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常见的降压误区

时间:2022-04-24 08:41:21

我国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如今已远超肿瘤,居各种死亡病种之首。作为一个高血压及卒中“大国”,普通大众掌握的相关知识却非常少,许多患高血压患者经常会偏听偏信各种“偏方”而陷入治疗误区。下面这些相关知识或许可以帮助大家走出常见的降压误区。

误区一:降压药一用就停不下来。有些血压高的老年人因为没有症状就不用抗高血压药,认为一旦用药就停不下来了。其实高血压是悄然起病,持续不断地损害身体,直到引起严重的心脑血管并发症才被发现,严重的可能发展为心肌肥厚、动脉硬化,等到那时候再用药就晚了。正常来说,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服用高血压药物之后不能断药,需要终身服药。但对于年纪较轻的人群来说,他们的高血压病因主要来自于不良的生活方式,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是可以慢慢把降压药停下来的,血压也能控制得不错。

误区二:降压一味求快。有些高血压患者服药几天或一周后,血压没有降到目标值就去看医生,然后换药或加药,这样做是错误的,一般长效的高血压药最大降压疗效出现在4周左右,而且一般高血压患者降压达标要4-6周左右。对于老年人降压应更缓慢一些,因为快速降压会造成心脑血管供血不足,而发生意外。对于一般没有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血压尽可能降到理想血压:120/80mmHg。

误区三:降压治疗时生活习惯不改。有的患者进行高血压药物治疗后不控制饮食,不运动,不控制体重、不戒烟。其实药物治疗如果不结合生活方式改变,既不能很好地控制血压,而且会增加高血压的危险度,增加代谢综合征、冠心病、糖尿病发生的风险。一定要告诫患者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管住嘴(低盐、低脂、戒烟、少饮酒)、迈开腿(坚持规律的有氧运动,控制体重)”。

误区四:测量血压方法不正确。通常患有高血压的人平时都会在家自测血压,我们推荐您用电子袖带式血压计,最好不用指套或腕式电子血压计。家庭自测血压的数值一般比在医院测量的数值低5mmHg左右。开始时,应该在早晨自测,因为晨间高血压是血压能否控制好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晚间或夜间高血压也是部分患者的重要特点,医生可以根据患者家庭自测血压的情况来调整降压治疗方案。患者正确的自我测量血压方法是:休息5分钟以上,取坐位上臂应与心脏的水平一致,冬天应将毛衣脱掉。

误区五:降压药图便宜。有些高血压患者会对医生说,不要给我开“好药”,否则以后严重了就无药可用了。这其实是一种错误认识。“好药”其实是指长效的抗高血压药,并不是指降压最强。比如硝苯地平片,降压作用虽好,但其作用时间短,容易引起血压波动,而血压波动是造成心血管狭窄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所以我们应该选择长效的抗高血压药。

上一篇:父亲节,为老爸加油 下一篇:怀特岛:一个关于如画风格发展衍化的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