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

时间:2022-04-24 05:11:37

青藏高原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

摘 要 我国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发展需要科学利用林业资源,更加需要建立完善的林业资源制度,在充分利用林业资源的同时,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青藏高原林业资源特点,青藏高原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不足,青藏高原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林业资源 可持续发展

一、青藏高原林业资源特点

(一)丰富的森林资源,分布不均

在全国总量中青藏高原林业面积的比例是23.7%,活立木蓄积量比例是38.4%,有林地面积为2514.98万hm2。虽然没有东北地区资源丰富,蓄积量却高于东北地区,位列全国区域资源首位,通过实际调查分析,森林资源缺乏均匀的空间分布。

(二)丰富多样的生物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多样的物种资源,同时也是我国世界上最为丰富的植物种类的区域之一,其具有繁多的林内种类,结构较为复杂。林下灌木与草本等种类也十分丰富,总而言之,本地区林业形成了多样丰富的物种。

(三)资源可及率不高、质量一般

通过相关地质资料分析可知,本地区森林很多都在交通不便的高山峡谷地区分布,平均可及率在2%。成、过熟林的活立木蓄积量达到了39%,幼龄林的蓄积量仅是16.4%,这样的林龄结构阻碍了永续利用森林资源的实现。

(四)消耗森林资源现状

通过调查资料可知,近些年来整个地区森林资源总消耗量是7822.25万m3。可是净生长量却是9456.13万m3,森林资源年消耗量和生长量基本上维持平衡,年生长量要大于消耗量,还出现了盈余,可是有些省已经出现了森林资源赤字,应当给予充分重视。

二、青藏高原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不足

(一)严重破坏了森林植被

在我国青藏高原是一个拥有丰富林业资源的森林区域,虽然拥有超过40%的活力木蓄积量,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增长迅速,正在持续增加对树木的需求量,破坏了青藏高原的森林植被,很多地区森林覆盖率降低到12%,甚至部分地区由于伐牧过度形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肥沃的土壤与丰富的矿产资源被河水带走,生活在森林中的动物没有食物和栖息地,进而迁移到森林深处,生物链出现断裂,稀有物种正在迅速消亡。破坏青藏高原植被的结果不仅减少了稀有物种,还严重影响了当地居住的人群,改道河流、浑浊的水质不能为人提供饮用,逐渐浑浊的生活空气,荒山引起的沙尘暴也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影响,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制约。

(二)薪材耗量巨大,严重消耗了森林资源

藏高原的煤炭储量极少,很多居民的燃料都是木材。例如,昌都区的六县,年薪材消耗量达到了22.6万m3,云南与四川也出现了较大的消耗量,并且云南森林资源已经产生了赤字。大量的森林资源被烧,并且很多都是珍贵木材。可见浪费资源的严重性。

(三)建设苗圃落后,造林更新任务艰巨

由于森林经营单位盲目追求经济收益,采取了只采不育、只造不管的经营模式,从前经营兴旺的林业局已经采完附近地区的森林,遗留了大面积的采伐痕迹,部分痕迹由于天然更新效果不理想已经成为牧地。此外,整个区域苗圃仅仅是0.76万hm2,这么少的苗圃根本不能达到更新造林对苗木的需求。

(四)经济林生产管理粗放,技术力量十分薄弱

大量木区经济出现了盲目引进、技术力量薄弱以及生产粗放等问题,导致很多果树种类产量低下、质量不良。另外,经济林苗圃缺乏,苗木不足,尤其是严重缺少优良品种的苗木,也对发展规模造成了影响。

(五)开发利用林副产品程度低,经济效益不佳

本地区形成了种类丰富的林副产品,品种繁多,品质名贵,松茸就是体现当地特点的产品,市场需求也在持续增加,初步产生了拳头产品。但是很多是出售原料,经济效益较低,此外,在采收产品初期,缺乏保护性的掠夺式征收,对本地生境条件造成了严重破坏。

三、青藏高原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奠定林业生态环境的重要地位

若想实现青藏高原地区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积极重视林业经营环境。在科学先进技术的前提下,与市场发展要求紧密结合,进一步分析林业资源的培养树木技术、种植方法,进而实现对产业格局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完成树种多元化经营,利用合理的协调和平衡对策,保证有序开展林业种植和生产工作。此外,在发展林业过程中,必须明确森林生态环境的主体地位,将经济效益作为辅助手段,不但保证不能滥砍乱伐森林资源,也要保持持续发展区域经济,科学处理资源和经济之间的联系。

(二)建立林业产业化发展格局

在青藏高原地区推行林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充分结合时间、空间和活动,全面、有效的开展可持续发展,对传统林业经营模式积极改造,进而产生完整的产业体系,推动各个环节的连接和互动,进一步推动整个林业地区的资源发展。此外,林业产业链之间也能够充分发挥资源补充功能,进而对发展林业资源过程中的各种风险有效分散,努力提高林业经济效益水平,对生态环境积极改善,充分保证可持续发展。

(三)加快改革林业技术的步伐

在发展知识经济时代,青藏高原地区除了需要不断加快林业科技进步水平之外,还对科技成果有效拓展,转化科学技术为强大的生产力,提升林业资源发展水平,最大程度发挥林业附加价值。此外,发展知识经济不能脱离人才的支撑,鼓励林业科技人员利用转化、承包技术或者联合开发等模式,提供更好的技术服务。

(四)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

通过分析青藏高原地区林业发展情况可知,森林资源的整体效益始终比较高,但是直接效益一直存在着问题。只有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采取政府宏观调控、资金保证以及社会公众的踊跃参与等方式,为建设生态环境与发展社会经济提供保障。随着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人们逐渐提升了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在强化综合利用森林资源效率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今后还需要加强林政管理,进而提升森林资源的质量。

(五)坚持以森林生态环境为主,经济效益为辅的基本原则

要想推动青藏高原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对林业经营环境充分重视,在先进科学技术的前提下,对于市场需求,积极调整林业资源中培育和种植树木的方法,通过对产业产品结构的转变,深入开展多种树木经营和增加产品种类。利用科学,有序发展种植,实现协调发展林业种植。在发展整个林业的过程中,必须保证不能破坏生态环境,还要确保顺利开展区域经济,处理好培育开发森林的关系,与可持续发展实现有机结合。

四、结束语

联系目前青藏高原林业资源的真实情况,要想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有关部门遵守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对青藏高原林业资源制定出完善的管理措施,并且在林业发展过程中贯彻落实,在防止乱采滥伐的过程中,还必须紧密结合林业资源和经济发展。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保证青藏高原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为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桥头镇人民政府)

[作者简介:张芯,女,青海大通人,大专,林业助理工程师。]

参考文献

[1] 李中魁,徐长波.开发境外森林资源促进我国林业发展[J].世界林业研究,2013(1).

[2] 朱玉林,陈洪.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林业循环经济研究[J].生态经济,2014(6).

上一篇:“新常态”下钢铁企业应对策略探析 下一篇:新常态下重庆市担保行业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