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时间:2022-04-24 06:58:26

关于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摘要:体育与健康课程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形成了学生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发展、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五个维度体系,把学生的健康意识、终身意识、全民健身意识和交往合作意识作为重点,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满足学生的需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个性培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创造学习的良好能力,确保人人享受体育的乐趣。体育教师必须重新认识教学规律,适时更新教学理念,大胆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环境,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健康第一 教学规律 新教学理念

引言

初中时期是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身体成长发育都非常重要的一个年龄段,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使其可以为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途径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1、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1.1革新教育理念

已经出台的新课标显示,将初中的体育教学作为了一门促进学生体育意识培养的课程,该课程的主要方式是以身体练习为主,学生的身体健康作为主要的目的,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并且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进行差异性的教学,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从体育教学中受益。新课标里的教学思想注重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倾向,使得学生可以自觉的进行学习和锻炼。因此,教师就需要革新传统的教学思维,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既注重学生的情感所需,又使他们学到了知识,并且激发他们对于学习探索的兴趣。

1.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体育教学的首要任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和保持一个人行为的强大的内部动力。有了兴趣,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就成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法宝。

1.2.1选择内容要有科学性

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是指教学内容要符合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生长和发育,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不同需求,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余地,我们采用大小课堂进行教学,根据学生体能的差异分组、男女分组、爱好分组等,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1.2.2选择内容要有趣味性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一些体育教师在注意到兴趣问题,但没有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往往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内容,这样可能有一些学生对此毫无兴趣,当然,这不是说竞技性相对不强的田径项目,我们就不选择它们作为教学内容,而是我们完全可以利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教“活”。选择一些与课内容相适合的游戏、创设一些情境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锻炼兴趣。

1.2.3选择内容要有创造性

教学中教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可以鼓励学生自编徒手操、舞蹈、健美操,创设一些体育游戏,以此达到育人、育心、育体的目的,创设一些特别的情境,安排一些专门的时间来促进学生达到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学习目标。

1.3充分的课前准备

大家都知道体育课的准备不同于其他学科,它不仅要备教材、教法、备学生,还要备场地,所以我们要认真钻研教材和大纲,备出每节课的重点、难点,以及易犯错误教学方法过程,另外还要注意安全事项问题。但最关键是我们应该走进学生心理,找出学生的兴奋点,备出真正让学生感兴趣的课。既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技术、技能,又让学生累着并快乐着。例如:课的导入根据课的内容要精彩多样,情境设置要丰富多彩,场地布置要新颖别致,最大限度的适用学生的需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提升练习效率。

1.4通过游戏、竞赛提升练习效果

将教学内容编入体育游戏中,能够给学生带来无情乐趣,大大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如:自创“各种接力、传递游戏”、“球类游戏”、等等,形式多样深受学生喜爱的游戏,给学生新鲜感,激发他们运动兴趣;同时根据初中学生好胜心强,喜欢比高低的竞赛心里,我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多种形式的比赛:如自创“换物接力赛”、“穿越障碍赛”、“短跑飞人赛”、“长跑达人赛”等等。通过比赛满足学生争强心里,同时在比赛的紧张的气氛中,学生可以持久集中注意力,达到较高运动强度,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三、塑造个人教学风格每个体育教师多有一技之长,要充分把专长与实际教学相结合,塑造独有的个人教学魅力,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成都肖玉美老师的一堂展示课,就将音乐、舞蹈、健身器材及个人特长创造性融合。教师活力四射的个性魅力感染了学生,还培养了学生发现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课堂教学持续有效,保持了学生对下一堂体育课的期望。有效课堂是教学的生命。我们要不断学习、实践、反思、创新,逐步提高,这样,才能真正的生成有效课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1.5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在教学中得以充分发挥,并且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旧知识点和相关技能。教师起的引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新旧知识技能的对接点,也就是学习上的切入点,这样既免去教师长篇大论的讲授,又使得学生可以充分自主探究能力,发展创新思维。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在原来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学习,这种方式对于缩短新旧知识和节能的交接时间有着重要的作用,提高教学的效率和学习的自主学习效率。

2、结语

总之,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基于客观的体育教学活动的规律,并且以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而要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根本上就是要使学生取得学习上的进步,只有当学生真正获得了进步,才能证明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吴雨平.新视域下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初探[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0(08).

[2]李璟璟.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观念的转变[J].课外阅读(中旬).2010(12).

[3]王淑真.新课标下教师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J].中学教学参考.2010(36).

[4]惠伟.初中体育教学中差异教学的探索[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09(11).

上一篇:论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下一篇:略谈当前中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