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经济学理论探析

时间:2022-04-23 08:02:46

地缘经济学理论探析

[摘要]地缘经济学理论是在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理论领域里新兴出现的一种理论,伴随着现今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愈加紧密,地缘经济相关研究也越来越成为各国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将沿地缘经济学理论的兴起、理论内涵、思想流派以及其对中国经济安全的启示等线索逐一探讨地缘经济学理论问题。

[关键词]地缘经济学;趋势;经济安全

一、地缘经济学的兴起与理论内涵

(一)经缘经济学的兴起

地缘经济学是冷战结束后出现的新兴国际关系理论。1990 年,美国知名学者爱德华·卢特沃克在海湾战争前的一次国会听证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地缘经济学理论。依他的观点,冷战的结束使世界进入了地缘经济时代。在1993 年出版的《面临危险的美国梦---如何阻止美国成为一个第三世界国家并在工业霸权争夺战中胜出》一书中,他指出,冷战的结束,国家间的竞争已经从过去的政治和军事舞台转移到了经济舞台。

我国学者则普遍认为,这种以经济利益和经济关系取代军事对抗和政治关系作为国际关系主轴的理论为地缘经济学。即便将地缘经济学定位于学科上的学者在对其定义时也跑不出三个因素:地缘关系、经济手段、国家利益。

(二)地缘经济学的理论内涵

在经济全球化和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下,世界相互依存趋势日益明显,各国面临的共有利益和共有问题普遍日渐增多。决定一国国际地位的不再仅仅是军事实力,而是以经济实力为基础、以科技力量为先导的综合国力。具体来讲,这种理论主要的观点有:

1、冷战结束预示着地缘经济时代的到来, 国际关系行为体增加,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争夺经济优势,经济竞争成为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高级政治”让位于“低级政治”。

2、美日欧之间的竞争是地缘经济时代国家间竞争的主要内容。

3、地缘经济学理论只适用于经济发达国家。

二、地缘经济学理论流派及发展趋势

由于该理论本身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往往会形成不同理论特色的地缘经济学。因而地缘经济学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有各自民族国家特征的流派,其中最具代表性、最有影响力的是美国学派、意大利学派和俄罗斯学派。

(一)经缘经济学的主要流派及其思想

1、美国学派。

美国学派的代表人物有爱德华·路特瓦克、亨利·诺等人,他们的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地缘政治时代的冲突逻辑,正逐渐让位于地缘经济时代的经济逻辑。 无论是在本土还是本土之外,任何一个国家和国家集团都必须与跨国公司和私人经济相互作用、和平共处。为了经济利益,最明智的做法是和其他国家保持良好关系,并且WTO、IMF等各种国际经济组织的存在,为国家间经济利益的调和提供了平台。

第二,新形势下,美国要继续维持其对全世界的“领导地位”,不能单纯地依赖军事力量和政治关系。美国要维护自身的地位将更多地依靠投资、贸易和技术交流。

第三,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每个国家如同“经济人”一样,都是理性的。地缘经济学更侧重投资者和消费者的经济利益,倾向于建立世界性的网络关系,而不是基于安全考虑,且为了反对某个假想敌人,结成某种国际政治联盟。

第四,国家和国家集团都力图确保自身的政治独立,并对本地域以外的事务尽可能施加影响,但国家间的竞争则更多地依赖于经济手段,国家或者国家集团要赢得竞争优势就必须遵循地缘经济原则。

2、意大利学派。

意大利学派的代表人物有保罗·萨翁纳、卡尔罗·让等人,他们研究了地缘经济学的一般理论,把地缘经济学理解为研究国际竞争问题的学科,认为参加这种国际竞争的不是跨国公司、托拉斯或银行,而是国家。地缘经济本身及其规律和机制成为国家行政法律组织的范式。所以地缘经济研究对现代国家改革具有首要的意义。

