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慢性腹泻合并乳糖不耐受的调查情况

时间:2022-04-25 02:26:22

婴儿慢性腹泻合并乳糖不耐受的调查情况

【摘要】 目的 调查婴儿慢性腹泻合并乳糖不耐受的情况。方法 选取2011年3月到2012年1月期间我中心诊治的200例慢性腹泻婴儿,运用尿半乳糖检测法对患儿的尿乳糖进行检测,160例患儿发生了慢性腹泻合并乳糖不耐受,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观察组采用去乳糖饮食+口服金双歧,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治疗组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患者持续治疗三天,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去乳糖饮食组100例患者中,显效80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2%;常规饮食治疗组100例患者中,显效46例,有效15例,无效39例,总有效率61%。结论 临床上婴儿慢性腹泻合并乳糖不耐受通过去乳糖饮食疗法,效果明显好于运用常规饮食治疗,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婴儿;慢性腹泻;乳糖不耐受

作为儿科消化专业的一个课题,婴儿慢性腹泻病的治疗研究逐渐深入,身体健康的婴儿在患慢性腹泻病之后容易引发合并乳糖不耐受,这会导致腹泻迁移。婴儿的腹泻还会导致婴儿的营养不良,出现贫血,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因此,对婴儿慢性腹泻的治疗研究,十分的重要。现选取我中心接收的200例婴儿慢性腹泻者,在对他们进行抗炎、补液、治疗原发病和纠正水电解质失调的基础上予以去乳糖饮食疗法和常规饮食疗法,并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3月到201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慢性腹泻病婴儿200例,运用尿半乳糖法对患儿的尿乳糖进行检测,160例(80%)患儿发生了慢性腹泻合并乳糖不耐受,男90例,女70例,患儿的年龄为40天到10个月,平均年龄5个月。将20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用尿半乳糖检测法进行检测,两组患者均予以抗炎、补液、治疗原发病和纠正水电解质失调的基础治疗。观察组采用去乳糖饮食+口服金双歧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疗法。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情和病因上无差异。

1.2 方法

1.2.1 检测方法 用尿半乳糖检测法对患儿的尿液进行检测。患儿在口服配方两小时后,取其尿液进行纯化,再用含有4氨基安吡啉和3.5-2氯-2-羟基苯磺酸的试纸检测尿液的结果。由于尿液在半乳糖氧化酶的作用下能够生成过氧化氢和半乳糖已二醛糖,过氧化氢在4氨基安吡啉的作用下,将3.5-2氯-2-羟基苯磺酸氧化成红色,红色的深度在一定程度上与半乳糖的浓度呈正比,经试纸检测的尿液,如果颜色与参照色一样或者更深就是乳糖耐受,相反,就是乳糖不耐受。

1.2.2 治疗方法 经研究表明,补充了充足的水分,大多数的慢性腹泻患儿的小肠会有吸收营养的功能,这时可以喂食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因此,在抗炎、补液、治疗原发病和纠正水电解质失调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去乳糖饮食+口服金双歧,主要指予以腹泻奶粉(品牌不限)取代母乳或普通配方奶粉;金双歧每天吃三次,每次半片至一片(可根据患儿的年龄大小适当调整)。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治疗即;母乳喂养的婴儿继续予以母乳喂养,普通配方奶粉喂养的婴儿继续予以普通配方奶粉喂养。

1.3 疗效判断标准 最终的疗效要根据《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进行判断。治疗三天后,如果患儿的粪便性状恢复正常,腹泻逐渐减少,不再有全身症状,则为显效;治疗三天后,如果患儿的腹泻次数和粪便性状都减少到原来的一半,则为有效;治疗三天后,如果患儿的粪便性状和腹泻次数没有好转甚至恶化,则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χ2检验和t检验。

2 结 果

观察组100例患者中,显效80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2%;对照组100例患者中,显效46例,有效15例,无效39例,总有效率61%。两组总有效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5,P

3 讨 论

婴儿的慢性腹泻病在世界范围内普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给婴儿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分析慢性腹泻病的发病原因、影响因素,研究对慢性腹泻病的治疗方法,既迫切又重要。因为乳糖酶不能够有效的分解食物中的乳糖,造成乳糖不耐受,最终导致慢性腹泻合并乳糖不耐受,使患儿的病情加重或者迁延。慢性腹泻合并乳糖不耐受是由于小肠粘膜的功能发生障碍或者受到损伤,从而造成乳糖酶与乳糖之间的接触时间变短肠、乳糖酶变少、乳糖酶活性降低等,最终导致乳糖的吸收不良,引发腹泻。当今医学上,治疗腹泻病通常是不禁食,可是食物中含有的乳糖会对腹泻产生不利影响,使病情加重。去乳糖饮食法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去掉了乳糖的食物,不仅能够避免乳糖对腹泻的不利影响,其中的蛋白质还能够防止肠黏膜乳糖酶含量的降低,促使肠黏膜的逐渐恢复,防止肠黏膜萎缩的情况出现。

总之,去乳糖饮食法保证患儿蛋白质的及时补充,又能够避免乳糖的不利影响。金双歧是一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它包括保加利亚乳杆菌、长型双歧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它们都是身体健康的人体内存在的正常菌体,能够在人体内成长。而且,其中的双歧杆菌是一种很好的益生菌,合理的补充能够调整人体内的原性微生物群,有利于人体的健康;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还能够通过发酵提高乳糖的消化能力。

目前有很多检测乳糖不耐受的方法,但是其中很少可以在国内临床中使用。如果使用临床诊断,这种方法是非特异性,带有很强的主观思想;如果使用小肠粘膜活检测定乳糖酶的活性,虽然比较直接和可靠,但是操作起来比较困难,不太适合在临床上使用;如果使用粪便还原糖测定,在保留大便时需要保存在不吸水的容器内,婴幼儿使用这种方法也比较困难;如果使用乳糖耐量试验,必须经常采集血样,这也不适合在婴幼儿的身上使用;如果使用呼气氢试验法,这种方法是非侵入式试验,在医学中应用比较广泛,但是,在现实中,有一部分人不会产生氢气,又因为这种方法的试验时间持续时间比较长,试验的结果很有可能受到影响;如果使用尿半乳糖检测方法,操作起来比较简单方便,结果比较可靠,价格比较低,检验成本比较低,具有一定的特异性、灵敏性和非损伤性,比较适合用于婴幼儿的检测。

综上所述,调查婴儿慢性腹泻合并乳糖不耐受的情况运用尿半乳糖测定的检测方法最合适。本研究通过尿半乳糖测定的观察组的慢性腹泻婴儿在抗炎、补液、治疗原发病、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等基础上,采用去乳糖饮食法,而且口服金双歧,与采用常规饮食治疗的对照组形成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身体健康的婴儿在患慢性腹泻病之后,容易引发合并乳糖不耐受,这会导致腹泻迁移,婴儿的腹泻还会导致婴儿的营养不良,出现贫血,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给婴儿的正常成长带来很严重的影响。去乳糖饮食法加上口服金双歧定要去对婴儿的慢性腹泻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值得在临床医学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金胜鑫,王慧燕.小儿腹泻时乳糖不耐受实验的检测意义[J].江西医学检验,2006(03).

[2] 王宝西.小儿慢性腹泻并乳糖不耐受及其治疗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2011(22).

[3] 张建.乳糖不耐受与婴儿腹泻[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1(05).

[4] 戈萱,戈建军.小儿乳糖不耐受症及其实验室诊断[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01).

上一篇:麝香保心丸治疗终末期肾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 下一篇: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