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尽带大黄鸭

时间:2022-04-22 12:57:08

From Amsterdam to Nuremberg,or from London to Victoria harbour, rubber duck raised great duck-rush trend wherever it arrived. Recently the news that the popular rubber duck will come to Beijing has drawn public attention and also aroused wide concern. Why rubber duck could cause global fervor? Where is the Chinese art original creativity? What’s the real concept of modern art?

风靡全球的大黄鸭来京了!

从荷兰阿姆斯特丹到德国纽伦堡,从英国伦敦到香港维多利亚港,大黄鸭所到之处无不伴随着一场场“爱鸭”狂潮。而如今的北京之游,在一阵热烈的追捧之余,也引发了我们关于大黄鸭的种种疑问和思考:大黄鸭为何引发全球热潮?中国的艺术原创力何在?当代艺术到底是怎样的概念?

鸭子何以成“明星”?

大黄鸭的这次中国之旅算得上是一次返乡之旅――1992年一艘从中国出发的货轮在途中遭遇强风暴,货柜坠入大海并破裂,里面上万只黄色鸭子漂浮到海面,形成一支庞大的“黄鸭舰队”。从此它们随波逐流,从中国漂洋过海到了美国和英国海岸,这一路充满了各种奇妙经历,颇有美丽童话故事的意味。

而这段“鸭子童话”无疑激发了荷兰艺术家弗洛伦泰因?霍夫曼的灵感,于是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黄鸭。自2007年诞生于阿姆斯特丹的第一只大黄鸭起,霍夫曼已经带着它走过了11个国家,带给人们惊喜和欢笑。

大黄鸭的北京首秀同样引发了围观热潮。尽管9月6日早晨下起了小雨,但丝毫没有影响大黄鸭的下水和围观者的热情。园博园的游客明显比平日多了许多,大部分人就是为了这个“大明星”而来,甚至有些游客特意从河北赶来只为一睹大黄鸭的芳容。

为何大黄鸭有如此强大的吸引力?必须承认,这只加大版的黄鸭子本身就可爱无比,加上无形中契合了人们童年记忆中的玩具橡皮鸭的形象,勾起了对童年的记忆,唤醒了沉睡已久的童心,以一种简单笨拙的样子让人们在忍俊不禁之余放松了心情,传递了欢乐。而那个充满传奇色彩的“鸭子童话”也为大黄鸭加分不少。

加之大黄鸭所到之处,都有专业的艺术经纪公司为之宣传造势;各种明星大腕纷纷拍照留念;各种诸如手机壳、钥匙链、环保袋的大黄鸭衍生品也是随处可见。如此看来,大黄鸭不火都难。

制造如何变创造?

在大黄鸭游弋于北京园博园之时,北京另一家公园里却“悚然”出现穿绿马甲的大黄鸭,后面还跟着七个蛋。而此前由于大黄鸭在香港维多利亚港赢得了超高人气,于是全国各地狂热跟风,山寨版“大黄鸭”四处开花。从天津到哈尔滨,从杭州到西安,可谓“满城尽带大黄鸭”。人们不禁要问:“连大黄鸭都要山寨,我们的创造力何在?”

态度决定一切。反观自身,创新似乎仅仅是个虚头巴脑的口号,我们往往以一种功利的、娱乐的态度对待文化创造,缺乏对文化艺术的敬畏,背离文化艺术创作的道路,把文化艺术创作活动当成了一种谋生的手段、一种赚钱的工具,甚至是一种娱乐和消遣方式。跟风雷同之作大行其道,消费式、快餐式文化作品泛滥成灾,刺激欲望、吸引眼球成为文化“创造”的必走之路,而探索人类心灵、体现人文关怀的作品却少之又少。文化生产则以盈利为主导,一味追求快速发展、迅速膨胀的“复制”工业所带来的巨大利润,而扼杀了文化产业的创造精神。

除此之外,对产权版权的忽视也是造成山寨泛滥的重要原因。我们曾天真地以为,山寨也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稍稍做些改动也能具有自己的特色。但现实告诉我们,山寨永远是山寨,这种“中国式智慧”只不过是给剽窃抄袭套上了一件遮羞的马甲而已。就像霍夫曼说的:“这显示了对信任的缺失。”或许在常人看来,“不就是山寨了只大黄鸭嘛,没什么大不了的”。而恰恰是“没什么大不了”,让我们忽视了对产权版权的保护,让中国产品只能打着山寨的幌子,让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路越来越远。

制造如何变创造?这个命题着实太大,需要做的也很多很多。当面对着形形的大黄鸭,我们除了欢笑拍照之余,心中若能存有一丝的反省,便是制造走向创造的希望所在。

变大也能叫艺术?

1917年的纽约,一个年轻的法国人把一个白瓷小便池作为自己的作品送去参加美国独立艺术家展览,却未获展出批准。直到二战后,美国急于当上世界艺术的老大,以便打压法国艺术,与苏联文化抗衡,自立门户搞出了“当代艺术”。于是,那个早已不再年轻的、叫杜尚的法国人才被美国人推为“当代艺术”的祖师爷,而他的小便池则变身为身价百万美元的艺术品,供奉于西方顶级艺术博物馆。

美国人把这种形同生活、点土成金的行为称之为“当代艺术”,并将之推而广之,让“当代艺术”遍地开花,我们今天看到的大黄鸭就是其中之一――将儿童浴缸中的玩具小黄鸭变大变胖,再作为“一件公共艺术作品”到处展出,并吸引了民众和媒体的极大关注。

尽管当代艺术不断地拓宽了艺术品的范围,但严格来讲,艺术品一定要具有一定的艺术含量。然而一个毫无艺术含量的玩具,在变大变胖就成了“艺术品”吗?尽管大黄鸭以其可爱的形态带给我们欢声笑语,但带给人欢乐的就可以称之为艺术品吗?如果我们抛开主观感受,大黄鸭不过是一块充了气的黄色胶皮,又何谈什么“当代艺术”呢?

这大黄鸭畅游香港维多利亚港之时,一句照片配词――“愚蠢的人类”――走红网络,或许在大黄鸭看来,自己这个样子居然还能引来这么多人围观,人类也真够“愚蠢”的。

夸奖也好,批评也罢。如果你喜欢大黄鸭,就趁着大黄鸭来京之际去尽情地欢乐吧!毕竟,适合你的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上一篇:人人可用的推腹法 下一篇:乔丹矩阵代码“蜕变”创意科技