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转补泻手法对头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即刻效应的影响

时间:2022-04-25 06:18:39

捻转补泻手法对头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即刻效应的影响

摘要:目的 观察捻转补泻手法对头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即刻效应的差异性。方法 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捻转补法组(39例)、平补平泻组(37例)和捻转泻法组(40例),选取百会与双侧太阳穴的连线为施术部位,于双侧连线上接力式刺入3针,分别施以捻转补法、平补平泻法、捻转泻法,每针操作1 min,间隔10 min以相应手法行针1次,留针30 min。针刺结束后即刻和1、2、3 h以四肢简化Fugl-Meyer评分(FMA)和肢体部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量表评价患侧肢体运动功能。结果 针刺后即刻、1 h和2 h,捻转补法组FMA明显高于平补平泻组和捻转泻法组(P0.05)。针刺后即刻和1、2、3 h,捻转补法组NDS均低于平补平泻组和捻转泻法组(P0.05)。结论 捻转补法对头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即刻效应优于平补平泻法和捻转泻法。

关键词:捻转补泻手法;急性缺血性中风;肢体运动功能;即刻效应;简化Fugl-Meyer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5.07.006

中图分类号:R277.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5)07-0017-04

头针是基于传统针灸和现代解剖学、神经生理学、生物全息论发展起来的一种针法,具有取穴精简、操作简便,且对中风患者不易诱发肌痉挛等优点[1]。临床研究显示,头针对部分中风患者有非常明显的即刻效应,可使患者偏瘫肢体肌力在针刺10~30 min后迅速提高2个等级以上[2]。针刺补泻手法是影响针刺效应的一个重要因素,头针不同补泻手法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的即刻效应是否存在差异,目前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选择头针具有即刻效应的急性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捻转补法、平补平泻法、捻转泻法针刺后即刻和1、2、3 h的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探讨头针捻转补泻手法对急性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即刻效应的差异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急性缺血性中风病(脑梗死)诊断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3]。中风病中医诊断标准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订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4]。中风病中医证候诊断(辨证)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5]。

1.2 缺血性中风偏瘫治疗即刻效应的判断标准

参照文献[6]和前期预试验的结果,对符合西医脑梗死诊断标准和符合中医中风病诊断标准的患者,在试验前1 d用头针平补平泻法筛选有即刻效应的患者。方法:在百会与太阳的连线上接力式均匀刺入3针,徒手左右均匀捻转,捻转角度360°左右,捻转频率100 r/min左右,每针操作1 min,留针30 min。在留针过程中每10 min捻转行针1次,每次1 min。30 min后如果偏瘫侧上肢或下肢肌力提高2个级别以上,即可定为有即刻效应。徒手肌力评定采用国际上普遍应用的lovett分级法[7]。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西医脑梗死诊断标准;②符合中医中风病诊断标准;③脑梗死发生在颈内动脉系统,经头部MRI证实;④首次发生中风病,且发病时间为1~14 d;⑤患者瘫痪侧上肢肌力为0~Ⅱ级,下肢肌力为0~Ⅲ级;⑥头针有即刻效应;⑦年龄40~90岁,性别不限;⑧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醒,无言语障碍;⑨知情同意且愿意配合者。

1.4 排除标准

①经头部MRI证实脑梗死发生在双侧颈内动脉系统,且双侧肢体均有不同程度瘫痪;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逆性神经功能缺损;③合并心、肝、肾、造血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④精神病者;⑤依从性差,研究者令其退出;⑥试验中发生不良事件。

1.5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5月-2011年5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卒中单元病房和2011年8月-2013年10月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脑卒中康复科的急性缺血性中风病住院患者。采用分层区组随机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16例患者随机分为捻转补法组、平补平泻组和捻转泻法组。3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中医证候分布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中风偏瘫患者一般资料3组比较

项目 捻转补法组

(39例) 平补平泻组

(37例) 捻转泻法组

(40例)

性别(例)

男 21 24 22

女 18 13 18

年龄(岁)

最小 40 40 41

最大 89 88 89

平均(―x±s)

71.53±10.42 68.03±12.50 72.00±12.11

中医证候(例)

风痰瘀血 12 6 9

风痰火热 7 10 9

气虚痰瘀 8 6 9

风火上扰 5 5 6

气虚血瘀 4 7 5

阴虚风动 3 3 2

1.6 随机方法及盲法实施

采用分层区组随机方法。试验前预设每组42例,以患侧上肢肌力作为分层因素,按上肢肌力0、Ⅰ、Ⅱ级分为3层,在每层内按就诊次序分为7个区组,每个区组内6例(组数的2倍),于每个区组内进行随机。由专人负责治疗,对疗效评价者和数据统计者实施盲法。

