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是另外一种财富

时间:2022-04-23 11:13:26

荣誉是另外一种财富

他从电视上看到汶川大地震的报道后,把卖废纸的钱都凑了出来,为灾区人民捐出1000元人民币。不但自己捐款,他还一家家商铺去跑,倡导大家为灾区献一份爱心。多年以来,在他的倡导下,永春乡共捐出20余万元的爱心资金。

生活中,他并不富裕,一块戴了30多年的老上海表,如今还戴在手上,表轴换了很多次,表的指针走走停停,但他一直舍不得换一块。

一双鞋跟底部已经被抹平了,一件黑色的T恤已经泛黄,左手一个小包,右手一个大包,完全是一副要出远门的样子,其实这两个包里装的全是他的“宝贝”,小包里装着他的荣誉证书,大包里装着他的工作记录,两个包的内容拼凑起来,就是他一生的生活写照。

他就是维西县永春乡非公经济联合会主席熊茂勋,今年65岁,一个普米族老人,熟悉他的人都叫他熊大爹。他同时还兼任拖枝村党支部书记。

荣誉不能用金钱衡量

干了十多年的乡镇非公经济联合会主席,熊大爹从没拿过一分报酬。

在维西县人大副主任、工会主席李秋梅看来,熊大爹这么多年来,就是义务在做联合会的工作。早在2000年的时候,维西县10个乡镇就成立了非公经济企业联合会,由于没有相关经费,熊大爹的联合会主席全是义务劳动。

实际上,非公经济联合会刚成立的时候也热闹了一阵子,由于没有相关的经费做支撑,很多乡镇的联合会也就慢慢失去了成立的初衷,只有永春乡一直保留下来,并且在各项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很大程度上来说,是熊大爹成就了永春乡非公经济联合会。”李秋梅对于熊大爹的工作给出这样的评述。

提及熊大爹的工作时,他打开左手提着的包,里面装满了一叠省、州、县等颁发的荣誉证书。2003年工会积极分子,2005年迪庆州总工会发的劳模证书,2008年工会积极分子,每翻开一本证书,熊大爹的眉头便上扬一下,脸上的皱纹也随之抖动,很有点眉飞色舞的味道。

右手提着的包里,装着2000年挂牌成立非公经济联合会的公章,以及各种各样的照片,甚至是他上门动员会员捐款的收据都还保存着。

在这些照片中,有的是演出活动时的照片,也有各级单位授予他奖状的照片。很多照片虽然保留了十多年,但在他的精心保管下,依然保持着原来的样子。

虽然熊大爹在身份上属于联合会,但县总工会、乡镇工会联合会早就把熊大爹当作自己的人。每一次工会有什么活动一定要叫上熊大爹。

去年,在全省劳模的疗休养活动中,县总工会就指定让熊大爹参加。

也许有人会问,十多年没有一分钱的报酬,熊大爹究竟图个什么?其实,在熊大爹打开他的包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答案。在物质和荣誉之间,他选择了荣誉。

当然,熊大爹也有过困难的时候,刚成立联合会的时候,发展会员比较困难,他发展的第一个会员就是他的老伴。

总得有一股力量把他们团结起来

每次乡镇非公经济联合会开会的时候,有的会员来得较远,要赶几个小时的车,开会结束后,由于没有相关工作经费,吃饭的问题总是自己解决,他总是把路途比较远的会员招呼到家里,杀鸡买酒,总是要热热闹闹张罗一番。

他的老伴对此已经习以为常,只要他认为有意义的事情,就一定支持,在和旁人聊天的时候,他也会称赞他的老伴,“她懂的知识比我多,境界也比我高。”

就在他这种坚持下,永春乡非公经济联合会的工作一直干得有声有色,在他的带动下,非公经济联合会成立了一支合唱队,一支演出队,每年的五一、五四、七一、春节等节日,只要县里和乡里有活动,他这两支队伍一定是保留节目。

在一堆资料中,我们发现了一张来自四川中江小学的一个小学生寄来的明信片,上面写满了感谢的话语,其中一句这样写到:“尊敬的叔叔,我一定好好学习,不负你们的爱心救助。”

