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引\问\悟

时间:2022-04-23 07:04:14

摘 要: 政治学科并不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它在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思想素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思、引、问、悟这四方面具体分析了政治学科的功用,以启示广大师生能纠偏补正,正确认识政治学科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 学科价值 课堂魅力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

――第斯多惠

“为什么要学政治?”“为什么要教政治?”是长期困扰学生和老师的问题。在很多人的眼里,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枯燥乏味、空洞说教的学科,对升学和工作没有任何帮助;而从事这一门课程教学的人,往往都是些马列主义老先生、老太太,思想呆板,严肃有余、活泼不足,平时多说少做或是只说不做。这样的老师,学生不愿亲近;这样的课程,学生不想学习。“迫于”升学考试的压力,大多数进入高中的学生是抱着无所谓的心态来学习政治的,即使分科时有不少同学选修了政治,也仅是为了考试能较为顺利地过关,因为政治“最好学”,整个一“贝多芬”,多背多得分,考试前只要多背背就行了,省事;也有人认为政治“最好教”,随便哪个人都能胜任,因为只要照着书读读划划,应付考试绰绰有余了;当然也还有不少人不愿选,因为政治要背的东西太多了……

种种问题并不足以说明政治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很多人认为,政治课可以传授很多必需的理论知识,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在人们钻研物理或化学等问题陷入僵局时,助其灵光一闪,感受“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就是思想政治课的力量所在、魅力所在。

一、思――思想政治课发人深省、给人启迪

政治课的理论一般比较抽象、枯燥,学生理解深感困难,因此,通过政治课要让学生学有所悟,老师就要勤于思考、善于感悟,捕捉身边鲜活的事例,在对生活有深刻体察后,感悟一种发人深省的启示,并把这种启示带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去尝试、去体验,从而开启他们的智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用生动的寓言故事,将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形象。如讲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实践”观点时,教师可以借助这样一则寓言故事:一个船夫在湍急的河水中驾驶小船,船上坐着一位哲学家。航行中,哲学家问船夫:“你懂得历史吗?”船夫回答:“不懂。”哲学家说:“那你就失去了一半的生命。”过了一会儿,哲学家又问:“你研究过数学吗?”船夫回答:“没有。”哲学家就说:“那你就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了。”正在这时,一阵巨风将船刮翻了,哲学家和船夫都落入了水中,船夫喊:“你会游泳吗?”哲学家回答:“不会。”船夫说:“那你就失去整个生命了。”这则故事,不仅诙谐幽默,而且寓意深刻。它告诉我们:学到一点书本知识后,绝不能目空一切,自以为是,而是必须投身社会实践,与广大人民群众一起,把书本知识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生动的故事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感受和领悟哲理,比老师直接讲解理论知识的效果要好得多,而且往往时效长。

二、引――思想政治课锻炼思维、教人思辨

思辨无处不在,寓言故事、古代诗词、文学赏析等均有体现。如:“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为什么会这样呢?用诗词引入,让学生思考,然后得出结论: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标志。诗中深刻说明了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如果离开了对于矛盾特殊性的具体分析,也就谈不上对事物的正确认识了。又如,有一篇《死海不死》的文章,学生从课题就感觉到了“矛盾”观点,也存在不解――为什么是“死海”呢?为什么又说“死海不死”呢?学生带着这样的疑惑去赏析文章,最后思考:为什么会形成死海?面对死海这一独特的自然资源,人类又该怎样使其为我所用?死海现在又面临了什么严峻的考验?加以延伸,人与自然要如何和谐共处,国家之间又该如何和谐共处,等等。

当然,感受政治课的思辨魅力还要求老师要有高超的语言艺术,把握语言技巧。如讲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时说道:作家――投笔从“融”,历史学家――谈“股”论“金”,银行人员――持“资”以“横”,演员――多“财”多艺,等等,这一风趣幽默的语言,化平淡为神奇,使学生笑意无穷,可见,蕴含智慧光辉的语言,具有非常丰富的表现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思考更多的“为什么”。

三、问――思想政治课助人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有关心理学表明,人总是对最近发生的事,对发生在身边的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关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正发生着剧烈的变革,新事物不断涌现。而当今社会各种传播手段纷繁复杂,学生在自觉不自觉中接受着大量的信息。如今的中学生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强烈的探究心,在大量的信息面前,也就自然会产生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他们希望能够掌握必要的认识社会和人生的知识。这种强烈的求知欲会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脑变活”,积极思考、分析比较;“口变活”,踊跃发言、陈述己见;“手变活”,积极动手、亲身体验,从一件件时事中去真实感受时代的变迁,不断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政治学科本身内容新、时代性强,信息更新快,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获得最新的有关思想政治学科方面的知识,这样就使思想政治课的知识更新永远不会与时代脱节,更富时代性。

四、悟――思想政治课彰显人文关怀、促人全面发展

当今世界,经济潮涌,物欲横流。时代的进步,在让人得到满足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选择。有些人在金钱的诱惑面前把持不住自己,丧失了人性,成了迷途羔羊。思想政治课教学讲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哲学的基本观点,关注社会现实生活,所以最贴近生活,最关注人类自身的命运,是真正的“人的学问”。它像一面镜子,保证我们在滚滚红尘中不迷失方向。思想政治课传授的不是任何实用的技巧,它需要积累,它告诉人们的是如何去追求、领悟“大道”,它最忌急功近利,因而就有人认为它是“假、大、空”。其实不然,只不过它传授的是更高境界的知识,不会思考的人是不能领悟到的。

2010年,“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震惊全国。员工的工作时间问题、待遇问题等再次引发人们对劳动者合法权益问题的关注。事实上,员工跳楼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其中从业人员的心理素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们在分析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时,眼光需要放得更远些。现在的从业人员是“80后”、“90后”,他们对未来的期望很高,对事业和幸福的追求和成就感意识更强烈,而现实与期望之间的差距又很大,当这一差距超过他们的心理可承受能力时,他们就可能采用较为极端的方式来解决。员工跳楼事件所反映出的问题并不是只存在于富士康一家企业,而是存在于我国的整个制造业,所以,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如何增加社会成员的幸福感,如何把对幸福感的追求与发展的追求结合起来,而不是让它们对立。这就要依靠思想政治课所传达的内容来引导青年人摆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合理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追求。

总之,思想政治课中闪现的智慧火花具有无穷的魅力,当任课老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更好地传播时,学生就能感受到政治课堂的魅力,开启睿智,锻炼思维,充实心灵。

上一篇:农村教育的追梦人 下一篇:《新汉英分类口译词典》疏失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