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基本理念下中学音乐创新教学策略

时间:2022-04-23 05:35:34

新课程基本理念下中学音乐创新教学策略

摘 要: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意识,无不体现出它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它既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也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表现能力;既丰富了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也锻炼了学生的创造力,对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起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新课程; 音乐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4-024-001

中学音乐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艺术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等全新的音乐教育理念。谈到在音乐方面的创造性思维,往往使人容易和音乐创作联系在一起。那么,如何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一、认识音乐创新教学的重要意义

创新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音乐创新因其强调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传统的音乐教学以传授知识、训练技能为主,学生经常是一味的机械地模仿,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不善于自己独立去理解、去想象,学生的思维根本得不到开发,能力得不到发展,只有在创新的理念下,我们的课堂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挥的广阔空间,让学生发展他们的音乐感受力、想象力,启迪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在体验音乐魅力的基础上继而创造美、表现美。

二、积累必备的音乐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先要有一定的知识、经验的积累。我们都知道,学生没有见过的动物,让他们画可能怎么也画不出来。音乐也是如此。一定的乐理知识(如节拍、节奏、视唱等)和经验(如感受、理解和表现音乐的能力),是音乐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就谈不上培养音乐方面的创造性思维。中学音乐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音乐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可以从创造性音乐学习活动入手。在音乐教学中,音乐创作活动可以说是最具体、最有效的体验和学习方法之一。学生在学习音乐中,不仅需要学习体验别人的作品,更需要培养他们运用音乐基本要素去完整的表达他们自己的音乐表现,这是音乐教学的目的之一。音乐可赋予我们一种积极想象与创造的方式,提高我们的创造能力。同时在音乐教学中,要想让学生理解音乐所表现的场面,课堂创编与活动是必不可少的。那么,采用怎样的创编与活动才能启发学生展开思维并能挖掘他们的创造力呢?当然要选择一些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这样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中,积极参与音乐课堂活动。我们说音乐创造力是发展人的创造思维和能力的重要课题,它将贯穿于整个音乐教学过程的始终,以学生已有的对音乐基本要素的体验为基础,提供机会让学生经历和体验音乐的创作过程。

三、注重直观形象及身体语言

众所周知,歌声乃人之情也,不难想象,一个毫无感情的人是无法发出悦耳之声的,人的心理状态会直接作用在发声器官上,因此,教师在中学音乐教学、尤其在声音训练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从而锻炼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审视以往的中学音乐教学,我们发现音乐课堂往往只限于你教我唱的固定方式,课堂结构显得单调无昧,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创新的思想指导下教师可以适当进行表演教学,让学生自己设计各种情景,自己体会音乐作品进行联想和即兴演唱演奏。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发散性思维活动中,教师不要把学生的思维限制的过死,要允许学生多角度的思考问题,驰骋想象,展开自己的想象力。音乐形象是通过音响表现作曲家的艺术构思,塑造艺术形象,从而使欣赏者产生联想。在欣赏教学中,学生可以直接感受到所播放乐曲强、弱、快、慢以及音乐的喜、怒、哀、乐,并能够想象出音乐表现的情景。若再经过教师的讲解,就更能够正确的体会与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情绪、意境。我们知道音乐本身是非语义性的,其本质与价值可以激发人的创造性,而且音乐的高、低、强、弱,以及音乐情绪的喜、怒、哀、乐,是能够通过身体形态语言来表达的。同时身体语言能唤起人的本能,更能触发人的自由联想,有助于人的创造意识,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加入适当的身体语言,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理解音乐的能力,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注重音乐与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创造力,使学生能以最自然最简单的方式进入音乐,并从中获得个性发展。

四、拓展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课

教学是种精湛的艺术,即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而进行独创性的教学实践活动,课堂教学是一种科学,是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学内容的科学逻辑规律以及教学过程本身的各种规律来进行的。教师必须创造性地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美的形象最佳地完成教学任务。音乐活动课是音乐课的延伸,音乐活动课这种特殊的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创造思维的空间更为广阔。一般而言,中学生仍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他们善于表现自己,表现欲望极强,所以我们必须根据音乐审美型教学这一特点,合理地引导学生学习音乐,激发他们的创造意识,使学生把自己对音乐的感受,理解,通过自己的创造表现出来。音乐活动,音乐形象的再创造是一种新兴的教学练习手段。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优势,启发诱导到位,设计组织好游戏活动,充分唤起审美主体的想象,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学生即兴表演时,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让学生不拘一格,尽情表演,当然也要强调遵守规则,使课堂活泼有余,严肃认真。活动课除了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外,更多的是把活动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大力开展音乐活动课教学。著名作曲家、民族音乐家柯达伊左尔坦认为:“创造能力实际是人与生俱来的潜能,只要有适合的环境和方法,就能开掘这种能力。”我们音乐教师只有多为学生创造环境,把音乐学习与创造性思维训练紧密结合起来,才会学得生动、学得活泼,才能主动发展。

总之,中学音乐教学中体现创新意识,无不体现出它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它既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也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表现能力;既丰富了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也锻炼了学生的创造力,对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起着积极的作用。

上一篇:提高科学课堂中对比实验有效性的初探 下一篇:浅谈初中数学中形式化与非形式化的相互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