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的素质

时间:2022-04-22 02:27:56

冠军的素质

多年来作为运动心理学家的实践经验,使我总结出了造就奥运会冠军的几项品质。尤其重要的是,这些品质应用于其他方面——比如学校、家庭或是工作中,也有着无比珍贵的价值。

1.拥有一个梦

克里斯蒂6岁那年第一次穿上冰鞋时,就把自己设想为奥运会冠军。波妮·沃勒曾3次代表美国参加冬奥会仰卧滑行雪橇比赛,她是在念大学时才突发梦想,要在这方面大显身手的。在此之前,她从没听说过所谓的“仰卧滑行雪橇赛”。这两名姑娘的梦想一旦形成,便坚韧不拔地顽强拼搏,努力去实现这个梦。

当然,并不是说每个梦想在奥运会上扬名的孩子,迟早总会有希望登上颁奖台。不过,在每条通向成功的道路上,敢于梦想毕竟是第一步。

2.永远想当“第一”

1988年曾在汉城奥运会上赢得4枚金牌的游泳选手珍妮特·埃文斯,表示决心在4年后再夺奥运会金牌的愿望。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当她在400米自由泳中因极小的差距与金牌失之交臂后,珍妮特参加了她有生以来最具心理挑战的比赛:800米自由泳,并一举夺得该项目金牌。“我唯一的想法是再次登上冠军宝座。”她事后吐露说。任何一位达到事业颠峰的人,无论是诺贝尔奖得主还是跨国公司总裁,都必须有同样的精神,同样的干劲。

3.不因失败而气馁

电视报道固然可以侧重于胜利,但奥林匹克运动还意味着失败。例如,获得奖牌仅有3个人,另有130位滑雪选手则统统与奖牌无缘。运动员们懂得,失败是他们所献身事业的组成部分。正如在商界和学校那样,运动场上真正的赢家,乃是那些失败激励他们重新振作起来的人们。

4.为麻烦考虑好对策

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重量级拳击选手亨利·迪尔曼拟定了谨慎的战略。他要采取防卫战术,躲过对手的猛击,等待时机将其击败。殊不知,比赛一开始,显而易见对方采取的也是相同的战术。第一局比赛结束后,迪尔曼后退了几步,垂下双手,凝神考虑对策。他意识到原先的计划已经落穿,遂决定改变战术。在第二局比赛中,他由防卫转为进攻,频频出拳猛击,不给对方以喘息的机会。结果,迪尔曼赢得了这场比赛,并最终摘取了金牌。

不管我们怎样提前排练,事情并不会总按计划发展,真正的冠军——运动场上抑或其他领域的——都会预见到可能遇到的挫折与麻烦,并未雨绸缪,为之做好充分的准备。

5.决不放弃

在1992年夏季奥运会上,出现了一个最动人心弦的特写镜头。先是100米栏明显领先者,美国短跑选手盖尔·德芙斯在最后一跨时不慎绊倒。她脸上显得痛苦不堪,吃力地撑膝爬起来,慢慢地跑完最后5米到达终点,取得了第五名。

更令人心碎的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110米跨栏预赛中,中国选手刘翔因跟腱断裂,跌倒在跑道上。但是他并未放弃,而是挣扎着瞒跚向前,决心跑完全程。他的国外好友从看台上跑过来,要搀扶他离开跑道,刘翔拒绝了。他一瘸一拐地用单脚跳达终点时,全场顿时响起震耳欲聋的喝彩声。

即便遇到挫折也要坚持到底,这教给了我们坚韧不拔的价值,最激发奥运会冠军们不断进取的一个内在动力,这并不只是指望获得奖牌,而且还有跟命运抗争达到某个目标所产生的满足感。不论是参加体育比赛,解艰深的数学题,或是起草复杂的公司报告,都值得做出同样的努力。

6.善于利用运气

当保尔·怀略在阿尔贝维尔冬奥会上夺得男子花样滑冰银牌时,人们惊讶不已,但他本人一点也不感到意外。在比赛中,几位普遍被看好夺得奖牌的选手不是身体受伤,就是临场发挥得不好。“我本来是几乎没有可能登上颁奖台的选手。”怀略说,“然而,我训练时近乎发狂。当最有希望获胜者出现失误时,我做好了充分准备。”

如同人生的其他领域一样,奥运会肯定也存在一个运气问题。当头号单簧管选手生病时,勤奋练习的二号选手便幸运地获得了独奏的机会。因上司突然遇难而补缺的助理销售经理,同样也是幸运的。不过,这两者都必须是为意外降临的运气做好了准备。

记住,在奥运会上,在人生的方方面面,运气只垂青于做好准备利用它的人。

上一篇:无臂少年的青春拥抱 下一篇:瞬间绽放也能留下永恒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