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记账法借与贷的玄机

时间:2022-04-23 02:22:47

会计记账法借与贷的玄机

从会计记账方法的历史传承来看,在简单、直观的单式记账法被逐渐淘汰之后,一代复式记账法就成为会计人手中的主流记账模式。复式记账,她对每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记录,这种双重记录就是其被称为“复式”的由来。复式记账法较好地体现了资本运动的内在规律,能够全面地、系统地反映资金增减变动的来龙去脉及经营成果,并有助于检查账户处理和保证账簿记录结果的正确性。历经时代洗礼,科学、抽象的借贷记账法,已经主宰着整个记账方法,已处于会计记账方法体系中的霸主地位。不过,对于字面再简单不过的“借”、“贷”二字,其实质内涵是什么,则一直使许多会计人很困惑。

在人们心目中,“借”、“贷”总或多或少地与剥削连在一起。如今的会计借贷,也常会给人一种像雾像雨又像风的朦胧感。显然,仅从字面去解释,并没有什么说服力。要想深度感知借贷记账法,需要从对复式簿记的渊源来追溯其演变进程。借贷记账法自其萌芽状态到接近于完备形式,大约经历了从13世纪初至15世纪末的300年左右。这一演变过程曾在中世纪的意大利商业城市威尼斯、热那亚等地发生。当时,地中海沿岸某些城市的商业和手工业发展很快,出现了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发达的商品经济,特别是地中海沿岸某些城市中十分活跃的商业和银钱兑换业都迫切要求从簿记中获得有关经济往来和经营成果的重要信息。经过一段孕育时期以后,簿记的方法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科学的复式簿记法在意大利诞生了。这一演变过程大体上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一是佛罗伦萨式,这是复式簿记的萌芽阶段(1211―1340年)。这一阶段以1211年佛罗伦萨银行家采用的簿记为代表(这是目前保存的意大利最古老的会计账簿,现收藏于佛罗伦萨梅迪奇・拉乌莱芝纳图书馆)。其主要特点是:记账方法――转账;记账对象――仅限于债权债务人(人名账户);记录形式――叙述式(借贷上下连续登记)。

二是热那亚式,这是复式簿记的改良阶段(1340-1494年)。这一阶段以1340年热那亚市政厅的总账为代表(这是会计界公认的世界上最早的一册明显具备复式记账所有特征的会计记录,现收藏于热那亚古文化馆)。其主要特点是:记账方法――复式;记账对象――除债权债务(人名账户)外,还包括商品、现金(物名账户);记录形式――左借右贷账户对照式(两侧型账户)。

三是威尼斯式,复式簿记的完备阶段(1494一1854年)。这一阶段以1494年卢卡・帕乔利著名的《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一书的出版为代表。该书的问世,使得复式簿记的优点及方法很快为世人所认识,并广为流传,因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现代会计的开始。至1854年,爱丁堡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出现,会计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职业。其主要特点是:记账方法――复式;记账对象――除债权、债务、现金(人名账户与物名账户)外,还包括了损益与资本(损益账户与资本账户);记录形式――账户式。

从现代会计意义上看,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她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为理论依据,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科学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从具有深刻经济内涵的初始状态,已经提升到纯粹的、抽象的记账符号,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账法得到广泛的运用,记账对象不再局限于债权、债务关系,而是扩大到要记录财产物资增减变化和计算经营损益。原来仅限于记录债权、债务关系的“借”、“贷”二字已不能概括经济活动的全部内容。它表示的内容应该包括全部经济活动资金运动变化的来龙去脉,它们逐渐失去了原来字面上的涵义,并在原来涵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获得了新的经济涵义。

如此看来,借贷记账法的精髓在于抽象化为一种标本、概念化为一种符号,这便是借与贷的玄机。

上一篇:购房中的会计决策 下一篇:对资本成本和资金成本概念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