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钢结构住宅建筑设计的分析探讨

时间:2022-04-23 09:54:18

关于钢结构住宅建筑设计的分析探讨

摘要:在对钢结构住宅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展现出此类建筑的特点,同时,经过精心的设计,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鉴于此,设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从对钢结构结构体系的改善入手,提升此类型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功能,在开展这一环节设计的过程中,充分结合住宅建筑设计相关内容,从而提升该环节设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由此可见,现阶段积极加强钢结构住宅建筑设计的分析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钢结构住宅 建筑设计 分析

近年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升,因此对日常工作及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增加建筑的使用功能,提升建筑质量成为建筑业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而钢结构体系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有效应用于住宅建筑当中的。钢结构住宅建筑设计对于住宅工程设计来讲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对工程整体质量也具有直接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现阶段负责钢结构住宅建筑设计的工作人员,必须对钢结构住宅建筑设计特点进行充分的掌握,才能够在此基础上提升设计的科学性。

一、钢结构住宅建筑设计特点

首先,设计制造周期较短。近年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被有效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生产经营当中,提升了工作效率。针对钢结构住宅建筑来讲,计算机和专业性较强的结构分析软件被有效应用于设计当中,极大的提升了设计效率,缩短了设计制造周期。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设计内容,在根据工程实际进行调整和设计修改的过程中也更加便捷。在现场安装和工厂预制得以有效实现的基础上,钢结构住宅设计在工作室中完成后,相关工厂就能够立即完成后续产品的加工,从而为项目建设周期的缩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较强的承载度和抗震性能。在相同的承载能力下,为了缩小截面,可以对钢结构进行应用;而在相同的截面基础上,要想实现承载能力的最大化,也可以对钢结构进行应用。这是因为,钢结构自身的重量较轻,6层轻钢结构同传统的4层砖混结构拥有相同的重量,因此在对钢结构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建筑受地震的影响将被降到最低。

二、钢结构住宅建筑设计具体分析

本文分别从立体设计和平面设计两个角度出发,对钢结构住宅建筑设计展开了详细分析。

(一)立体设计方面

首先,体型设计。现阶段,相对简单的体型产生于大部分钢结构住宅当中,产生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迎合结构跨度的需求。正因为如此,呆板成为钢结构住宅体型的主要特点,尽管此类型设计能够提升建筑节能技术的使用效率。对门窗位置进行科学的设定,提升空间通风能力,同时有助于洞口被夜晚凉风灌入,促使人体感受自然通风的效果得以提升。墙面设计过程中,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其向南的敞开角度,并保持较强的平整性,有助于日照面积在住宅当中有效加大。屋顶、雨篷、门窗等是重点的体型设计内容,这也是其他建筑结构中没有的特点。

其次,有效协调外墙板同平面开间之间的关系。外墙在钢结构住宅当中,不仅需要满足不同技术要求,同时还应当拥有相对协调的住宅平面和模数体系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便捷性在设置门窗孔洞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出来。在对采光窗和外墙墙板之间的模数关系进行设置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设计要求,提升采光、通风以及立体造型效果。外墙板以及外墙板同钢构件之间的连接,必须充分体现出安全性和构造便捷性,从而为制作、运输以及吊装构件的过程提供便利。

(二)平面设计方面

首先,对柱网布置形式进行充分的应用。该形式是符合规则性要求的。结构在钢结构住宅当中的体现通常以框架结构为主,因此,在选择住宅平面的过程中,严禁其拥有较多的轴线错开现象和形心、质心距离较大等现象,在对柱网布置形式进行应用的过程中,规模化实现单元的选择应当以住宅单元和套型单位为主,在保证适应总平面布置变化度的过程中,需要对平接、错接以及凹凸接等方式进行应用。

其次,合理设计厨房和卫生间。卫生间以及厨房的设计在开放式住宅的整体设计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应从以下设计方法入手:一方面,卫生间以及厨房的位置应当被设置在混凝土核心筒或者接近混凝土剪力墙的地点,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躲避钢结构承重构件,促使防火以及防腐功能在钢结构构件中得以提升;其次,在确保同层检修的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中,可以首先将下沉处理应用于这两者的整体地面当中,接下来再对轻质材料进行回填。如果在设计中对整体厨房和卫生盒子间进行应用,那么二者中的六个面已经被涵盖,此时也必须将下沉处理应用于原有地面当中。这种处理方式,不仅能够满足此类型设计的特殊要求,在其他结构形式当中同样需要将这种处理方式应用于厨房和卫生间当中,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预防渗水现象在上下楼层当中产生;最后,在设计厨房和卫生间的过程中,应对整体化形式进行利用,对厨卫设备进行设计,应严格遵守模数协调原则;对工厂预制成品进行应用,并保证实际组装工作可以在现场完成,这样一来,在装修的过程中就能够实现一次到位。

三、结语

综上所述,砌筑式是我国传统的住宅形式,在应用钢结构住宅对其进行取代的过程中,建筑工程呈现出更高的强度、抗震性能,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速度也有所提升。而工厂加工是生产钢构件的主要形式,因此此类型建筑从设计到实际施工可以充分体现出系统化、标准化以及规模化等特点。本文在深入研究此类型住宅的过程中,希望能够为我国建筑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一定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冯磊.高层钢结构住宅经济性分析――以秦皇岛钢结构建筑为例[J].中国房地产业,2015,(09).

[2]张爱林.工业化装配式多高层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关键问题和发展趋势[J].住宅产业,2016,(01).

[3]求真务实 科学严谨 做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的研究――姚兵同志在“2012年全国钢结构行业大会”上的讲话[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4,(05).

[4]刘彬,陈小亮.探讨低多层轻型钢结构住宅的设计要点及实现[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14).

[5]柯善北.推动钢结构住宅向产业化、集成化发展――解读《轻型钢结构住宅技术规程》[J].中华建设,2015,(11).

(作者单位:[1]沈丹丹:内蒙古煤炭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黄强:内蒙古煤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上一篇:加强地勘单位资金管理策略 下一篇:“跨专业科研探究”课程的进展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