入700万元铺设光缆,添置延伸器,今年还将投入300万元,提高网络带宽,让更多的群众受益。我们走进仙寓镇珂田村村部,电教室里电视机、机顶盒、DVD、书报架摆放得井井有条。村支书夏明星跟我们说:“去年,市里给基层乡镇村安装电视上网,没让基层掏一分钱,县里还给每个村配发了电视机。 现在村部可比以前热闹多了,大家没事的时候就爱到村部来坐坐,在电视上学技术,相互间印证自己的知识领会程度。”我们和村民攀谈起来,大家都说: 远教是一件大好事,用起来方便,内容不仅数量多,还非常丰富,总能找到自己想要看的东西,现在脑子都比以前灵光些了。有人说:现在不仅是电视上网,还能电脑上网,不仅能看到外面的信息,还能通过镇、村网自己的信息。有些路远的村民还提出来,可不可以多增加几个播放点,或者干脆花钱装一个,把“老师”请到家里去。

旅游胜地信息化平台

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佛教圣地九华山, 这里是一个部级山岳型风景名胜,全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李白赞叹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刘禹锡惊叹道“奇峰一见惊魂魄,自是造化一尤物。”当年朝鲜太子金乔觉渡海来到中原,行至九华山,开山结庐,“莲花佛国”地藏菩萨道场从此声名远扬。

在九华山,民众生活比较殷实。远教多以政治、文化教育为主 。九华山山川秀丽,美不胜收,游人如织,络绎不绝。信步熙熙攘攘的九华街头,听到有一个卖山产品的摊前传出熟悉的东北口音,原来是几个东北游客在买土特产,便走上前和他攀谈起来,摊位上有一堆状如人参、黄色半透明状土特产引起我们的注意。没等商贩开口,东北游客就向我们介绍说,这是黄精,传说金乔觉当年修行时就靠它果腹充饥,后又指着一堆看似木耳的东西说,这是石耳,是长在悬崖峭壁之上的地衣。听他介绍九华山的历史与文化,侃九华山的文物和特产,俨然一个本地通的样子。后来,他告诉我们,他也是第一次来九华山,来之前他上网搜索了相关的资料,其中九华山先锋网里对九华山做了详细的介绍,自己哪里是本地通,是远教平台在心中勾勒了一幅完整的九华画卷。他指着一些“旅友”,有背包客,有自驾族,这些人大部分也和他一样,通过浏览九华山的网站,做到心中有九华了。

三天的行程就要结束了,朗朗的星光下,九华天然睡佛薄雾缭绕,是那么的圣洁、安详,我们的思绪在池州的美景与人文间荡漾……

上一篇:一网相通四海融 下一篇:关于制片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