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通背拳(四)

时间:2022-04-23 09:28:13

“洪洞通背拳”之三十六跌摔,是第七代传人焦登榜之秘笈。他视为珍宝,深藏不露,秘而不传。年事已高时,始择徒而授,单传于弟子程涌泉,程涌泉又独授于薛盛才。1985年,全国武术挖掘整理时,此拳被视为看家镇宝,未曾献出。嗣后,我(作者薛盛才)和程涌泉(亦友亦师)多次商榷,将该拳公诸于世。因遵循艺不轻传、宁可失传不能滥传的师训,未能实现。不幸的是,程涌泉也于1997年与世永诀,只留掌握此技的我现已年逾古稀。我认识到孤芳自赏,莫若与人共乐者更乐,一花独放不算春,万紫千红才是春。只有无私奉献,才无愧前辈,有功于后代。于是,决计将先师留下的丰厚武术遗产于今天的欣逢盛世之时展现社会。

提到这种跌摔,难免会使人和传统的摔跤相混淆,其实不然,摔跤是在双方较技时,运用杠杆、力学原理,通过自己改变其力点、支点,使对方重心越出其底基失去平衡而倒地的一种技法。而洪洞通背拳之三十六跌摔却不同于此,它是实战技击中踢打摔拿中的主要内容之一,这种跌摔技击术在实战应用时,既无公平可言,又不受摔跤比赛和散手擂台赛规则的限制;既不限制禁打部位,更不限用任何技法,随心所欲,无拘无束,运用什么手段和技法都可以随意实施,有效地摔打对方的经脉或穴位,可以击打对方任何要害部位,还可以利用反关节来控制对方的局部关节,使其失去反抗能力,以重创对方和伤害对方为目的。它较之摔跤和散手擂台赛更具有杀伤力,轻则可以制服对方,重则可使敌人致残致伤或致命。

三十六跌摔技法遵循洪洞通背拳的特点,顺势借力,声东击西,闪惊巧取,以小力胜大力,除使用肩、肘、臀、胯、膝为力点外,又与反关节及多种打法、腿法相互结合,伺机应用。

三十六跌摔在实战中不同于专项的摔跤比赛,在实战搏击中,并非单一的专门只施用跌摔,而是将跌摔技法贯穿于踢打拿等技击中,在防守反击中实施。根据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审时度势,任意选用。如对方属人民内部矛盾,要考虑施技的分量和轻重程度,不能超越正当的防卫范围,如若过度将会触及刑法;对待敌对分子或亡命之徒,应动用杀伤力大的跌摔技法,使其被跌摔受到重创,威风扫地,束手待缚。

洪洞通背拳之三十六跌摔至今并未在任何武术比赛场上亮相露面,所以鲜为人知,这或许是先师们对此看家拳珍藏之故吧!

三十六跌摔比较特殊,和其它拳术截然不同,单练时没有完整套路,完全着重对抗性的短打,风格独特,技击性强,是一项具有实战意义的拳种。每一招法独立成章,单招单练。演练方法也与众不同,要求操练者对每个跌摔技法单一习练,不论场地多大,一个技法动作一左一右地反复练习,十次、百次……直练到场地尽头为止,返回来再换另一个技法动作。每次训练,能练多少算多少,每次训练如果没练完三十六种跌摔动作,下次训练时接着进行,要求每日要将三十六跌摔全部练完,练习次数多多益善,待练至动作正确、用力准确、快速敏捷后,进一步要求两人实战练习,上手的进攻和下手的防守反击互相轮换,如此练完三十六种跌摔技法运用后,再将跌摔技法穿插至踢打摔拿的混合散手对抗实战中,随意实施每种跌摔技法,达到万无一失,百发百中,才算初功告成。

现将洪洞通背拳之三十六跌摔按程涌泉传授的技法原貌原封不动地按本目加以整理,文字中虽有些字词改为白话,有些动作名称改为通俗、大众化的名称,但并不会因此而改变动作的原始面貌和原意。

这里介绍的仅是三十六跌摔中的一部分。为完整无缺的介绍,其余部分随后陆续整理。

(一)贯脖蹩臀(饿马卧栏)

1、我出右拳击打对方头面部,对方用右手向上防架。

2、我上右步于对方后侧右脚后,臀部靠紧其臀部,左手抓握对方右手腕,右臂抽回后伸直甩磕对方喉部,顺劲屈肘盘挟对方颈脖(图1)。

3、同时身体左转,左手用力向左下方弧形拉其右手腕,右臂向左下方夹抱对方颈部,右腿蹬劲,腰向左下方弯屈,臀部向后猛撞,上下形成合力,将对方向上摔起(图2)。

4、继续用力,将对方跌摔于地。

要点:1动:我的先发制人发动进击,是为了引手得手,迫使对方出手防护,造成我顺势施招之机。

2动:我上步要跨入对方左脚后,双方形成臀部紧靠,不至使对方被摔时滑溜脱险。我摔时以臀部为支点,撞出猛劲。我右臂磕喉时,犹如软鞭,顺直臂磕劲屈肘贯抱对方颈部,使之喉受重创,颈被紧抱。

3动:我加力摔时,要以臀的蹩劲,左手拉力转身拧腰,右腿的蹬劲等动作形成合力,动作要紧凑、连贯、瞬间完成。技击效果,不仅使对方跌摔于地,而伤害最重的是对方咽喉部位。

(二)前摔(安安送米)

1、对方由我背后双手搂抱我上身及大臂(图3)。

2、我两脚分开,两腿微屈,重心下降,两臂架起平屈,两手抓握对方两手腕下拉,脊背贴紧对方胸腹部(图4)。

3、我两腿蹬直,向前低头弯腰,手向下拉,眼由两腿之间后看,臀向后撞,将对方身体由后向上摔起(图5)。

4、继续加速用力,将对方跌摔于地。

要点:

2动:我屈腿下蹲,架臂握腕,是为了解脱对方搂抱我之上臂,两手抓握要紧,腰背要与对方上身靠紧。

3动:两腿直伸,身体前屈,两手下拉要快速敏捷,整个动作要协调一致,对方跌摔后便束手无策,我再欲施行击打动作,可随心所欲。

(三)扛口袋(小鬼掂枪)

1、我先发制人,出右拳打对方头部右侧。

2、对方右手向上架挡我手,我上左步,左手向上抓握对方右手腕(图6)。

3、接着我迅速上右步弯腰,右手插击对方裆部,左手握其手腕向左下方拉,右肩抵紧其小腹部,使对方上身倾伏于我右肩上方(图7)。

4、我右臂抱紧对方右大腿上挑,左手向左侧弧形下拉对方右手腕,上身右拧,挺腰抬头,将对方从我右肩上摔起(图8)。

5、整个劲力不断,将对方跌摔于地。

要点:

1动:我主动出手,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如对方不防,我就真打,如不愿打时虚晃此拳,诱其出手防范之机乘势顺力抓握其手腕,为我下动进攻创造了条件,这种引手得手之技,能诱使对方听从我的指挥,由我摆布,误入我的圈套。

3动:我的手拉臂挑、蹬腿转身、挺腰抬头等动作要有爆发力,协调一致。

注:将对方跌摔于地后,如欲再施加打击,可任意施招,如可用脚踢对方头部或肋部,可骑身拉臂捆绑,还可右手配合拉其腕肘外拧,根据情况,灵活运用。

上一篇:散手运动的恢复训练方法 下一篇:跆拳道入门(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