1.7 针刺方法

用0.25 mm×40 mm华佗牌一次性不锈钢针灸针,在百会与双侧太阳的连线上接力式均匀刺入3针。用捻转针刺手法行针,每针行针1 min,间隔10 min,重复行针3次,共留针30 min。捻转补泻手法操作参照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刺法灸法学》[8]。捻转补法组:针刺入后,前后捻转针体,捻转角度360°(每一转向左180°,向右180°),捻转频率100 r/min左右,拇指向前、食指向后左转时用力重、指力沉重向下,拇指向后、食指向前右转还原时用力轻,反复操作。捻转泻法组:针刺入后,前后捻转针体,捻转角度360°,捻转频率100 r/min左右,拇指向后、食指向前右转时用力重、指力浮起向上,拇指向前、食指向后左转还原时用力轻,反复操作。平补平泻法组:针刺入后,前后均匀捻转针体,捻转角度360°,捻转频率100 r/min左右,反复操作。

1.8 观察指标

1.8.1 四肢简化Fugl-Meyer评分 采用我国学者缪鸿石和朱镛连修订的简化Fugl-Meyer量表[9],在试验当日针刺前、针刺后即刻和1、2、3 h进行四肢简化Fugl-Meyer评分(FMA)。

1.8.2 肢体部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采用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0]中的肢体部分评分,在试验前、针刺后即刻和1、2、3 h进行肢体部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

1.9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x±s表示,组内针刺前后不同时间点比较和组间针刺前后同一时间点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构成比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3组针刺前后四肢简化Fugl-Meyer评分比较

针刺后即刻和1、2 h,3组患者FMA均显著高于针刺前(P0.05)。详见表2。

2.2 3组针刺前后肢体部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

3组患者针刺后即刻和1、2 h的NDS均显著低于针刺前(P

表2 3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针刺前后四肢简化FMA比较(―x±s,分)

组别 例数 针刺前 针刺后

即刻 1 h 2 h 3 h

捻转补法组 39 21.03±8.25 60.57±19.03# 60.63±19.14# 41.03±13.38# 23.03±7.74#

平补平泻组 37 21.23±7.88 47.57±11.95# 47.08±11.88# 33.87± 8.81# 22.37±8.11

捻转泻法组 40 20.97±7.74 46.13±11.29# 46.11±11.01# 32.73± 9.47# 21.33±7.83

注:与本组针刺前比较,#P

表3 3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针刺前后肢体部分NDS比较(―x±s,分)

组别 例数 针刺前 针刺后

即刻 1 h 2 h 3 h

捻转补法组 39 19.77±2.61 9.83±2.37# 9.97±3.05# 14.50±2.37# 17.43±2.41#

平补平泻组 37 19.73±2.65 14.17±1.89# 15.01±2.13# 18.57±2.67# 19.60±2.58

捻转泻法组 40 19.71±2.63 14.60±1.68# 14.87±2.05# 19.03±2.49# 19.47±2.47

3 讨论

捻转补泻是针刺常用的补泻手法,捻转手法包括捻转方向、频率、角度、作用时间等物理学参数。研究显示,不同捻转频率和角度的捻转手法产生不同针刺效应[11]。头针作为一种针刺方法,其效应必然与不同的手法有关。本研究以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为对象,对比研究捻转补法、捻转泻法、平补平泻3种不同捻转针法即刻效应之间的差异。

FMA是专门用于中风偏瘫患者的评测方法,能够反映详细的运动功能状态。NDS量表包括脑卒中后的意识水平、水平凝视功能、面瘫、言语、上肢肌力、手肌力、下肢肌力和步行能力8项内容,较为全面地评价了神经功能损伤水平,能够对中风后存留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辨识和评定,能够准确快速对急性期中风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价。因此,本研究采用FMA和DNS量表评价捻转补泻手法对头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即刻效应。

本研究结果表明,3种手法针刺后均有显著的即刻效应,且捻转补法针刺效应至少持续3 h,平补平泻法和捻转泻法的针刺效应可持续2~3 h。3组间比较结果显示,捻转补法针刺后不仅即刻效应优于平补平泻法和捻转泻法,且长时程效应也优于平补平泻法和捻转泻法,平补平泻法和捻转泻法之间无效应差异。

参考文献:

[1] 肖晓华,李瑞春,朱红霞,等.头穴透刺电针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6):6-8.

[2] 东贵荣,张宣,李丹,等.头穴针刺治疗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针灸,1994,14(3):13-15.

[3]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1.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组.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17(3):64-66.

[6] 东贵荣,王钊,吴宝柱.头穴治疗急性脑出血即刻效应的机理探讨[J].中国针灸,1994,14(2):26.

[7] 吴江.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2-63.

[8] 陆寿康.刺法灸法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75-76.

[9] 缪鸿石,朱镛连.脑卒中的康复评定和治疗[M].北京:华夏出版社, l996:9-l2.

[10]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11] 闵友江,严振国,杨华元,等.针刺效应影响因素的定性定量化实验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2):1923-1927.

(收稿日期:2014-08-27)

(修回日期:2014-09-12;编辑:陈静)

上一篇:胃癌D2根治术不同术式对胃癌患者血清细胞因子... 下一篇:信息技术在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研制中的作用与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