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贵州省公路\铁路桥梁用(占)地的建议

时间:2022-04-24 12:53:51

关于对贵州省公路\铁路桥梁用(占)地的建议

摘要:随着西部大开发的逐步实施,众多公路、铁路建设项目的逐步开工,用地量大增,土地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本文就贵州省已建、拟建的几条公路及铁路桥梁用地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充分讨论,对贵州省公路、铁路桥梁用地的征用方式及利用方向提出有关建议。

关键词:公路;铁路;桥梁;用“占”地;建议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贵州省近几年陆续开工了众多大型建设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对贵州省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随着建设项目的增加,用地量大增,土地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贯彻落实国家土地调控政策,依法、科学、合理的管理好、用好土地资源,充分体现集约、节约用地原则,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对黔桂铁路、贵新高速公路、玉凯高速公路三个重点建设项目桥梁用(占)地情况作详细了解与分析,下面以该三个建设项目为例,对贵州省公路、铁路桥梁用(占)地情况作如下分析与建议:

一、贵州省公路、铁路桥梁用(占)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桥梁、隧道长度占总长度的比值(桥隧比)偏高

由于贵州省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92.50%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因此,贵州省线性工程桥隧比的总体情况相对其它省(市)来说偏高。如已经建成的遵(义)崇(溪河)高速公路的桥隧比为38.00%,黔桂铁路、贵新高速公路、玉凯高速公路这三个建设项目的桥隧比分别为40.48%、9.73%、27.17%,桥梁用地面积分别为48.698公顷、60.78公顷、71.56公顷,分别占项目总面积比例为5.36%、2.85%、7.60%。

(二)非桥墩占桥梁用地面积比重大

经了解,黔桂铁路、贵新高速公路、玉凯高速公路桥墩用地占桥梁用地总面积的23.32%(平均值),非桥墩用地占76.68%(平均值)。高速公路桥梁征收土地的面积为整个桥梁的正投影面积,即桥梁长度乘以桥梁宽度,高速公路桥梁用地中非桥墩用地占桥梁用地面积的74.04%(高速公路平均值)。铁路桥梁用地中非桥墩占桥梁用地面积的79.14%。

(三)非桥墩用地使用率低

非桥墩用地使用率低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原因:

1、农户担心纠纷问题而不敢去耕种。

由于桥梁用地在征用、征收时大部分按照正线用地对土地进行了补偿,导致农户有耕种的想法,但是担心因种植而产生纠纷,故大多不敢在桥梁下的非桥墩用地上进行种植,造成非桥墩用地的使用率低。

2、桥梁对农作物的生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由于农作物的生长与周围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土壤肥沃程度、光照的强度、供、排水的情况、通风情况等依赖程度高。土壤肥沃程度与供、排水可以人为干预,而光照强度、通风情况由桥梁高度决定,此数值相对固定。因此桥梁的高度、宽度是影响桥下非桥墩用地使用的关键因素。

3、土地复垦程度低。

经了解,黔桂铁路、贵新高速公路、玉凯高速公路桥梁只有少数几座桥梁的非桥墩用地实施了土地复垦,复垦率不超过20%,大多数都还没实施复垦,土地处于闲置状态,施工中遗留下来的工棚、施工材料、许多混凝土依然留在原地,土壤沙石化严重、土壤贫瘠,导致非桥墩用地可使用率低。

二、对贵州省公路、铁路桥梁用(占)地的建议

(一)加强对桥梁用地中非桥墩用地的利用

桥梁用地按照目前征用、征收土地的方式是按照征地范围全部征用、征收,没有区分桥墩用地与非桥墩用地,非桥墩用地在实施土地征收后基本上都处于闲置状态,未被很好的利用,是对土地资源的一种浪费,在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加强对非桥墩用地的利用,不仅仅是节约建设用地计划指标、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的一种途径,更是对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对桥梁用地中非桥墩用地的征用、征收方式进行适当转变

近期在贵州省境内开工建设的贵(阳)广(州)快速铁路、厦(门)蓉(成都)高速公路(水口至都匀段、贵阳至都匀段)因其建设标准高(贵广快速铁路设计时速250公里/小时、厦蓉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桥隧比比贵州省已建、在建的公路、铁路的桥隧比都高,分别约为89.80%、62.77%、55.87%。预计该三个建设项目桥梁需用地共308.42公顷。如按黔桂铁路、贵新高速公路、玉凯高速公路桥梁用(占)地情况非桥墩占桥梁面积的比例76.68%进行计算的话,非桥墩占地约为236.50公顷。

如在土地征用、征收方式进行适当的改变,将非桥墩用地按新的方式实施征用、征收,预计可节约建设用地计划指标236.5公顷、耕地占补平衡指标175.35公顷,从而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缓解贵州省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和占补平衡指标的不足。

经认真分析与仔细推敲各种征收、征用方式的利弊,充分考虑贵州省的实际情况,广泛汲取各方面的经验,从集约、节约用地的角度,本着实事求是、结合实际的原则,建议对贵州省桥梁用地中的非桥墩用地的征收、征用方式分两个方面进行处理:

第一个方面:对于非农业用地,主要包括未利用地,如河流、湖泊以及部分建设用地,采取“只补不征”的方式进行处理,即对桥梁用地中的非桥墩用地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严格实施征地补偿。但不对其实施土地征收、征用,不占用相应的用地计划指标和不实施占补平衡。不改变土地地类、不改变土地权属。

第二个方面:对于农业用地,分两种方式进行处理。

方式一、按“临时用地”处理方式进行处理。

这部分土地主要包括一些容易复垦、破坏程度低的土地。

该方式的优点是:不占建设用地指标、农用地指标,办理用地手续快捷、简便。

该方式的缺点是:补偿标准比正线标准低,耕作层遭受破坏,即使复垦,也难免造成一定的影响,农户从心里面难以接受,征地工作难以开展。并且从贵州省近几年其它重点建设项目的征地来看,补偿方式与复垦方式的缺陷导致这种方式容易造成纠纷及上访事件的发生。

方式二、按“只征不转”方式进行处理

即对桥梁用地中的非桥墩用地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实施依法征收、征用,严格实施征地补偿。但不对其实施土地转用,不将其转为建设用地,不占用相应的用地计划指标和不实施占补平衡,不改变土地地类。

该方式的优点是:

1、非桥墩用地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实施依法征收为国有用地、严格对农户实施征地补偿。可以有效的减少权属纠纷及上访事件的发生,有利于减少不和谐因素,有利于创建和谐社会。

2、不改变土地的地类,不转为建设用地,可以有效的节约贵州省的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和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以及有效的控制用地规模。

3、方式灵活、可操作性强,简化了部分手续,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环节,便于征地后的管理。

(三)桥梁用地征收标准应严格按照正线的补偿标准执行补偿

为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户的合法权益,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桥梁用地的征收应不区分桥墩用地与非桥墩用地全部严格按照正线的征地补偿标准进行补偿。

(四)积极拓宽桥梁中用地中非桥墩用地的利用方式

桥梁中的非桥梁用地都可以不同程度的利用,随着桥梁高度的增高,可以依照农作物对光照强度的依赖因地制宜的进行种植,如玉凯高速公路的格细大桥下面有农户种植水稻;同时也可以作为其它方式的使用,如玉凯高速公路三棵树大桥下面规划建设“牛马市场”等等。

上一篇:深圳市新一轮城市更新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下一篇:交通市政规划体系及其在规划编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