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石竹丰产种植技术

时间:2022-04-24 11:45:53

香石竹丰产种植技术

摘要: 文章通过对香石竹的栽培生产以及特征,对香石竹在栽培生产中涉及到的土壤、定植、扦插繁殖、组织培养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尤其是对香石竹病虫害中枯萎病危害、叶斑病危害、灰霉病危害、病毒病危害、桃蚜危害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阐述,已达到对香石竹更好的栽培。

Abstract: Based on the cultivation produc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arnation,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soil, fixed value, cutting propagation, tissue culture and a series of problems involved in the carnation cultivation and production, especially expounded the blight diseases, leaf spot diseases, grey mold diseases, virus disease, insect pests damage, grey mould diseases, virus disease, black peach aphid diseases of carnation, so as to reach the better cultivation of carnation.

关键词: 香石竹;栽培技术;病虫害

Key words: carnation;cultivation techniques;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中图分类号:S6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3-0322-02

0 引言

香石竹又名康乃馨或麝香石竹,属于石竹科,宿根草本花卉。由于其花色丰富、品种繁多且耐瓶插,因此,常作为优良的观赏花卉以及切花。

1 香石竹概况

1.1 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香石竹高40~70cm,全株无毛呈现粉绿色,线状披针形叶片,有鲜红、粉红以及紫红或白色花朵。茎丛生,直立,基部木质化且上部稀疏分枝,花期5~8月,果期8~9月。

1.2 生态习性

由于香石竹耐寒性较强,因此适宜生长在空气干燥、通风良好以及日照充足的环境中,忌高温多湿。植株处于35℃以上的夏季或9℃以下的冬季就会生长十分缓慢,甚至停止生长,花蕾和花瓣在低于0℃时易受冻害。

2 栽培生产

香石竹最主要的繁殖方式有播种、扦插以及组织培养,而联栋大棚、荫棚、全自动智能温室以及日光温室等是常用的设施,在选用时应考虑生产地区的环境以及经济状况。

2.1 土壤

草炭:珍珠岩=1:3混合后常作为生产中的基质,其pH值为6.0~6.5。处于酸性土壤中会造成植物根系生长不良影响吸收肥水;而处于碱性土壤的植物,则由于吸收铁、锰、锌、硼等元素困难而产生生理障碍。此外,为了利于香石竹生长,对于长期栽培的土壤进行改良。

2.2 定植

6月下旬到7月上旬定植的品种是供应元旦和农历新年的切花,而9月下旬定植的多头品种和10月下旬定植的单头品种是供应母亲节的切花。定植株间距为12cm×15cm~12cm×20cm,密度为40株/m2左右。一般栽深2~3cm,即遵循浅栽原则。定植后应马上浇水,用遮阳网遮光处理4~5d以保持缓苗期土壤湿润。

2.3 扦插繁殖

除了炎热的夏季外,香石竹均可在温度适宜的四季进行扦插繁殖。采前1~2d对母株进行消毒,然后根部蘸生根剂,要求插条在15cm以上切有四五对健全叶片和完整的叶尖,此后20根一把浸入水中30min,以确保扦插前插穗吸足水分。注意插穗下端切口放入萘乙酸0.1%溶液浸2min后再扦插,插深0.4~0.5cm,插距为20cm×35cm,成活率可达95%,插后浇一次透水。然后搭棚遮阴两周并保持温度在13~15℃,20d生根后再逐渐接受光照。

2.4 组织培养

取经HgCl2消毒后扦插苗的腋芽于MS+BA0.25mg/L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控制光照强度在1500lx左右且光照14h,温度控制在20~25℃。40d后,取出生长旺盛的试管苗并在瓶盖打孔后放在阴凉处炼苗2~6d,然后洗净试管苗上的培养基,适度分株后直接扦插并移栽。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环境控制

夏季采用换气、喷雾或遮阳等方法降温,冬季则利用日光灯和加温方法提高温度,以确保香石竹处于最佳的生长温度15~20℃。冬季培养的香石竹,当室内温度降到4℃时应开始加温,一般在展叶10对左右时进行。

3.2 水肥管理

根据季节的不同,浇水的频次也不相同:晴朗的夏季每天一次,春秋季节约两三天浇水一次,而冬季大约五天浇水一次,每次浇水量在5mm左右。浇水尽量在早晨最好,以滴灌式最佳,并且浇根不浇叶。种植前每666.7m2施2万千克腐熟优质农家肥,过磷酸钙100kg以保证基肥充足。两周施一次追肥,且为液肥。一般摘心前不追肥,而孕蕾开花期和采花后适当重施,因此,要适当调整不同时期的追肥量。

