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南京地铁的无障碍设计和改造

时间:2022-04-24 05:14:37

简述南京地铁的无障碍设计和改造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地铁无障碍设计也成为轨道交通人性化和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本文结合作者的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了南京地铁无障碍设计和后期改造工程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轨道交通;无障碍设计;

中图分类号: C91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南京地铁无障碍服务概述

自2005年开通运营以来,南京地铁秉承“承恩施善,德贯全程,敢当大任,回馈社会”的企业宗旨,创立了“驰载人文,身心直达”的服务核心价值。在面向“特殊”乘客的服务过程中,将人文地铁情怀充分发挥。

在“无障碍”服务过程中,南京地铁不但开辟了残疾人专用通道,实现了残疾人免费乘车政策,同时还对针对进站乘车的残疾人采取了“一对一”服务措施。当残疾人到达车站时,可以通过拨打车站各出入口,电梯等处的爱心服务热线与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工作人员便会及时的出现帮助残疾人进站乘车,同时在残疾人登车以后,及时通知目的地车站做好接应准备,帮助其顺利出站。

作为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的重点单位之一,南京地铁在过去五年时间里,按照《南京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办法》、《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以及《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中的相关条款要求,对一期投入运营的一号线16个车站内的无障碍设施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改造和建设,并在二号线与一号线南延线的工程研究报告中,对车站主体的配套建设进行了规范要求。截止2011年1月份,三条线56个车站的配套设施建设已全部完成。

2轨道交通无障碍设计的主要内容

2.1无障碍标志

以各种符号和标志引导残疾人的行动路线以帮助他们到达目的地,可以使残疾人最大范围地感知其所处环境的空间状况,缩小各种潜在的心理上的不安因素。为此,1960年在都柏林召开的国际康复大会表决通过了国际通用的轮椅标志牌(即无障碍标志牌)。凡符合无障碍标准的道路和建筑物,都应在显著位置上安装此通用无障碍标志牌。悬挂醒目的无障碍标志牌的作用有二,一是为残疾人指引可通行的方向及可使用无障碍设施的位置,二是告知无关人员不要随意占用。

南京地铁在无障碍通路、入口、电梯、无障碍专用厕所等处设置了无障碍标志牌,标明无障碍设施的位置和走向,在部分标志牌下方还辅以文字说明和方向指示,以进一步明确含义。标志牌的规格从0.1mx0.1m到0.4mX0.4m不等,根据具体要求分别设计同时,为保证国际通用轮椅标志牌的清晰醒目,标志牌使用了两种对比强烈的颜色:白色衬底,边框和轮椅则为黑色(如图1所示)所示。

图1:南京地铁无障碍标志

2.2无障碍电梯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OJ50-200I)中规定:在公共建筑中配备电梯时,必须设无障碍电梯。电梯是人们使用最频繁也最理想的垂直通行工具,尤其是残疾人、老年人在地铁中上下活动时,借助无障碍电梯可以只进行水平方向上的移动而很方便地实现上下层空间位置的转移。因此在南京地铁一号线无障碍设计中,参照规范要求设置了两部无障碍电梯。一部设于地面出入口附近,供残疾乘客由地面下行至人行通道内,再经通道行至站厅非付费区另一部电梯处,最终由第二部电梯送至站台层候车,到达目的站后沿相反方向离站。无障碍电梯候梯厅和电梯轿厢的设计标准如下:

(1)乘轮椅者到达候梯厅后需转换位置再等候,因此候梯厅的设计深度均不小于1.8m或朝向站厅开阔区域,且候梯厅的呼叫按钮的高度在0.9~1.1m范围内,以方便乘轮椅者使用。在电梯入口处铺设有提示盲道,以告知视残乘客电梯入口的准确位置。为保证乘轮椅者顺利进入电梯,电梯门洞设计宽度均不小于0.9m。

(2)为方便乘轮椅者进入电梯轿厢,电梯门开启后的净宽均不小于80cm。为方便轮椅在电梯厢内回转调头,深度不小于140cm。电梯厢内三面设有高为0.85m的扶手,扶手易于抓握且安装牢固。

2.3电梯与升降平台

南京地铁一号线车站,目前每个车站均配备了无障碍电梯,且都满足规范的要求。

侯梯厅无障碍设施要求为:

1、深度侯梯厅深度大于或等于1.8M

2、按钮高度0.9—1.1M

3、电梯门洞 经宽度大于或等于0.9M

4、显示与音响清晰显示轿厢上、下运行方向和层数位置及电梯抵达音响

5、标志每层电梯口应安装楼梯标志 电梯口应设提示盲道

电梯轿厢无障碍设施要求为:

