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入市不如买基金

时间:2022-04-23 01:40:24

盲目入市不如买基金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市场震荡明显加剧。这对广大新股民、基民而言,是一个接受市场教育、认清市场风险的好机会。

股市复苏,黄金十年。走过火红的2006,公众蛰伏的理财热情被彻底唤醒。赚了钱的,想赚钱的,都把希望寄托在2007年。今年到底买什么?成了大家最关心的话题。2007年,国内股市行情整体向好是个不争的事实,但与2006年不同,今年再也不会出现单边上涨的走势,短期的震荡将会是家常便饭。去年下半年以来,火爆的股市让更多人涉足股票和基金买卖,几十亿规模的基金一天之内被一抢而空已不再是稀罕事。但不得不注意的一点是,普通老百姓受利益驱动或出于从众心理,纷纷加入“淘股选金”的行列,多少带有一些盲目,很多人只看到了赚钱效应,而忽略了潜在的风险。只想着赚钱的,而忘却了或是没有体味过亏钱的痛苦煎熬。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市场震荡明显加剧。这对广大新股民、基民而言,是一个接受市场教育、认清市场风险的好机会。我们认为,正在陆续公布的06年报和即将公布的07年1季报将超出市场预期,带来“盈利惊喜”,更重要的是,中国经济在07年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上市公司业绩有望承继06年的趋势继续保持增长,人民币的加快升值和储蓄搬家仍将为市场输入新的增量资金,因此,我们对中长期的市场行情仍然保持乐观的态度。我们相信,07年的市场将是在震荡中底部逐渐抬高的市场。

在短期操作策略上,笔者认为,当前市场基本面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短期调整不足以改变长线牛市格局,经历了短期波动后的市场的吸引力将有望进一步增加,产业重整和资产注入等可能成为继续推动估值空间和业绩增长的新型驱动力。同时,考虑到阶段性过高的估值水平,因此应该对于阶段性的调整保持一定的警惕。

从国际经验看,基于估值水平的划分,一个完整的牛市可以分为低估、合理、高估、泡沫四个阶段。对应不同的阶段,事实上市场的投资逻辑是不同的:低估与合理这两个阶段遵循的是绝对投资价值这个标杆,高估与泡沫这两个阶段遵循的是相对投资价值这个标杆。无疑地,对个人投资者来说,投资标杆的变化将大大增加他们直接参与股市的选择难度和赚钱难度。很显然,2006年的中国股市经历了从低估到合理的过渡阶段,2007年的股市将从合理阶段逐渐过渡到高估阶段。必须承认,泡沫确定会来,不确定的只是泡沫来临的时间。《非理性繁荣》一书的作者、耶鲁大学的罗伯特・希勒教授因成功预测到2000年网络股泡沫的崩溃而名噪天下。但很多人并不知道,1996年12月,当有史以来最为波澜壮阔的一轮大牛市渐入佳境的时候,希勒教授向美联储提交了一篇报告,认为市场价值被明显地高估。然而,这一声“狼来了”竟然喊了三年有余。期间,道指涨幅为89.50%,纳指涨幅高达297.44%。不可否认,目前中国股市的确有所过热,但难以断言已形成泡沫。需要强调指出,取得超额收益的关键在于:好的公司也应该在合适的价格购买,市场释放“泡沫”的过程为我们配置优质资产提供了良机。正是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更多的个人投资者通过持有基金而间接参与股市将有望演绎为较2006年更为亮丽的一道风景。

这次的全民投资大行动,不由令人联想到十年前的“全民炒股”景相似,人已非,当时的中国证券市场,政策法规远远不如现在齐全,更重要的是没有现在近万亿阳光主力证券投资基金的介入。而目前新加入的股民、基民大都没有经历过熊市带来的痛苦和深刻反思,所谓吃一堑才能长一智,花钱买来的教训固然深刻,但对大部分人来说却难以接受。就今年的实际情况,股市波动较去年有所加大,投资股票的风险性也会比基金大得多。长空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想要真正轻松地理财,获取较高的收益,适度购买一些投资研究能力强,整体业绩和实力靠前的基金公司的产品无疑是较好的选择。从国外成熟市场看,在股市走牛时,股民的数量会逐渐减少,而“基民”数量会增加,基金的总体收益也更加稳健。

展望金猪之年的震荡牛市格局,与其直接投资股票去追寻那若即若离的幸福时光,不如通过投资基金而去分享中国股市的繁荣。

(作者为长信基金研发部总监 骆泽斌)

上一篇:私人股本是“合谋”还是合作? 下一篇:总有一款你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