3.3 植株管理

第一,摘心:第一次摘心一般在新叶开始展开和茎伸长到第五六节时进行,这样有利于增加其花期和分枝数,经两三次摘心后保持八九个侧枝。节位折断式摘心适用于一般的品种,而对于发育较迟的则采用茎尖摘心法。

第二,拉网:第一次摘心后要着手挂第一层网,以防止植株茎秆弯曲或倒伏以提高切花品质和产量。一般挂网三层,一定要撑紧网,第一层离地面10~15cm,以后每隔20cm左右挂一层网,网孔为10cm×10cm。

第三,整枝:适当的整枝可有效提高切花的品质。根据分枝的生长发育情况,在第一次摘心后留四五枝健壮的分枝,根据侧枝的生长情况留下三枝整齐的分枝,并尽早摘除发育不良的多余分枝。

第四,摘芽:由于香石竹容易形成侧枝和侧花蕾,因此,尽早摘除不需要的侧枝和花蕾以保证顶端花蕾的正常发育和侧枝的正常伸长。

4 病虫害防治

4.1 枯萎病危害症状和防治方法

生长初期受害的植株,会由于顶梢生长缓慢而逐渐枯萎死亡;受害的幼株,由于颈部变软而发生倒伏或生长畸形。根部枯死后,地上部分最终变成稻草色,剖开病茎可见维管束变褐。

防治方法:首先,减少病原。及时拔除病株,实行轮作、及时更换土壤以及进行土壤处理;其次,加强管理。避开高温播种,注意防涝排水以控制土壤含水量。

4.2 叶斑病的危害症状以及防治方法

此病主要危害叶片、茎部以及花蕾,一般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即老叶容易感病。初期叶片上产生淡绿色水渍状小圆斑,随后扩大为大斑。干燥时病部扭曲,进一步扩展后叶片枯萎下垂,但是不易脱落。茎部多从枝条分叉处和摘芽伤口处发病,当病斑一周时并会导致枝叶枯死。严重时,花不能够正常开放或一侧扭曲而造成畸形花,严重时整株枯死。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及时喷洒菌剂。

4.3 灰霉病的危害症状以及防治方法

此病主要发生在温室、大棚,一般发生在花瓣边缘,如果环境潮湿就会造成花瓣腐烂,花蕾发病,有水渍状不规则斑并发软腐烂,并且都会产生灰色霉状物。

防治方法:目前多采用烟雾法(适用于温室和大棚)、粉尘法(适用于温室和大棚)以及喷雾法。

4.4 病毒病的危害症状以及防治方法

感染此病毒后,花叶以及花瓣上会有碎色杂纹,在大红色品种上尤其明显。随着植株的生长,症状会加重,冬季老叶往往呈隐形。

防治方法:首先,为减轻病毒病发生,采用茎尖组培脱毒法得到无毒种苗;其次,在摘心以及整枝等过程中对手和工具进行消毒;再次,为防止昆虫传播病毒应当定期喷洒杀虫剂;最后,药剂防治。

4.5 蝼蛄的危害特点以及防治

四五月份危害最重,土层中的成虫会啃食根和茎而造成大量缺苗,拱成隧道后会造成苗木缺水而死。

防治措施:首先,深翻园土,适时中耕,清除杂草;其次,利用灯光诱杀;再次,傍晚将药物撒于苗床或根际周围进行诱杀;最后,药物浇灌。

4.6 烟蓟马的危害特点及防治方法

久旱不雨常发生此危害,被成虫或若虫危害的叶片常出现白色条纹或斑,造成卷叶而枯死。

防治措施:首先,清除花圃周围杂草以及秋后翻盆换土等人工防治;其次,保护和利用天敌;最后,药物喷杀。

参考文献:

[1]王金.日光温室香石竹切花栽培技术[J].青海农林科技,2013,01.

[2]陈华,韦晓霞,吴如健.福建省香石竹斑驳病毒的鉴定及其脱除[J].福建农业学报,1999.09.

[3]姚连芳.香石竹栽培繁殖技术[J].河南科技,1993.07.

[4]张健如,熊野林,陶庭典.香石竹主要病害的危险性评价及其检疫规程初探[J].植物检疫,1993.08.

[5]段永嘉,蔡红,吴德喜,吴建宇.昆明香石竹病毒病的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1995.06.

上一篇: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场结构参数确定探讨 下一篇:故乡滋味 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