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布尔登 第8期

时间:2022-04-25 06:52:30

精心修剪过的嫩绿色草坪、连绵不绝的小雨,必须穿着白色球衣的规定、皇室贵族的专属包厢、还有草莓配奶油这样传统昂贵的零食,这一切都早已成为温布尔登公开赛的传统标志。当我们以胶片的形式一格一格闪回,会发现每一幅画面都是经典,优雅,温和。温布尔登正是以其正宗的英国贵族气质和绝不向现实妥协的品,性成为网球世界立独行的个例。你会发现温网有自己的节奏,也有自己的规则。木质记分牌,木质看台,场地里没有一块商业广告……就像128年来始终如一的青草白衣一样,从1877年开始,英国人用近乎迂腐的固执维护着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的尊贵与纯粹。

曲折的开始

网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2-13世纪的法国,当时在传教士中流行着一种用手掌击球的游戏,方法是在空地上两人隔一条绳子,用手掌将布包着头发制成的球打来打去。这种运动不仅在民间和修道院中盛行,而且也出现在法国宫廷。法国国王路易十世在位时,宫廷中就经常进行这种以消遣为目的的网球运动。

1358-1360年,这种供贵族玩的古式网球从法国传入英国,英国爱德华三世对网球发生很大兴趣,下令在宫中修建一片室内球场。当时球拍的拍面改装成羊皮,球由布面改成皮面,球的大小、重量没有详细记载。1873年,会打古式网球的英国少校华尔特・科洛普顿-温菲尔德在羽毛球运动的启示下,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户外的、男女都可以从事的网球运动,成为了当时叫做司法泰克(Sphairistike)运动。

1868年,当时一家名为“全英草地门球俱乐部”的私人俱乐部在温布尔登的沃普尔路建立了,开始的一段时间俱乐部仅有“草地门球”项目。1873随着司法泰克运动在八字形球场上风靡起来,这家俱乐部在两年后即1877年,于门球场边另设了一片草地网球场,接着,古式网球的权威组织者玛利博恩板球俱乐部为这项运动制定了一系列规则。从此,草地网球正式取代了司法泰克。

同年7月,举办了首届草地网球锦标赛,即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的第一届比赛。亨利琼斯同另外两个人为这次比赛制定了全新的规则,他本人担任了比赛的裁判。当时的球场为长方形的,长23.77米,宽8.23米,至今未变。发球线离网7.92米,网中央高度为0.99米。发球员发球时,可一脚站在端线前,另一脚站在端线后,发球失误一次而不判失分。采用古式室内网球的0、15、30、45每局计分法。可以说,亨利琼斯是现代网球的奠基人。

温布尔登的第一届仅有男子单打一个项目,全部参赛者共有22人,共有大约200人付出1先令现场观看了决赛。不要因为这样寥然的数字而去怀疑温网的价值,事实上,因为这次比赛的开始,成就了温网在网球历史上独特的重要性,它是所有的网球赛中历史最悠久,最古老,最重要的比赛,这一切都得益于网球在英国的推广与发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网球源于法国,但酝酿在英国。从它的发展史中,也不难看出早期喜爱和从事这项活动的多为英国贵族,也因此,温布尔登锦标赛自诞生伊始便沾染了浓厚的贵族情节。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在温布尔登的比赛只允许英国本土网球运动员参加,直到1901年开始,外国选手才被允许参赛,当时只限于英国自治领地的小国参加,到了1905年,温网才算是正式开放。

纯白球衣

温布尔登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部网球服装的革命史。温网一直保留着一个传统的规定:要求球员一律穿着白色网球服以表示对英国王室的尊重。

作为起源于法国宫廷之内又成长于英国贵族之间的运动,网球在最初时以相称于宫廷装束的服饰来比赛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在19世纪60年代,当时女子选手们身着厚重的“法兰绒”,甚至还有镶皮毛的高领,所谓比赛更可以说是一种消遣。

早期女子网球服源自中世纪贵族小姐的服饰,女子网球选手被规定必须穿“长到脚踝的白色连衣裙、束腰马甲、衬裙和帽子”。如果现在某位女士穿着宽大的曳地长裙,扣得密不透风的长袖上衣,头上再戴顶有沿的礼帽去打网球,肯定会被认为是疯子。然而在1884年,当姆德・沃特森成为温布尔登历史上第一位女子冠军时,就是这身装扮。

这样令人透不过气来的着装显然难以长久,到1884年女子比赛正式加入温网时,首位女单冠军沃特森的着装已经轻便很多,而三年后,15岁零285天的多德成为温网历史上最年轻的女单冠军,她那条长及小腿的裙子已经被保守的英国人普遍接受。

