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直气壮的“替检人”

时间:2022-04-22 10:40:41

爆料人:张涵

年龄: 27岁

性别: 男

职业: 旅游公司企划

地点: 浙江省

劳务市场遇“血头”

“代人验血”这一行已经三四年了,虽然现在有了正当工作,但仍偶尔兼职做老本行。我一直将这秘密埋藏在心底,今天说出来,是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这种奇怪的社会现象。

我最早做“代人验血”是被迫的。4年前,我大学刚毕业(学的是广告设计专业),揣着一颗火热的心去上海、江浙一带找工作。但我没有工作经验,根本没有正规的企划公司或者广告公司肯用我。我一度成为“海飘”、“浙落”。

找不到稳定工作,吃饭都成问题。落魄到极点时,我只好混在劳务市场打零工,正是在那个时候,我遇到了海哥。

记得那天,海哥到劳务市场就喊:“谁早上没吃饭?替别人验血的活儿有人去吗?一次200元。”当时很多民工都围上去,说这个“活好”。我也赶忙往前挤,也随大流地叫着“我健康我健康”。海哥打量一番我们这群人,又逐个问血型,最终选了5个人,其中有我。

海哥让我们上了车。一路上他解释说,现在有很多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或者干脆是乙肝病人,他们应聘找工作时,如果用人单位要体检,为了避免被查出来,就花钱雇人替他们抽血化验。我一听挺紧张,心想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别被抓住。如果被抓,是不是要坐牢呢?

但随后的事情出乎我意料,我们几个人被车拉到一家大医院门口,海哥带着我们上了楼。医院的抽血窗口前排了很长的队,看上去确实有某个单位正在做入职体检排队抽血。海哥连看都不看那些排队的人,而是直接和窗口里的一个女护士打招呼。

那女护士看见海哥,回头喊了一声,里面出来一个40多岁的男医生。他看见海哥,只点点头,又对刚才的女护士说了几句什么,那女护士就冲外喊:“你们几个到这边来抽血”。

我们5个人乖乖地被抽完血。我清楚地看见,护士给我抽完血后,在血样的胶管上贴上了一个条码贴,然后把血样都拿走了。

后来,海哥领我们下楼,回到车上一人给我们200元,说都回市场吧,时间还早,兴许能赶上别的活。我很惊讶地问:“这就完事了?”海哥一愣,脸色沉下来,说怎么的,朋友,你是嫌给的钱少还是嫌抽的血少?我说大哥你别误会,我不是嫌钱少,我是觉得这也太快了,我都不知道替谁抽的血,我还以为得化装、对暗号……

旁边一位已经跟海哥抽过几次血的工友笑了,说,小老弟,你这是头一次吧,操心那么多干吗。凭海哥跟医院的关系,化验科的人早就提前把那几个需要找人验血的人的体检卡、条码贴单独拿出来了,咱们抽完的血直接贴上他们的标签,用得着你和谁见面吗?

与大小三阳者共血

我这才反应过来,原来这一切都是内外串通,形成规矩了,甚至根本不用任何交流就完成。

我赶忙向海哥道歉,海哥看看我说,小老弟,你是新来市场的吧。我说我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吃不上饭租不起房,只好在劳务市场打短工。海哥听完后对我说,你给我留个电话,以后我有这样活就找你,你这年龄、气质都比较符合要求。从此,我就干上了这一行。

海哥几乎每个星期都有活找我,我跟着他去过各种类型的医院。说起来,海哥也真是神通广大,绝大多数医院他都有熟人,多数去了都不用说话,坐下抽血,出来拿钱。

我也是越干越胆大,什么单位入职体检、招工体检、单位定期体检、出国体检,我都敢“替检”。替检的内容一开始是代人体检乙肝大小三阳、代替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液检查、乙肝病毒DNA超标,后来开始替人验尿、替人拍X光片、心电图,我甚至替女的抽过血。

也有惊险的时候。因为海哥四处接活,有些被企业指定的体检医院并没有他的关系网,他接下活照样带我去。这种情况有时很危险,尤其是单位定期体检那种,同事们互相都认识,不好冒充。

但也有办法,通常先由当事人排在同事队伍的末尾,等最后排到他时,没等医生喊名字,他先装作接电话往外走。医生喊名字喊空了,就等着,十几分钟后,同事都走差不多了,我就穿着他的上衣拿着化验卡,低着头直接走到窗口。低声报名字,伸手让医生抽血,在这个过程中,我一定要尽量避免让别人看到我。

以“畸”抗“歧”

干了一段时间后,有了正式工作,收入不菲,按说不必再跟海哥有联系了,但我却坚持“接活”,只不过变得有选择性了。

在接活之前,我会详细问清需要“替验血”的那个人究竟是什么病,如果是得淋病、梅毒之类的性病,或者是有肺结核、肝炎之类的传染病,我肯定是拒绝的。因为如果让这些人在未治愈的情况下就走上工作岗位,那等于是害人,而我即便不犯法,也是不道德的。

基本上我只接一种——乙肝病毒携带者,实际上,有90%的替检,都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别的病找替检的很少。以我的了解,我知道这种病并不传染,但社会上却对这种病畏之若虎。虽然从2010年起,国家就明确规定,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用人单位在公民入学、就业体检中,不得要求开展乙肝项目检测,不得要求提供乙肝项目检测报告,也不得询问是否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但很多用人单位却依旧偷偷检查这个项目。这就让很多乙肝病毒携带者找不到工作,受到社会歧视。

我刚进入社会时,也曾找不到工作、对那种三餐不继,居无定所的痛苦滋味,我有很深的体会。而且在“替检”这个行业待的时间长了,也听说了一些很凄凉的故事,有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因为被检查出来,丢了工作不说,还妻离子散了。所以我想,既然社会对他们有歧视,我就用自己的方法帮助他们。我还曾参加或网络上号召“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共同用餐”的活动,以微薄之力扭转这种不公。

最后我想说,“替检”是一个灰色行业,不合法而且不道德。但我希望社会思考出现这个灰色行业的背后原因,从根源上解决。只有我们不再错误地歧视乙肝病毒携带者,才能最大限度封杀这个灰色的行业。

责编 /王深

上一篇:别做懒马等 下一篇:警惕好人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