1、电梯门 开启净宽大于或等于0.8M。

2、面积 轿厢深度大于或等于1.4M 轿厢宽度大于或等于1.1M。

3、扶手 轿厢正面和侧面应设高0.8—0.85M的扶手。

4、选层按钮 轿厢侧面应设高0.9—1.1M带盲文的选层按钮。

5、镜子轿厢正面高0.9M处至顶部多应安装镜子。

6、显示与音响轿厢上、下运行及到达应有清晰显示和报层音响。

供乘轮椅者使用的升降平台应符合:

升降平台的面积不应小于1.2M*0.9M,平台应设扶手或挡板及启动按钮。

南京地铁一号线建设时,电梯轿厢内未考虑在轿厢正面加装镜子,不符合规范的要求,后经改造已全部符合要求。

二号线与南延线部分车站电梯与升降平台不符合规范要求,已安排人员进行前期的工作量统计工作,后期进行整改。

2.4轮椅坡道及坡道安全挡台

坡道是用于联系地面不同高度空间的通行设施,功能实用,构造简单,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南京地铁无障碍设计中,南京地铁各出入口及残疾人电梯外供轮椅通行的坡道均设计成了直线,直角形和折返型,在坡道的两侧设置了扶手,坡道与休息平台保持着连贯。规范要求坡道侧面凌空时,在扶手栏杆下端应设置不小于50MM的坡道安全挡台。南京地铁一号线原设计均未考虑坡道安全挡台,经改造后,现已全部安装到位。

2.5扶手

扶手是残疾人通行中的重要辅助设施,用来保持身体平衡和协助使用者行进,避免发生摔倒的危险。扶手安装的位置、高度及选用的形式是否合适将直接影响其使用效果。

1)根据规范要求,坡道、台阶及楼梯两侧应设高0.85M的扶手,设两层扶手时,下层扶手高应为0.65M。

2)扶手起点和终点处延伸应大于或等于0.3M。

3)扶手末端应向内拐到墙面,或向下延伸0.1M。栏杆式扶手应向下成弧形或延伸到地面上固定。

4)扶手内侧与墙面的距离应为40-50mm.

2.6盲道的改造

1、车站出入口盲道与市政盲道连接

南京地铁一号线车站运营初期,多数车站的站内盲道仅到出入口,没有与市政道路的盲道进行连接,盲人无法无障碍的进站乘车,后经改造之后,一号线车站的盲道均能够与市政盲道进行无缝连接。

二号线与南延线,由于是刚刚开通运营,受工期等因素影响,车站的站外配套设施正在逐步的完善。目前二号线与一号南延线部分车站的出入口盲道还未与市政盲道进行连接,已安排人员进行前期的工作量统计工作,后期进行整改。

2、站内盲道

南京地铁一号线车站,目前盲人可以通过车站内部设置的前进盲道与提示盲道,能够顺利的到达站台层,进站乘车。

一号线盲道改造之前,盲人进站乘车盲道是经过闸机进站,由于南京地铁对盲人乘车实行免费政策,所以经改造后,盲道经由边门进站乘车。目前一号线车站的所有经闸机进站的盲道已经全部改造完成。

二号线与南延线,盲道的设置还是经由闸机进站,后阶段需对此问题进行整改,已安排人员进行前期的工作量统计工作,后期进行整改。

2.7卫生间

卫生间是任何建筑中都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卫生间无障碍设计是否完善,直接决定了一座建筑是否真正适用于残疾人。包括健全人在内,特别是残疾人外出经常遇到的困难是在途中能方便使用的卫生间太少,因此,在地铁建筑中,应尽量在卫生间中设置轮椅使用者可以利用的空间,其位置最好安排在人们利用率较高的通道及容易发现的地方,还可以设置男女共用的轮椅使用者专用卫生间。在卫生洁具的样式和安装位置的选择应考虑残疾人的实际生理需求,满足残疾人的身体尺度要求,尤其是轮椅使用者。在洁具周围设置直径为 30~ 40 cm 的安全抓杆,其安装位置要选择在使用者使用抓杆时不影响其它功能的地方; 抓杆务必要安装牢固并距墙面至少 4 cm,在卫生间的装饰方面,地面、墙面、卫生洁具最好使用对比色彩,可以有利于视障者的分辨。

图2:南京地铁一号南延线百家湖地铁无障碍厕所

3结语

2005年南京地铁开通以来,在市住建委、民政局、老龄办、市残联的关心指导下,南京地铁坚持将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与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和“无障碍建设城市”紧密结合,加大投入、强化管理、落实措施,大力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取得了明显效果。

参考文献:

1 《南京市无障碍设施建设资料汇编(内部资料)》

2陈志龙,王玉北.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M]. 南京: 东南大学出2005

3朱建明,王树里,张忠苗. 地下空间设计与实践[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上一篇: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施工技术 下一篇:电梯设计中3D参数化方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