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前置性学习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尝试思路

时间:2022-04-23 05:46:29

“先学后教”前置性学习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尝试思路

【摘要】“先学后教”是对传统的“先教后学”课堂模式进行的一种改革,它将课堂教学的重心前置,使学生在历史课堂上所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的展现出来,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改善,最终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本文简单阐述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并且对“先学后教”前置性学习在历史课堂中得应用进行了总结,以期在日后的高中历史教学中能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关键词】先学后教;前置性学习;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先学后教”,是对传统的“先教后学”的教学模式的改革,一堂课总要从“先学后教”的“学”字开始,这里的“学”指的是自学,是指学生带着老师所布置的任务,进行有既定目标的学习。这种课堂最大的特点就是,学生的自学成为课堂上的一个新起点。这样一来,不但能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能动性,也会使教师的课堂教学具有目的性与针对性,从而达成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一、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学校教育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说,学校的改革只有以课堂改革为中心,才会取得最佳效果。因此,在当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中最迫切的任务便是对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通过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合,可以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这一部分,主要包括:对知识的要求具体化、对能力的要求泛化、对情感目标的缺乏等问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由教育部颁布,从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角度对高中历史教育的基本目标进行了规定。它的特点是将知识、能力互相结合,将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与此同时,把思想教育拓展为价值观的教育。从而使学生们不但收获了历史知识,更是学会了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这一部分,主要包括:以本为本,以教师为中心,备课较为模式化等问题。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大多数学校仍然采用传统的五段教学法,即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就会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设置问题

要想通过“先学后教”的前置性学习方式来加强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的学习效果,首要任务就是需要认真研究所要设置的问题。因为问题设置的精准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在前置性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下面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教学实践中出现的例子,对前置性学习的问题设置进行分析。

当前学习中,许多同学对高中历史课本中出现的中国古代军机处、皇权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经过研究表明,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包括:初中的历史学习质量较低,没能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导致高中学习阶段没有坚实的知识基础;一些同学对相关的历史内容提不起兴趣。面对这样的情况,在历史课堂上运用“先教后学”的方式就要求教师对问题的设置要有技巧。例如,教师在教授到乾隆与和珅等知识的时候,可以结合翻拍后的电视剧《张居正》进行提问:张居正作为一名内阁首辅,他的职责是什么?和珅这个名字大家都听说过,那么他作为一名军机大臣,他的职责是什么?内阁首辅与军机大臣这两个职务有哪些不同?通过这些问题,调动起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使他们能够带着问题去学习,并且对所学的内容形成比较完整的结构框架。

三、突出重难点

为了有效的避免学生对重复学习的历史知识产生厌烦感,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就要通过对课堂上的一些重点、难点知识进行梳理,使学生清楚的明白应该向着什么方向学习,这样有利于落实重点并且突破难点。

在上面提到的这节内容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需要在学习中注意。例如,君主专制统治的空前加强;清朝成功的解决了边疆的民族问题,从而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基础;清朝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在课堂上,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是,明朝的内阁、清朝的军机处以及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而整个课堂中的难点是,使学生理解明清时期权力机构的变更过程,以及在那个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社会存在怎样的影响。

四、适时指导

“先学后教”前置性学习是一种自主的学习能力。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掌握这种学习要领,教师应该从一开始就进行认真的培养与指导,要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来完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举一反三的学习,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培养。在课堂上,多增加一些相关的历史资料,将学生编成小组进行讨论,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在遇到学习困难的时候能够互帮互助,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学生学习思路的拓展,从而增强学生的前置性学习能力。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方向,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即时评价

高中历史教学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则是学生的学习评价,它不但能够反馈教学,也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即时评价,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对教学现象进行的一种评估,能够有效的促进教学目标的成功实现。

即时评价,不单单包括教师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也包括调动学生进行自评、互评的积极性。这样一来,能够积极评价学生对历史课堂的充分准备,从而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提升他们自身的学习能力,最终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先学后教”前置性学习在高中历史课堂上的应用对学生历史知识的学习具有深远影响,成功的前置性学习可以让学生在更加深刻的层次上了解并掌握历史知识,使他们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也能使他们成为高中历史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孔宏伟.“先学后教”前置性学习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尝试[J].中国校外教育

[2]王海洪.试论探究性学习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首都师范大学

[3]丁翔羽.高中历史探究性学习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

[4]薛彦涛.“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

[5]赵宇涵.“导讲评”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的探索[D].四川师范大学

上一篇:试谈小学英语口语评价 下一篇:略论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