事情还得追溯到2008年,这一年汶川大地震,熊大爹从电视上看到报道后,他把卖废纸的钱都凑了出来,为灾区人民捐出1000元人民币。不但自己捐款,熊大爹还一家家商铺去跑,倡导大家为灾区献一份爱心。多年以来,在他的倡导下,永春乡共捐出20余万元的爱心资金。

李秀琼也是其中的受助者,李秀琼的父亲常年患病在床,母亲没有工作,同样是在他的倡导下,大家纷纷伸出援助的手。同时,熊大爹把李秀琼的情况报送到工会,也得到工会的大力援助。如今,李秀琼顺利完成学业,目前在迪庆州民族中学教书。

实际上,现实生活中熊大爹并不富裕,一块戴了30多年的手表,如今还戴在手上,表轴换了很多次,指针走走停停,但熊大爹一直舍不得换一块。

就在这样的坚持下,永春乡的非公经济联合会不仅没有因经费问题而停滞不前,反而成为地方政府的好帮手,有了这支队伍后,各方面的工作都要好开展得多。面对各种荣誉,熊大爹总是平淡地说,一个组织成立后,不能让他变成散沙,总得有一股力量把他们团结起来。

让年轻一代还原自己的心愿

爱学习,但没条件上学,熊大爹只念过三个月的书,他说:“他的老师就是一本字典,不懂的字就去查字典。”

在这样的学习干劲下,熊大爹不仅能无障碍地读书看报,在空闲的时候,他也即兴发挥写写诗歌。而且,在写他的名字和工作单位的时候,一手钢笔字写的龙飞凤舞,苍劲有力。

每当春节的时候,他就帮助村民写写春联。

因为爱学习,早在生产队的时候他就成为村上的记分员、会计,1996年入党,2000年12月乡镇非公经济联合会成立的时候担任主席。

爱读书却没条件读书也就成了他的遗憾,在很大程度上,他多次资助困难家庭的学生,其目的也就是让年轻一代还原自己未能读书的心愿。

熊大爹不是名人,但熊大爹是一个热心人,从他身上总能散发出一种鼓舞人心的精神和力量。

附近的学校里经常请他去给学生讲课,讲爱心、讲美德。而他讲的最多的就是丽江地震的例子。早在1997年,丽江发生地震,一个小学生把她妈妈给的零花钱全部捐了出来,这件事在丽江当时引起轰动效应,学校也倡议大家向她学习,这名小女孩高中毕业的时候就直接保送大学。在讲这个小女孩的故事时,他把当时报道这个小女孩事迹的报纸翻出来给我们看。

每一次从报纸上看到能令人鼓舞的消息,他就细心地剪下来,贴在他的本子上,这些年过来,他贴剪报的本子就有一大摞。

因为看的东西多,所以讲起道理来也是头头是道。而且嗓音特别大,从做人的道理到理想信念,只要一开口就停不下来,在采访中,我们也亲身体验到他的健谈。

在他们村里,一共有200多户人家,80名党员。

虽然身在农村,可要在他手下成为一名党员并不容易,用他的话来说,三关过不了,就别想当党员。

第一关是学习关。每当发展党员积极分子的时候,第一个任务就是学习,学习结束后就是长期的观察,这个人在村里的人品如何,思想如何,平时的思想状况如何。在通过长期的观察后,接下来他要亲自考察,这是一个面对面的谈话活动,每当这时候,你入党的目的是什么成了他第一个考察的问题。

因为大家都是一个村的,平时都习惯叫他熊大爹,偶尔也和他开开玩笑,但这个时候,熊大爹绝对是严肃的,在他心里,入党这么庄严的问题,不能嬉皮笑脸。当然,也有些党员文化水平不高,这个时候,熊大爹就帮他们写入党申请书。

由于家在乡镇附近,熊大爹一家的土地被征收了,现在他和老伴依靠低保生活,四个子女都已经成家立业,他有更多的心思花在工作上。

“我们村200多户人家,这些年从来没有发生过刑事案件。”作为村上的支部书记,这也是熊大爹值得骄傲的事情。

采访结束后,熊大爹来到职工活动中心,看到有一张台球桌没人玩,熊大爹顺手拿起一根球杆,弯下腰、瞄准、击发,球并没有像想象中的样子进洞,熊大爹直起腰来,乐呵呵地说:“年纪大了,手也抖了,没有准头了。”

上一篇:传递正能量 争创新佳绩 下一篇:昆明:保障房为何难“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