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综合评析

时间:2022-04-23 04:03:52

四种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综合评析

摘要:目的 探究培养、涂片、PCR和增菌PCR四种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作用。方法 在我院就诊的患者中抽取35例临床确诊的肺结核患者、35例疑似肺结核患者、35例非肺结核患者提取痰液分别进行培养、涂片、PCR、增菌PCR检测,统计结果后进行比对。结果 临床确诊的35例肺结核患者的培养、涂片、PCR、增菌PCR(4d)、增菌PCR(7d)的四种检测结果阳性率为25.7%、34.3%、54.3%、74.3%、88.6%;35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的阳性率为14.3%、20.0%、34.4%、42.9%、51.4%。两组数据均具有数学统计学差异(P

关键词:肺结核;PCR;涂片;培养

肺结核是肺部;受到结核杆菌影响而引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已对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威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传染源为肺结核患者。感染肺结核杆菌的健康人群不一定会发病,当其免疫力降低的时候才可能发病。根据每年的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可知,每年世界上约会发生结核病800~1000万,大约会死亡300万,已经成为单一传染病中死亡率最高的[1]。对于肺结核病而言,只要发现早治疗合适还是可以治愈的,因此对肺结核的诊断尤为重要,本文对培养、涂片、PCR和增菌PCR四种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作用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增菌PCR对结核杆菌的诊断具有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现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就诊的患者中抽取35例临床确诊的肺结核患者、35例疑似肺结核患者、35例非肺结核患者提取痰液分别进行培养、涂片、PCR、增液PCR四种方法进行检测。临床确诊的患者均经过确诊;疑似结核病患者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非肺结核病患者均为肺炎、肺癌、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等。

1.2 方法

1.2.1培养和培养 参照(结核病细菌学检验规程)[2]利用NaOH液化痰标本,用PBS离心处理2次,取出沉淀后用PBS溶解,随后分别吸取0.1ml进行培养、涂片、PCR、增菌PCR检测。

1.2.2 PCR扩增 参照标准步骤进行操作。设置条件为94℃变性5min,94℃1min;68℃1min;72℃1min;35次循环;72℃延伸5min。利用PCR-ELISA对扩增物进行鉴定[3]。

1.2.3增菌PCR 取上述经液化、离心洗涤处理后的标本沉淀物0.1ml接种在1ml液体培养基上,在37℃温度下培养4d和7d,参照PCR方法进行检查。

1.3统计学标准 本文数据均采用SPSS16.0软件处理,用例数、百分数(n,%)进行数据表示,组间数据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

2 结果

四种检测方法的结果,临床确诊的35例肺结核患者的培养、涂片、PCR、增菌PCR(4d)、增液PCR(7d)的四种检测结果阳性率为23.1%、33.4%、56.1%、66.3%、88.3%;35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的阳性率为14.3%、19.3%、29.1%、38.3%、53.4%。两组数据均具有数学统计学差异(P

3 讨论

治疗结核病最重要的便是提早诊断尽早治疗。因此结核病的细菌学检查在诊断早期具有重要意义。现在全球范围内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细菌学检查方法是痰涂片抗酸染色检查,具有简便快捷、价廉的优点,但是敏感性低、特异性差。细菌培养法灵敏度高于痰涂片法,检查整体耗时长,约4~8w[4]。因此PCR就以其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优点成为了最有价值的诊断手段。本文为探究PCR的临床诊断价值,在我院就诊的患者中抽取35例临床确诊的肺结核患者、35例疑似肺结核患者、35例非肺结核患者提取痰液分别进行培养、涂片、PCR、增液PCR四种方法进行检测,统计结果后进行比对发现:临床确诊的35例肺结核患者的培养、涂片、PCR、增菌PCR(4d)、增菌PCR(7d)的四种检测结果阳性率为25.7%、34.3%、54.3%、74.3%、88.6%;35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的阳性率为14.3%、20.0%、34.4%、42.9%、51.4%。两组数据均具有数学统计学差异(P

参考文献:

[1]张翊,卢建平,叶淼.四种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评价[J].中国防痨杂志,2006,12(01):14-17.

[2]康丽军,洪峰,冯建兵,等.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核酸快速检测方法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防痨杂志,2011,21(05):263-266.

[3]袁凯.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在脊柱结核辅助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235-236.

[4]王华钧,孙小军,金法祥,诸雪萍.4种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的比较[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11(7):2472-2474.

上一篇:论如何提升学生服装设计创新意识及能力 下一篇:呼吸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调查分析与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