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气霸道”的2岁宝宝

时间:2022-04-23 06:46:26

“小气霸道”的2岁宝宝

2岁半的小文抱着娃娃走到滑梯旁,便顺手将手中的娃娃放在地上,准备去玩滑梯。同班的小慧刚好经过,看到娃娃躺在地上,便将它抱起,一边哄着一边走向图书角。小文发现娃娃被小慧抱走,连忙跑过去将它从小慧手中抢回,并生气地告诉她:“这是我的!”小慧眼看抢不过小文,只好跑去找老师告状:“老师,小文抢我的娃娃!”这时,小文已经抱着娃娃走回娃娃家,赫然发现其它小朋友正高兴地在玩滑梯,小文生气地将他们推开,高声抗议:“这是我在玩的!”其它小朋友也不甘示弱,对着小文大叫:“是我们先玩的!”

2岁幼儿总是被冠上“小气”与“霸道”的“头衔”,其实不是他们不愿意为别人设想,只是受限于“自我为中心”的思考方式,无法顾及到他人的感受。

自我为中心的2岁儿

“自我为中心”是2岁多幼儿的思考特征。他们只想到自己的感觉与需求,而不考虑别人或周围的状态。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影响着幼儿的人际关系,因此,他们不容易产生与别人合作、轮流,或分享的行为。

不了解幼儿发展的大人,有时会将这些行为误解为“不乖”、“小气”、“霸道”。其实,幼儿不是不愿为别人设想,只是受限于本身不成熟的思考方式,才无法顾虑到他人。

玩具比朋友重要

因为以自我为中心,这阶段的孩子对于玩具,总以为“只要是我玩的,都是我的玩具”。为了捍卫玩具的“所有权”,他命令、威胁别人不要拿他的玩具,甚至以打人、抢夺的方式拿回自己的所爱。

对这阶段的幼儿而言,“玩具”可比“朋友”重要多了。要他为了友谊而放弃玩具的可能性很低。因为他只知道自己很想玩,若别人把玩具抢走,他会很难过、很生气,至于别人的想法与感受,他则无法体会。

避免发生争夺的措施

既然2岁多的孩子适应他人需求的能力很弱,这时就需要大人帮忙。首先,大人应先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避免将孩子归类为“慷慨的”、“小气的”。其次,还要主动制造机会,并给予一些简单的指导,鼓励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比如,提供足够的积木、粘土、色纸、颜料,让幼儿可以一起参与,减少因争夺玩具而引发争执,并借机让他们练习社交技巧。

学会体贴与分享

2岁幼儿因为无法体会他人的感受,又欠缺沟通的技巧,因此,不要期望一群幼儿自己可以玩得很好,如果没有大人的监督,幼儿的游戏很快就会落入一团混乱的纷争。此时,大人适时地引导,可帮助孩子发展社会能力。比如,老师可以跟小文解释:“幼儿园的玩具是属于大家的,如果你想先玩滑梯,就让小慧先玩娃娃。”并教他问其他正在玩滑梯的小朋友:“我可不可以和你们一起玩?”若孩子们坚持不愿意一起玩,老师也可充当计时员,指导幼儿学习轮流,一人玩一段时间。

虽然幼儿是非常以自我为中心的,但只要大人耐心辅导,让孩子多经历几次成功的合作游戏,那他们心中刚刚萌芽的友谊观念会渐渐成熟,并学会体贴别人、与人合作和轮流玩具了。

上一篇:“上个月”怎么成了“昨天” 下一篇:儿子与他的“叮当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