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老年肺原性心脏病的联合治疗效果与临床分析

时间:2022-04-23 12:33:37

探讨老年肺原性心脏病的联合治疗效果与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硫酸镁加血塞通联合治疗肺原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76例老年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给氧、控制感染、洋地黄、利尿剂等改善心肺功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硫酸镁和血塞通。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症状体征差异有显著性(P

【关键词】肺心病;老年;硫酸镁;血塞通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185-01

肺源性心脏病(corpulmonale,简称肺心病)主要是由于支气管-肺组织或肺动脉血管病变所致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心脏病。根据起病缓急和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临床上以慢性多见。尤其是老年人,其失代偿出现右心衰竭的概率明显高于非老年人,并常伴有呼吸衰竭。笔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硫酸镁和血塞通治疗老年慢性肺心病38例,并与单纯综合治疗的38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76例老年肺心病患者,为本院急性期患者,病因均为慢性支气管炎并肺气肿。诊断均符合1977年全国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的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诊断标准[1]。76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50~80岁,平均70.5岁。对照组中,男17例,女21例;年龄53~82岁,平均71.3岁。两组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吸氧、解痉平喘、祛痰、强心利尿等综合治疗。

1.2.2治疗组:在对照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25%硫酸镁10ml和血塞通300mg,分别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10~15天为1个疗程。

1.3疗效标准:显效: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明显改善,紫绀消失,肺部干湿音减少或消失,水肿消失;有效: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改善,紫绀减轻,肺部干湿音减少,水肿减轻;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2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注:经χ2检验与对照组比较,*P

治疗组显效时间3.4~5.8天,平均4.6天;对照组显效时间5.7~8.1天,平均6.9天。经χ2检验,两组显效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

3临床分析

3.1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chronicpulmonaryheartdisease)是由于慢性支气管、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肥厚、扩大,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

本病在我国较为常见根据国内近年的统计,肺心病平均患病率为0.41%-0.47%。患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女性别无显著差异,寒冷地区、高原地区、潮湿地区和农村患病率高,随着年龄增长而患病率增高。急性发作以冬、春季多见,其常见原因是呼吸道感染。急性呼吸道感染常为急性发作的诱因,常导致肺、心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经国内近20年的研究,对肺心病发生和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诊断和治疗均有一些进展,使肺心病的住院病死率明显下降。本病占住院心脏病的构成比例为38.5%~46%。

3.2急性肺源性心脏病:

急性肺源性心脏病(acutecorpulmonale)主要是由肺动脉主干或其主要分支突然栓塞,肺循环大部受阻,以致肺动脉压急剧增高、急性右心室扩张和右心室功能衰竭的心脏病。由于本病主要见于巨大肺栓塞患者。急性肺源性心脏病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栓子脱落或其他异物进入肺循环,造成肺动脉主于或其分支的广泛栓塞,同时并发广泛肺细小动脉痉挛,使肺循环受阻,脉动脉压急剧升高而引起右心室扩张和右心衰竭。

3.3发病机制

3.3.1肺动脉高压的形成:(1)肺血管阻力增加的功能性因素;(2)肺血管阻力增加的解剖学因素;(3)血容量增多和血液粘稠度增加。

3.3.2心脏病变和心力衰竭

3.4临床表现:肺、心功能代偿期(包括缓解期);肺、心功能失代偿期(包括急性加重期)

3.5并发症

3.5.1肺性脑病。是由于呼吸功能衰竭所致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症状的一种综合征。但必须除外脑动脉硬化、严重电解质紊乱、单纯性碱中毒、感染中毒性脑病等。

3.5.2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肺心病出现呼吸衰竭时,由于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当机体发挥最大限度代偿能力仍不能保持体内平衡时,可发生各种不同类型的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使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病情更加恶化。对治疗及预后皆有重要意义,应进行监测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3.5.3心律失常:多表现为房性早搏及阵发性室上性心过速,其中以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最具特征性。也可有心房扑动及心房颤动。少数病例由于急性严重心肌缺氧,可出现心室颤动以至心跳骤停。应注意与洋地黄中毒等引起的心律失常鉴别。

3.5.4休克:肺心病休克并不多见,一旦发生,预后不良。发生原因有:①感染中毒性休克;②失血性休克,多由上消化道出血引起;③心原性休克,严重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所致。

4讨论

肺心病多因肺部感染、严重肺泡缺氧、肺血管壁增厚、肺血管床面积减少、肺动脉高压等导致呼吸衰竭和右心衰竭[2]。同时,由于缺氧、感染使血小板活化,导致血栓形成,引起肺微循环障碍,更加重肺心病的病理变化[3]。而硫酸镁中的镁离子通过与钙拮抗、减少乙酰胆碱释放、β2受体激动效应、舒张因缺氧而痉挛的肺毛细血管和小动脉及镇静作用,使肺循环得到改善。

血塞通是从三七叶中分离提取三七总甙制剂的注射剂,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全血粘度及纤维蛋白含量,从而降低肺动脉高压,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力衰竭。

因此,临床上对老年肺心病失代偿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硫酸镁和血塞通是一种经济、安全、效果好的方法,尤其便于基层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载瑞鸿.内科疾病诊断标准.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1,200.

[2]刘坤申,高凤歧.肺心病:血管扩张剂治疗右心衰竭的利与弊.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20(7):388-390.

[3]唐学义,郑素歌,孙培宗.慢性肺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程度及其与缺氧关系的研究.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20(7):400.

上一篇:不正确吸氧致一术后患儿死亡的启示 下一篇:腹腔镜下脐尿管瘘及囊肿切除加脐部重建9例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