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时间:2022-04-24 11:23:26

工业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个比较复杂管理机制,其涉及范围比较广,在优化设计阶段需要设定合理的监督管理形式,结合工业系统的本质性要求,进而体现管理体系的具体要求。在系统设计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控制系统应用不当或者管理形式不协调的情况,直接对现有应用项目造成干扰。因此在实践中必须明确其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实际管理形式。在本次研究中以工业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点,结合实际情况,对项目设计形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工业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管理制度

一、工业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基于现有管理程序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在整体控制阶段会存在很多管理问题,直接对工程项目的运行造成干扰。以下将对工业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造价管理问题

在现有设计体系的要求下,为了实现在高度控制的管理机制,在整体控制阶段要对设计形式进行优化分析,使其符合具体控制标准的要求,满足管理需求。但是在项目工程具体控制过程中部分企业以经济利益为主,忽视了项目设计合理性的相关要求。在优化设计阶段存在很多违法行为,包括: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克扣工人工资等。一味的以经济效益为主,忽视了现有应用系统中管理形式设计的重要性,对工程建筑造成干扰。由于收到多种设计形式的限制,在控制过程中必须对项目工程进行重新设定,使其适应工程管理体系的具体要求[1]。

2.安全管理问题

在具体施工阶段,施工人员是主要影响因素,必须对影响因素进行合理的控制,使其满足系统的本质性发展要求。在具体控制过程中,施工人员的数量不断增多,建筑事业也取得了理想的发展成就,基于现有控制程序的特殊性,要以安全管理理念为支撑,实现管理形式的高度统一。但是在具体控制过程中,部分施工人员的素质比较低,在具体施工阶段对防护体系欠缺了解,进而出现安全隐患事故,对自身造成不良影响。在控制过程中经常存在违章操作情况,施工人员没有佩戴安全帽,操作管理形式应用不当[2]。

3.施工质量问题

施工质量和材料控制有一定的联系,在整个控制过程施工材料是重要影响因素,材料的好坏也直接对工程项目质量有影响。但是在控制阶段存在控制机制不合理的情况,降低了采购成本,直接对现有设计形式造成影响。部分工作人员没有合理选择施工材料,采用劣质、不合格的材料,直接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影响。基于现有设计形式的复杂性,如果存在设计形式应用不当或者材料不符合规定标准的情况,都直接对项目管理体系造成影响。部分施工管理人员素质比较差,对干预形式了解不当,进而出现控制体系应用不当的情况[3]。

4.工程进度问题

部分施工企业以经济效益为主,忽视了项目工程实际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基于干扰因素的差异性和特殊性,要减少影响因素的不利影响。但是在具体控制阶段存在细节设置不合理的情况,不断加强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虽然提升工程进度,但是给施工建设体系造成不利影响,制约了工程进度,严重威胁到使用者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二、工业建筑工程项目实际管理措施分析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以固定的设计形式为目标,减少干扰因素的影响。基于其他控制因素的差异性,在具体控制阶段要以固定的设计为基准,保证控制体系的完善性。以下将对工业建筑工程项目实际管理措施进行分析。

1.强化造价管理

在系统建设和控制阶段必须以固定的设计形式为目标,体现优化设计的要求。在控制阶段要重视成本管理,将其作为重要控制形式。在成本控制过程中要设定固定的管理机制,将其用来约束造价管理体系,并按照固定的设计模式及设计规范的要求对其进行合理的分析。在整体控制阶段 必须建立系统的应用计划,保证各个阶段施工的有效性和合理性。造价管理涉及到的方面比较多,要将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及设备成本结合起来。在成本控制阶段要优化设计形式,采用多种控制手段降低施工成本,进而提升施工进度。相关管理者必须明确现有设计形式,采用新技术和控制形式,不断提升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4]。

2.提升施工人员素质

施工人员是工业建筑工程设计的主体,其肩负着很多重大责任,在系统控制阶段必须明确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固定的设计形式为目标,进而体现设计形式的卓越性。在具体控制阶段要保证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必须强化对工作人员的管理,确保工作人员具备比较高的整体素质,建议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和技术水平,保证每一位工作人员对施工形式有具体的了解。其次施工人员要想提升自身管理理念和水平,在控制阶段必须以规范性管理体系为媒介,发挥建筑工程的具体作用。

3.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在工程项目具体发展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干预因素的影响,进而出现系统控制不当的情况。在整体设计过程中必须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以固定的监督管理制度为基础,在控制阶段要保证工作形式有条不紊的进行,必须以系统的管理制度为基础,使其适应现有管理机制的要求。当前在工程具体应用阶段还存在很多问题,为了实现管理制度的高度统一,必须满足工程体系的建设要求,选择先进的管理方式对其进行优化分析,不断减少阻碍因素的消极影响。在优化控制阶段要制定合理的管理形式,满足应用体系的要求,不断提升企业项目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5]。

4.优化组织形式

建筑工程质量、成本及进度之间有一定的联系,针对系统设置的优越性和制约性,在后续控制过程中要将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优化组织设计形式,促进其共同发展。相关管理者要以固定的设计体系为目标,不断减少影响因素的干预性,按照原有的设计形式和计划进行施工。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在整体控制过程中有一定的作用,在施工过程中,要开展安全培训工作,提高施工参与人员的安全生产能力,将安全与施工进行有效的同步。最后要将安全管理责任制落实到实处,使其满足建筑系统的本质性要求,保证工程施工安全的进行。

结束语

针对工业建筑工程设计形式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在后续控制阶段必须减少干预因素的影响,满足系统建设的需要,发挥控制体系的相关作用。在后续控制阶段要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满足系统建设的本质性要求。在日常管理阶段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在日常管理中优化设计形式,对应用机制进行协调分析,发挥现有设计形式的优越性,进而体现出设计模式的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康燕云,方丽玉,蒋古月.浅论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12(06):236-237.

[2]黎继松,丹,杨柳雨.对影响建设工程质量各种因素的分析[J].广西城镇建设,2011,10(12):99-101.

[3]卢芳.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1,12(13):102- 103.

[4]宋打帝,田家琳.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浅谈[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0(3):256-257.

[5]苏升,房勇,孙春明.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2(2):569- 5714.

上一篇:试论土建工程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和对策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