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碳酸镁片联合埃索美拉唑、黛力新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分析

时间:2022-04-24 01:20:15

铝碳酸镁片联合埃索美拉唑、黛力新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对铝碳酸镁片联合埃索美拉唑、黛力新在胃食管反流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在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胃食管返流患者129例,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成铝碳酸镁片联合埃索美拉唑、黛力新治疗组,埃索美拉唑联合黛力新治疗组和铝碳酸镁片联合黛力新治疗组,分别定义为甲、乙、丙三组,对这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展开对比分析。结果 经对比发现,甲组治疗有效率较乙组和丙组高(P

关键词:铝碳酸镁片;埃索美拉唑;黛力新;三联治疗;胃食管返流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胃肠科中胃食管返流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会对患者的工作、学习以及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临床诊断过程中,胃食管返流患者存在典型的反流性食管炎等症状,经胃肠内经、食管pH监测等可作出准确的诊断。近几年关于胃肠食管反流的治疗引起了广大医学工作者的重视,临床多建议采取抑酸药物对临床症状进行缓解,但是临床疗效不是十分理想,因此找到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已经成为了临床医生所面临的的重大难题。本科室多年实践和临床研究中发现,三联疗法在胃食管返流的治疗中疗效显著,本次研究中出于对铝碳酸镁片联合埃索美拉唑、黛力新在胃食管反流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临床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展开了回顾性对比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中资料来源于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胃食管返流患者,抽取其中的129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成甲乙丙三组后,每组43例,甲组中包括有男27例,女16例,年龄18~59岁,平均(34.7±12.5)岁;乙组中包括有男25例,女18例,年龄19~59岁,平均(35.6±11.9)岁;丙组中包括有男26例,女17例,年龄18~58岁,平均(35.8±12.1)岁。以上统计甲乙丙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比较价值。病例纳入标准:患者存在明显的反酸、烧心、吞咽困难、胸痛等症状,伴随有失眠、焦虑;内镜检查证实为胃食管返流。病例排除标准:患者合并有上消化道出血、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底和食管肿瘤以及炎症肝肾功能损伤、胃部手术史者;心电监护和腹部彩超检查存在其他疾病者;近期服用过质子泵抑制剂、抑酸或制酸药物者。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 将以上统计的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成甲乙丙三组,分别采取铝碳酸镁片、埃索美拉唑、黛力新联合,埃索美拉唑、黛力新联合,铝碳酸镁片、黛力新联合方式进行治疗,而后对这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指标包括:治疗有效率、复发率等。

1.2.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确诊后均展开健康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尽量不要应用胃动力不足、胃排空延迟、降低食管下括约肌的药物。甲组:铝碳酸镁片、埃索美拉唑、黛力新联合治疗。用药方案为,埃索美拉唑口服,2次/d,20mg/次,在早晚饭前30min内温水送服,1mo后改成4次/d,20mg/次,早晚饭前30min温水送服,加用铝碳酸镁片1000mg,3次/d,餐后嚼服,黛力新2次/d,1粒/次,早餐和中餐后口服;乙组:埃索美拉唑、黛力新联合治疗,埃索美拉唑口服,2次/d,20mg/次,在早晚饭前30min内温水送服,1mo后改成4次/d,20mg/次,早晚饭前30min温水送服,增加黛力新2次/d,1粒/次,早餐和中餐后口服;丙组:铝碳酸镁片1000mg,3次/d,餐后嚼服,黛力新2次/d,1粒/次,早餐和中餐后口服。三组患者均连续用药8w。

1.3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经内镜检查食管以及胃部黏膜糜烂和溃疡消失;好转: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内镜检查证实食管炎分级降低;无效:不符合上述标准甚至是恶化。复发:治愈或者是好转后患者临床症状再次出现。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数×100%。

1.4数据处理 研究中相关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对比中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的对比则是采取χ2检验,在P

2 结果

2.1治疗效果 经对比发现,甲组治疗有效率较乙组和丙组高(P

3 讨论

临床研究发现,胃食管返流的主要病因为中下段食管括约肌功能障碍,防御机制削弱,导致胃内容物反流,以及食管酸清楚能力发生降低,致使一系列的慢性症状、食管黏膜等损害的发生。病理改变以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降低,一过性食管下括约肌松弛过度等。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类疾病的治疗多以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目标。

近几年有学者经研究发现[2],食管同时包括在胃酸以及十二指肠内容物中位最为常见的胃食管返流方式,在治疗过程中应展开积极的清除胆汁的处理,临床药物以埃索美拉唑作为质子泵抑制剂进行治疗,该药物为奥美拉唑的S型异构体,相对于奥美拉唑其首过消除效应低,生物利用度高,可产生显著的抑酸作用,使反流物酸度以及胃蛋白酶活性降低,进而达到抑制反流的效果。

近期有文献报道[3],针对胃食管返流的治疗一联和二联的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复发率较高,本次研究中出于对铝碳酸镁片、埃索美拉唑、黛力新这一三联疗法在胃食管反流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的目的,将我院胃食管返流患者展开了分组治疗,经对比发现,三联疗法的治疗总有效率较三种药物两两联合治疗的有效率高,且复发率得到了有效抑制,这一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一致,充分证实了铝碳酸镁片联合埃索美拉唑、黛力新在胃食管反流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显著,有效提高了治疗有效率,降低了复发率,值得关注。

综上所述,胃食管返流的临床治疗以药物抑酸治疗为基础,经合理的三联疗法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证实,铝碳酸镁片联合埃索美拉唑、黛力新三药联合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对其给予重视,并推广使用,改善胃食管返流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河,汪安江,朱萱.胃食管反流病药物治疗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1,19:1711-1719.

[2]刘芳,姚萍.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2,20:685-689.

[3]祝喜萍,朱春兰,任旭,等.轻度反流性食管炎与非糜烂性反流病远端食管酸暴露和食管动力学变化[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2,20:319-322.编辑/苏小梅

上一篇:七氟醚和异氟醚低流量麻醉用于腹腔镜手术的比... 下一篇:微造瘘吸引碎石清石鞘联合钬激光在治疗尿道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