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国家财富可另辟蹊径

时间:2022-04-24 08:16:16

衡量国家财富可另辟蹊径

对国家财富的衡量只有GDP这一把尺子吗?答案是否定的。2011年世界银行专家组发表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变化中的国家财富——对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测量》。这份报告以可持续性发展为最终目的,从全新角度对1995年至2005年之间全球100多个国家在综合财富建设方面的表现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评估,并详细探讨了国家和世界银行应如何对财富发展的可持续性进行综合评估。本文立足于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对国家财富的概念、核算方法以及全球分布情况进行评价,以期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新国家财富标准。

从构成认识国家财富

世界银行立足于可持续发展,从产出资本、自然资本和无形资本三个方面来综合衡量国家财富,即国家财富是指一国所拥有的上述三项资本的总和。产出资本是由人类生产活动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包括各种建筑物、基础设施和机器设备等。自然资本是一国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包括农业用地、保护区、森林、矿产和能源等。无形资本被视为剩余资产来衡量,即总财富与产出资本和自然资本之间的差额,它隐含对人力、社会和制度资本的衡量结果,包括对经济高效运转起促进作用的法治和管理等因素。

报告显示,1995年至2005年十年间全球财富大幅增长,在世界财富的整体构成中无形资本占据了80%、产出资本为16%、自然资本为4%。十年的发展数据证实,发展就是积累财富并且将其构成从自然资本转向产出资本和无形资本的过程。具体来看,在全球层面,这十年间自然资本在国家财富中所占的比重很小,不同收入区间国家的人均自然资本都下降了。但是自然资本对于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来说仍然重要,2005年分别占其国家财富的30%和25%。在多数发展中国家(除石油输出国),农业用地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本形式,仍然是绝大多数民众的生活之本。因此,妥善管理农业用地仍然是这些国家的重中之重。但从财富的创造方面来看,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财富的创造由无形资本来主导,来自无形资本中的人力资本的增加、治理的改善、技术变革的支持使得国家能够更加有效地使用产出资本和自然资本。

从核算认识国家财富

国家财富的核算由总财富、产出资本和自然资本的核算构成,而无形资本被算作剩余资产,即总财富与产出资本、自然资本之间的差额。

总财富在新的核算方法中可直接计算,它是当期的消费额和时间偏好率的函数。需要注意的是,因消费具有波动性,研究者在计算1995年、2000年和2005年3个年份时使用了每个时间段之间的5年中心消费平均值。因此只需假定一个固定的时间偏好率,并限定时间范围即可求出各国的总财富。

产出资本的核算可以采用保险价值法、会计价值法或直接调查法计算,但是这些方法需要花费大量资金,且无法获得足够数据。因此,本次研究采用了永续盘存法来估算机器设备、建筑物等的资本存量。城市用地也被包括在产出资本中,其价值按24%的固定比率以总资本存量来估算。

自然资本的核算目前包括了能源和矿产资源、木材资源、非木材森林资源、耕地、牧场和保护区。因相关数据缺失,水产和水资源未被列入其中。森林主要的经济用途一直是供应木材,对木材的财富核算是利用圆材产量的当前贴现值计算的。估算所需的初始年圆材产量、单位收益和森林耗尽时间数据都摘自《全球森林资源评估公报》。非木材森林资源包括林副产品、狩猎、娱乐等,其相关数据也摘自以上公报。能源和矿产资源、耕地、牧场和保护区的价值计算都采用折现法,即假设资源的年收益保持不变,按4%的贴现率,将25年内的全部收益折成现值,得出自然资本的存量价值。

从分布认识国家财富

世行研究报告显示,2005年全球财富达到了673万亿美元。

首先,观察无形资本的变化规律。比较1995年和2005年各收入区间国家财富构成比重的变化可以发现,十年间各收入区间国家的无形资本都在增加且占比一直最大,说明十年间新创造的全球财富主要来自于无形资本。2005年低收入国家无形资本占国家财富的57%,高收入国家则达到了81%。

其次,观察自然资本的变化规律。在低收入国家,2005年自然资本占总财富的30%,低于1995年的41%。在中低收入国家,自然资本在财富中的比重从1995年的34%降至2005年的25%。在中高收入国家,1995年和2005年自然资本占财富总数的比重均为15%。可见,在低、中低和中高收入国家,管理好自然资源,尤其是农业用地,仍是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在高收入国家,1995年和2005年自然资本占总财富的比重均为2%。虽然比重较小,但自然资本在这些国家仍然非常重要。数据显示,在高收入国家,即使自然资本只占总财富的2%,但其价值是低收入国家自然资本的9倍。

再次,纵观全球财富的分配情况。虽然全球财富在10年间增长了34%,2005年所有收入区间国家的财富都较1995年有所增长,但伴随时间的推移,财富的分配几乎没有发生变化。报告显示,全球绝大多数的财富仍集中于以OECD为代表的高收入国家,只是比重略有下降,从84%降至82%。与此对应的是,占全球总人口10%的最贫穷国家其国家财富仅占全球财富的1%。

最后,了解中国在全球国家和地区国家财富中的数据排名。按世界银行对国家财富的计算标准,2005年中国的国家财富位列世界第七位,低于按GDP排名的位次,显示出中国在无形资本领域尚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见表1)。至于人均财富,中国则只能排在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4位,显示出中国国家财富还需大幅增长的现实(见表2)。

目前,虽然关于国家财富的概念界定和核算方法还有待改进,但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益尝试,“国家财富核算”具有建设意义。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出,国家财富的全球分配尚不均匀,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应该大力发展人力资本、完善法治建设等,以增加无形资本,从而达到增长国家财富的目的。

专家点评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应用科学研究中心高敏雪教授:曾经读过一本书叫《财富革命》。并不是财富要革命,也不是要革财富的命,而是在可持续发展、全球化这样的大背景下,财富的概念和范围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此篇短文所介绍的内容就是对所谓财富革命的验证,在谈财富内涵和范围变化的同时,也给出了财富在全球的分布状况。希望读者对这两方面都有所感、有所思才好。

上一篇:40%戊唑醇·多菌灵悬浮剂配方的研究 下一篇:畅游艺术大海 甘做沧海一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