1905年,当时还叫草地网球冠军赛的温网开始邀请外国选手参加,美国少女梅・萨顿不但在赛场上让英国人大吃一惊――成了首位外籍女单冠军,而且穿着父亲衬衫的萨顿在比赛中卷起了衬衫袖口,这种“粗野”的作风让习惯了淑女形象的英国人目瞪口呆。

不过,首位引领一时潮流的是法国人朗格朗,法网著名的苏珊・朗格朗球场就是以这位六夺温网冠军、并在1919年-1923年五连冠传奇老将的名字命名。朗格朗当时所穿的短袖并露出小腿的连身网球裙、及膝白色长统袜和头带为女子网坛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一时有人暴怒有人入迷,赢得过19个温布尔登冠军的赖安后来回顾朗格朗的“功绩”时说:“所有的女子都应该对朗格朗屈膝行礼,是她让大家从束腹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叛逆与传统

温网作为网坛最古老的大满贯赛事,一向以其传统而著称:爬满常春藤的绿色球场外墙,享受着草莓冰淇淋的观众,要求选手身穿纯白球衣的严格规则。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以其典雅和高贵而闻名于世,在四大满贯赛事中占据着最为重要的位置。

2003年,温网最传统的一项礼仪一一球员向中央球场的皇室包厢致以鞠躬屈膝礼被取消。屈膝礼曾是温网一道独特的风景。以前的温网赛场上,球员需要向走进或离开中心赛场的皇室成员致以屈膝或鞠躬礼,不过从03年开始,只有当伊里沙白女王二世或查尔斯王子走进或离开皇室包厢时球员才需要鞠躬。

从温网成立之日起,男选手在进场或退场时向皇室成员行鞠躬礼,女选手行屈膝礼已成为中央球场不变的礼数。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习俗已让越来越多的选手感到不习惯。尤其是一些来自非英联邦国家的女运动员,对行屈膝礼尤其反感,她们认为这不但不可理喻,甚至有胁迫之嫌。而由于动作不熟练,选手们行礼时往往洋相百出,要么是动作不符合标准,要么是时机把握得不好,这令看台上的皇室成员不禁大摇其头。

今后,选手们只需在女王伊丽萨白二世或查尔斯王储驾临时,执行上述礼节。而这两位贵人过去极少出现在温网看台上,女王自1977年以后就没有到现场观看过温网,查尔斯王储也只是在上世纪70年代光顾过一次温布尔登。

废除这些繁文缛节,是应全英网球俱乐部主席肯特爵士的要求做出的,全英网球俱乐部首席执行官克林吉说:这有点让人伤感,但我们必须与时俱进,现在,即使是在皇室成员内部,鞠躬礼和屈膝礼也很少有人用了。

但当规则不断受到冲击,传统不断被打破,“嬉皮士”竞又成了“卫道士”,第一批奋起保卫温网的本色味道。向中央球场的皇室包厢鞠躬、行屈膝礼这样繁复的礼节2003年被取消后,最大的反对声就来自两位最反传统的美国人。

在美网都敢穿着牛仔装加厚底长统靴打比赛的小威,竟为由此失去向皇室包厢行屈膝礼的机会而沮丧不已,她说自己每年都期待着温网的屈膝礼,“那是非常美妙的一刻”。或许,优雅地屈一次膝,小威就圆了一次王室梦。而整个八十年代曾以“没有符合温网要求的比赛服装”而三次制抵温网的阿加西,摘下了当年的花哨头巾便完全走向叛逆的反面,在规则取消后仍坚持向皇室包厢鞠躬。――“现在世界上还有多少个地方能让我鞠躬?”

温网的回归传统,还反映在近年服装上的复古风潮:去年小威下摆犹如被裁纸刀划过一样的短裙,其实是在仿效古罗马战士;而2003年大威的那套白色紧身网球裙绝对是温网百年裙装中的经典,不愧为大师福斯登博格的杰作。背部借鉴古代宫廷淑女紧身胸衣的网状系带设计,比赛中观众可以分明地从大威的背部皮肤看出她裙衫里面根本是真空。这款复古网球裙赛后即被温网博物馆留作收藏。

拒绝商业广告,拒绝过度的修饰,温网的古朴庄重成就了她最独特的魅力。就像前全英俱乐部主席约翰・库里说的:“我们拥有的秘诀之一,就是我们有一群爱唠叨而又守旧的人。一旦人们将温网同活力、激情联系在一起时,那就意味着我们出了问题。”

上一篇:又见“利维坦” 下一篇:赵罡: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