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推进城镇化

时间:2022-04-22 10:29:04

因地制宜推进城镇化

我国城镇化率:基本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于2013年12月在北京举行。会议认为,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城镇化,在人类发展史上没有先例。这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一个贡献。

城镇越来越成为吸纳人口的重要平台。2012年我国城镇人口7.1亿,城镇化率基本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会议要求,要紧紧围绕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稳步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大力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城镇建成区人口密度;切实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高度重视生态安全,扩大森林、湖泊、湿地等绿色生态空间比重,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和环境容量;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开发强度,增强抵御和减缓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历史文物保护水平。

城镇化不能操之过急

城镇化不可操之过急,至少需有20年的时间走完这个过程。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六大任务:一是推进农业转业人口市民化;二是提高城镇建设用地使用效率;三是建立多元资金保障体制;四是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五是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六是加强对城镇化的管理。

这强调了城镇化是自然历史过程,否定了人为造城、大拆大建的思路;强调质量、生态、文化、历史、就业,体现以人为本;提出的六项任务成为改革抓手,中小城市户籍有望很快放开,房产税或成地方重要税种,城市边界限定,无序扩张受到限制。

城镇化发展的着力点

城镇化布局:“两横三纵”

城镇化布局提出了“两横三纵”战略,具体到每个地方,则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亦即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宜林则林,宜水则水。

有的乡镇位于大城市边缘,可大力发展与大城市工业、服务业配套的制造业。在农业资源富集区,应该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交通枢纽地带可以发展商贸物流业。在一些高山深处,大片原始森林是宝贵的旅游资源,而在水库周边,最适合发展亲水产业。总的要求就是“望山见水”,保护自然生态。

城镇化支撑:县域经济

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了城镇化发展思路,县域经济与城镇化有不解之缘。城镇化搞好了,县域经济也就发展起来了。好的县域经济需要好的乡镇支撑。可以把它称为“一主多辅”,县城为主,强的乡镇为辅。也叫“动车效应”:动车比普通火车跑得快,原因在于有的车厢有动力装置,而高铁几乎是每节车厢都有动力。因此可以肯定,城镇化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机遇。

城镇化潜力:交通枢纽

城镇化除了发展有基础的乡镇外,还要寻找有发展潜力的交通枢纽。笔者称之为“口子理论”,即桥头、路口、站点。

大江大河对经济发展的障碍极大,但是如果修建桥梁,就会成为资源新的集中地,形成大规模的“桥头经济”。大桥两边也越来越成为城镇化的选择。

高速公路在中国得到飞速发展,高速公路出入口也将成为山区城镇化的选择。居民可以搬迁到靠近高速公路出入口的地方,会有更多就业机会与发展机会,而交通不便地方的生态也得到保护。这种地方的产业选择适于农产品加工业、资源深加工业。

如果既有城际铁路、高速铁路,又有高速公路,发展机会将会更多。到2014年底,我国高铁将超过一万公里,占世界的一半。高铁的站点往往成为高铁新城,形成新的发展空间。比如,湖北的“孝感北站”位于大悟县境内,该县规划了一个25平方公里的高铁新城,两家大企业投入280亿共同建设。同时由于该站距离武汉火车站只有28分钟的距离,已经成为武汉一些独立学院扩大校区的选择,不久的将来,可能出现新的“大学城”。另外,由于地处大别山区,风景秀丽,地形多样,还可以建设“影视城”。

交通缩短了,地方的发展机遇就难以估量。

链接看点

应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

最近五年在我国新增城市人口中,47%由建制镇吸纳,36%由1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吸纳,9%由小于50万人的中小城市吸纳,8%由50万~100万人的大城市吸纳。中小城市与建制镇是吸纳人口的主要区域。专家建议:对于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应该提高集聚规模、增强人口吸纳能力。城镇化应该沿着这个方向继续前进。

――新浪网

上一篇:基于FPGA的航空数据链信道模拟器 下一篇:外热源作用下机翼油箱边界温度变化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