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渎职侵权犯罪侦查策略与指挥

时间:2022-04-23 09:45:08

谈渎职侵权犯罪侦查策略与指挥

侦查策略和指挥是提高侦查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新形势下办理渎职侵权案件的必修课。讲究侦查策略就是要实现理性侦查、规范侦查和科技侦查,这是今后侦查必须要走的三条路。今后,案件侦查中侦查策略含量越来越高,应当注意的是,侦查策略必须有正确执法理念作指导,这样才能保证侦查活动正常开展。

一、侦查策略的思想基础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正确运用侦查策略,促进渎职侵权案件的侦查工作,首先要在思想上实现转变,以适应当前侦查工作的需要。

1.从畏难消极情绪向坚决依法办案转变

敢不敢办案是首先要解决的思想问题。渎职案件有四难,关键要建立一种良好心理机制,不仅是研究侦查主体(对象),做到知己,知己是取得优势心理的保障,侦查人员要充分运用自己身负国家法律监督职责,享有国家赋予执法权力的优势,摧垮对方的反侦查心理,敢不敢是第一关的考验。

2.从轻视人权向保护人权观念转变

这是我们采用侦查谋略的底线。“以人为本,协调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对人权保护是主动配合还是消极对待,是个态度问题。尊重和保护人权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从重视重要证据向全面、客观收集证据的观念转变。在以往的案件侦查过程中,侦查机关重视的就是收集重要证据,往往忽视很多间接证据的收集。案件侦查终结时,往往因为很多证据已经无法收集,而现有证据又无法形成“证据链条”,使案件侦查工作功亏一篑。因此,在侦查期间侦查人员必须注意收集任何与案件事实有关的证据材料。

既要重视客观证据,也要重视主观证据。渎职侵权案件证据具有复杂性,主体证据的法定性,行为和后果的关联性,罪过证据的复杂性等特点。如的徇私情节的证据难查、复杂,不重视主观证据的收集,很难成案。案件责任划分,有的是书面证据证实,有的就是言辞证据。立案前后会有大变化。证据要求三个层面的重视:收集证据时,不能忽视证据材料可靠性的审查。不能对与侦查人员心理定势不符的证据视而不见,取而不用。对在搜集证据过程中,可能发生变化的证人证言,注重固定和巩固。

4.从片面重视实体法到实体法、程序法并重转变

严格执行程序法办案,程序问题有时会成为案件斗争的难点、焦点问题。

侦查谋略在客观上的办案时机把握注意:有的案件要当机立断,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有的案件要长期周旋,是为了选准侦查目标、侦查方向,这是个长期经营的问题,可放一下,但不等于不观察侦查目标的动向,坚决与其较量;有的案件要待机而动,时机不到,火候不到,坚决不动;有的案件要适可而止,不是遇到阻力就不查了,符合侦查中止的案件,就中止,不能拖泥带水;有的案件事实就那样了,不能反复调查;有的案件要深挖,能紧挖就紧挖,没东西的要适可而止。

微观上的侦查策略,每一种策略都含有辩证法,注意用其长,避其短。单纯用谋略则打不赢。预审的“三板斧”问题,不适用于任何案件涉案人。要增强五个方面的意识:

增强忧患意识,时刻感受斗争的复杂性、严峻性,坚定长期作战的意识。要时刻有斗争复杂性、严峻性的心理准备,才树立长期斗争的毅力。

要增强攻坚的意识,要有强烈获取战机的观念,关键证据在某个阶段表现的形式都不一样。关键口供、关键证人、关键书证,关键鉴定结论有分歧,要对最不容易攻破的地方进攻,指挥人员要树立攻坚意志,获取战机的意识。

增强查微析疑,善于从细微末节中捕捉证据,在斗智斗勇中取得优势,有些重大案件,也是从查微析疑中取得突破。“勇”字是谋略之首,不通过较量,不知道自己优势在什么地方。优势是在预审当中,斗争当中逐渐建立起来。得让对方感到不配合的后果是什么,在工作过程中,善于利用各种途径给对方施加压力。

增强预审意识,增强政策攻心,达到以证促供,以供促证的目的。指挥者自己要懂得预审,有进退自如,解开“死结”的本事。会用人才,善于发现预审人才,使之人尽其才。增强侦查组织指挥意识,提高办案侦查水平,要求在组织、指挥中发现人才、利用人才办案。

二、对侦查组织模式进行探索

1.要注意办案机制和模式的有效性。侦查一体化管的是重大、疑难案件。现代条件下,不讲究机制不行。

2.注意探索以人立案、以事立案的立案形式。七个罪名的侵权案件,犯罪嫌疑人确定,后果确定;十个罪名,要由人到事开展调查工作;、24个罪名的调查工作属于人事结合型,还有带有行业特性犯罪案件调查工作要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开展工作。