3、俄罗斯学派。

目前俄罗斯地缘经济学最具代表性的有两个研究模式,即A ·涅克列萨的全球地缘经济六角结构模式和Э·科切托夫的国家地缘经济战略模式。

A ·涅克列萨提出了以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的融合现象为基础的六角模型,这一模型对国家进行了等级划分,描述了世界地缘经济秩序的关键布局。Э·科切托夫把地缘经济理解为在新的全球背景下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战略,在其专著《地缘经济学(占领世界经济空间) 》中指出,地缘经济要素研究的主要方向是经济技术,俄罗斯经济应明确和有效利用其战略竞争优势,并竭力营造好的发展前景。

(二)、地缘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向

目前,地缘经济学研究基本形成了以美国、意大利、俄罗斯三个学派为主体,其他国家的学者积极引入和参与的研究格局。地缘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还在不断完善中,各国学者结合自身的研究背景和本国地区的现实需要,作出了各具特色的理论贡献,而且随着大量跨学科、跨领域研究的出现,地缘经济学融合了越来越多其他社会科学和一些自然科学的方法和理论。现今地缘经济学的发展中,这种跨学科、跨领域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三、研究地缘经济学理论对中国经济安全的指示意义

从上述地缘经济学理论研究中, 可以发现地缘经济学研究对一国经济安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虽然并非地缘经济学的所有观点都可以接受,但它确实提供了一些很有启发性的思考。

1、为中国研判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经济安全环境与竞争态势提供了理论视角。可以预计, 地缘经济学将为未来中国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考, 甚至有可能为中国经济安全研究的理论化提供帮助。地缘经济学所强调的国家间经济竞争将成为未来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 对此中国必须有着充足的心理和实质性准备, 并将经济外交作为外交战略的重点内容, 为可能的“经济战”未雨绸缪。

2、地缘经济学倡导的国家经济竞争力概念应成为中国经济安全战略的核心内容。因而中国完全能够并应该名正言顺地制定国家经济竞争力战略, 发展和提升自身的经济安全,迎接来自其他国家在这方面的挑战。

3、地缘经济学重点讨论的世界经济区域化及其相互竞争为中国寻求区域经济安全提供了思路。目前来看, 与中国有密切关系的区域经济安全将主要集中在亚太、东亚(包括东南亚) 、中亚和西亚等地区,在处理与周边这些地区的经济互动中对中国经济安全的影响可能是现在就有的, 也可能是在将来需要面对的, 但肯定是一个完整的国家经济安全战略所不可或缺的。

总的来说, 地缘经济学理论为中国经济安全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可以为制定和执行中国的经济安全战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地缘经济学既从时代主题的宏观判读、战略环境判别等方面为经济安全战略提供了理论指导, 也从核心战略、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特别是地区经济合作等方面提供了很有价值的考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 地缘经济学尽管并不能解决中国经济安全的所有问题, 但它有助于一些关键问题的思考。

参考文献:

[1]]倪世雄. 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 .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罗伯特·吉尔平. 全球资本主义的挑战:21世纪的世界经济[M] . 杨宇光、杨炯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罗伯特·吉尔平. 全球政治经济学:解读国际经济秩序[M]。

[4] Edwark N. Luttwak. The Endangered America Dream: How to Stop the Suited State f rom Becoming a Third World Country and How to Win the Geo2economic Struggle for Industrial Supremacy[M]. New York :Simom and Schuster ,1993.

[5]萨本望. 新兴的“地缘经济学”[J ]. 世界知识,1995 , (5) 。

[6]罗伯特·吉尔平. 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

[7]卡尔罗·让,保罗·萨翁纳. 地缘经济学:统治经济空间[M] . 莫斯科:Ad Marginem 出版社,1997。

[8]Э·科切托夫. 世界跨文明和谐与地缘经济学范式[J ] .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7 , (5) :3 – 10。

上一篇:试论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 下一篇:银行业入职培训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