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程下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时间:2022-04-24 04:19:25

谈新课程下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摘 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一堂好课总离不开教师一系列恰如其分的提问。而当今具有新课程理念的数学教学对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现代教育工作者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撞击的重要双边教学形式。它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扎实训练、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如何有效地优化课堂提问,在当今以学生为主、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新课程改革中显得更为重要和突出。

一、课堂提问要有艺术性

数学课本身是比较抽象和少生动的课程,再加上问题过于呆板、机械,“应声虫”异口同声“是”或“不是”,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有艺术性的提问就显得更为重要。在提问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触及学生情感和意志领域的情境,有意识地把学生引入一种解题的最佳心理状态。例如,教师在对书本中关于圆锥侧面积这堂课的教学时,任课的教师可以如此提问引入教学的内容:“同学们,公历12月25日是什么节日啊?那你们知道圣诞老人不?知不知道他头上的帽子形状啊?”(学生会依次地回答:圣诞节、知道、圆锥形的。)像这样,从学生熟悉而又感兴趣的实际生活引出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更进一步地促进了学生的智力潜能。

二、课堂提问要适“度”

对于学生来说,如果教师浅显地随意提问,会使得学生心理产生一种懈怠的心理,这也使得他们所回答的答案并不能反映出学生真正的知识掌握能力,但是教师如果超前地深奥提问,这会使得学生难以真正地去思考,无法起到训练学生思维的作用。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成果才会感到由衷的喜悦。因此,教师在提问时,应该注意对难点问题的提问方式,也就是尽可能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进行提问,使得学生能够在逐步回答中提高信心,从而能够逐步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知识掌握。研究发现有些课堂上热烈的气氛,只是学生揣摩教师心思,投其所好地齐声应付,并非整体性的效果,有时甚至掩盖了真正的无知,这样的提问也是无效的。

三、课堂提问要有探索性

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提问题应有一定的探索性。例如,在利用函数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近似解时,对方程x2=■x+3的求解所有学生都是将方程化为x2-■x-3=0,画出函数y=x2-■x-3的图象,然后再通过观察图象与x轴在坐标系中的交点,可以知道函数方程的解。对这道例题进行提问的话,教师可用以下的方式进行提问:问题一,大家在画图的时候觉得这个图画的时候麻烦吗?问题二,大家觉得能不能将这个方程的解看作求函数y=x2和y=■x+3与坐标系中x轴的交点?教师可以通过类似这样的提问,去引导学生主动从不同的角度以及不同途径去寻找同一问题的解决方法,这能够起到学生开拓思路以及培养学生思维发散性和灵活性的作用。

四、课堂提问要形式多样,面向全体

提问的形式应多种多样,同一个问题,既可以设置成填空选择题,也可以设置成判断改错题。有的教师在选择学生回答问题时,喜欢以简单粗暴的方式进行选择,也即通常点同一横排或同一竖排的学生依次回答,这导致的后果就是,当学生意识到不会选择他回答的时候,对教师的提问漠不关心,也不会主动去思考,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五、课堂提问要有评价性

无论是什么样的课堂,对回答问题的学生进行评价都是整个课堂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答对问题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积极的评级,激励他们去更进一步学习,如,可以这样评价:“你真行!”“你的想法和老师想的一样!对答错问题的学生,不能一味地贬低,也应该给予适当的鼓励,如,可以这样去鼓励他们:“没关系,你是一个有自己想法,能够主动思考去动脑筋的孩子。”切不可对学生的回答不作表示,让学生认为回答与否都一样的感觉,大大降低了教师提问的收效。只要我们做好了课堂提问的评价工作,就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很好的帮助。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中小学教师若不熟谙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教师要真正认识到在课堂教学中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结合日常教学实践勤思考,多分析,努力优化课堂,“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更上一层楼,才更能适应新课程的潮流,培养出新世纪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祁慧渊.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J].新课程学习:上,2011(05).

(作者单位 江苏省盐城市明达中学)

上一篇:浅谈创建生命化的语文课堂 下一篇:规模化的人力资源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