3.必须灵活运用由证到供,由供到证的侦查模式。长期以来,侦查模式属于粗放型,由供到证一攻而下,这种办案模式在司法实践中一直受到重视。要将由供到证的办案模式转变到由证到供上来。但不能将这种转变机械化,形而上学,某些案件就得先拿下口供,对口供做出判断再去据此取证。从审判角度上“零口供”可以,但在侦查案件上过程是变化的,要走供证结合的侦查模式。

4.侦查活动要注重技术含量,目光投入现代科技上。视听资料已经法定化,要走科技强侦之路。一是增强搜集视听资料意识,视听资料是犯罪原始证据,现场监视的客观记录;二是侦查人员通过精心设计,采取录音、录像取得证据,佐证其他证据;三是侦查人员依照法律规定制作录音录像资料,对证据进行固定。现在公诉部门要求我们侦查人员出庭作证,证实侦查活动合法性。越是敏感案件,越容易出问题,被告人、辩护人越来越采取从我们的办案方式、程序上找毛病方式,来整个案件;四是善于运用技侦手段破案,现在我们检察机关处于借用公安、国安机关技侦手段状况;五是有条件的情况下要积极用好测谎仪,不能避讳;六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来搜集证据。

三、初查问题

1.侦查前移,将着力点放在初查

初查的任务主要是:一是明网络,涉案的网络要查清;二是抓证据,明确侦查方向;三是辨真伪,搞清检举、控告的案件事实是否真实;四是探动静,寻找案件突破口;五是储信息,要为办案储存各类信息。

2.初查阶段要把握犯罪构成,掌握各罪法条,要把办案着力点放在法律规定明确的方向上,过去是主体问题纠缠我们,现在主要是在把握立案标准上。要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人身伤害,具体损害后果明确;二是规定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等弹性规定的:a、要把握案件本身上的情节特征;b、把握党的现实方针政策;c、要把握当地的民情、社情;三是有的损失后果没有表述,只把客观行为标准表象列举出来。有的虽然表述损失后果,但作为行为的附属。有的同志将高检院规定的重大损失后果当作立案标准;四是有一些罪名主观特征也作为立案标准,要在侦查着力点上把握好,不能将立案标准作为后果进行描述。

3.要正确掌握侦查手段和强制措施适用条件,发挥好这些手段和措施为办案服务。“12小时”误区问题,用好12小时,使心理互相摸底的较量,不要把12小时绝对化,将案件突破寄托于12小时,要将12小时作为对案件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的摸底,检验已经取得证据的真伪,要用12小时调整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状态,将其调整到配合破案工作上。要用好强制措施,该用就用,加强控制,防止逃跑。及时抓捕在逃犯。

四、侦查组织指挥要抓几个重要环节

1.切实做好预审工作。一类是突破性审讯,二类是复合型审讯,三类是两者的结合。着力点放在深挖渎职案件中的贪污、受贿案件,使我们的案件立于不败之地。

2.抓指挥的组织,包括:组织形式;组织的内在结构;办案力量使用问题;案情知情范围。处理好日常工作与特殊任务的关系。

3.抓组织的协调。首先,外部协调,为侦查提供方便条件,包括:搜集信息,拓宽思路;对干扰技术纳入视线,有一些重要证据只有通过协调才能取得;其次,搞好内部协调。a、办案小组的协调,侦查和预审结合问题。b、深挖犯罪,扩大线索与本案的关系问题。c、搞好重大行动,统一指挥的协调;再次,与公诉部门的协调。追踪制约,注意引导人员深入细致了解案件全貌。落实补查情况,取得对方理解,争取将案件按照规格出手。最后达成共识,做到一个声音说话。

4.抓好分析求证工作,特别是办重大、要案时,应成立分析求证小组,搞好证据分析,侦查环节分析,有力于侦查决策。注意:a、求证小组工作由有一定理论功底和侦查经验的人进行;b、对案件材料进行全面系统化分析;c、要抓住案件的焦点、矛盾点进行分析、求证;d、 要充分听取不同意见;e、根据侦查活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要求进行求证分析。

5.抓好侦查队伍激励、约束机制。组织者对侦查人员的个性情况、优缺点、长短处要做到头脑清楚。对行为不轨的人要警惕,做到人尽其用。

(作者通讯地址:天津市河西区人民检察院,天津市 河西区 300202)

上一篇:证人出庭及保护制度之浅探 下一篇:新时期司法公信建设的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