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地迁移,让小学英语阅读课堂更精彩

时间:2022-04-23 02:39:27

有效地迁移,让小学英语阅读课堂更精彩

摘 要:迁移理论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这种思想,可以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a

关键词:知识的迁移;英语阅读课堂;有序排列;阶梯式呈现问题

迁移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时,将已掌握的知识、经验、技能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并掌握的一种过程。简单地说,迁移就是举一反三地运用。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我认为最难教学的是Read and write部分的教学。这个部分,要求学生能够听、说、认、读文章并且要理解文章大意。理解文章大意,对于抽象思维不是很活跃的小学生来说,这是一个较为困难的问题。我认为要想解决这个难题,最好的办法是,要用一根引绳——迁移,它可以让小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更精彩。

一、学会迁移使英语教学中字、词、句、意有序排列,便于提取

案例:

A老师:复习旧知导入新课,Play a simon says game.The purposes “It can help the students to review the learned knowledge.”Eg.The teacher says“go hiking”The students say “go hiking”;When the teacher says “Simon says:go hiking”The students say and do the action.在引入新授知识前,玩这个游戏,可以刺激脑部神经,激活大脑思维,让学生温习旧知识,以便于在此课学习中,形成一个活跃的知识链。当要用到旧知识时,可以随时提取。

反思:

大脑中所存的知识好比仓库中的积压货品,只有货源充足,堆放得有条理,才能当你所需要时由此及彼地调用所学知识,然而如果一个学生不善于迁移,其脑中的知识就好比仓库中的积压物资,无序地堆放着,无法快速地将所需要的知识找出,不能利用所学知识,势必造成资源浪费,就像在本课时的教学中,如果没有A老师的课前铺垫,哪会有思维活跃的学生?因为本课时所要教学的是四个季节里所做的活动和理解Why, because 的真正含义,就是因为有了这个环节,使得学生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思维活跃,对教师的提问对答如流。Eg.T:What can you do in spring?Ss:I can ...同样,若一个学生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就好比“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根本无法进行迁移,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有滚雪球的意识,从而帮助学生连贯新旧知识,让学生找到新知与旧识的结合点,进行知识的迁移。

二、学会阶梯式呈现问题的迁移方式,能减少阅读中“拦路虎”所带来的干扰

案例:

B老师:巩固新知过程中,她采用的是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达到学以致用,即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语来回答老师的提问。Eg.1. After the students watch CAI, listen and number the picture,让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内容大意。2.Follow the tape,which can help the students get the general idea of the passage.3.Tick or cross.用这种方式可以检测学生是否理解全文大意。4.Answer the questions :(1)What is Zip’s favourite season?Why?(2)Which season does zoom like best?Why?5.Fill in the blanks.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掌握难点句型。6.Give the story a title.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反思:

如果说,对这部分的要求只是一味地按照文本Answer the questions,要求实属太低,因为Read and write这部分的教学,特别是对回答问题中,主编在教材处理时,为了方便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在字体编辑上采用了加粗字体,所以要回答正确,那是件很容易的事。这也就是现代教师的教学理念:The teacher only as a participant,not as a leader.

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认知能力。这两位老师在处理教材时,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恬到好处地运用迁移,能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让学生有跳一跳就能摘到桃的意识。特别是B老师,她在巩固的第五个环节上采用了“Give the story a title.”这样概括文章主题的方式,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又得到了一次升华。

参考文献:

[1]张光鉴.科学教育与相似论.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2]乐伟国.新课程小学英语备课参考.宁波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古林镇蓓蕾小学)

上一篇:浅谈小学语文综合实践课 下一篇:让孩子自己敞开“蛋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